近日,旺仔俱樂部上線了一部看起來有點“豆”、聽起來很酥胡、感覺上超級贊,或許是下半年超讓人期待的泡面番《真經不起挑豆》。鉛筆畫風格、腦洞反轉的劇情,你喜歡嗎?
第一彈:經不起挑“豆”的爺爺
孫子:爺爺吃點兒?
爺爺:這小孩子吃的東西,我才不吃
結果,爺爺卻乘孫子不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挑豆”塞進嘴里。本以為,哼著小曲能夠掩蓋“心虛”,誰料一聲嘎嘣脆如同驚雷,好不尷尬。不過,誰讓他是爺爺,孫子又能說些什么呢。
第二彈:經不起挑“豆”的爸爸
爸爸萬萬沒想到,雖然喝止住了兒子玩車窗按鈕,卻讓私藏的零食慘遭暴露。坑爹的熊孩子與爸爸上演“宮心計”,“挑豆”不僅被吃還集體飛走。
內心已是千瘡百孔的爸爸,在吃下兒子投喂的“挑豆”后,流下復雜的淚水。
第三彈:經不起挑“豆”的老師
伸手…偷塞…嘴巴緊閉…喉結一縮…一縮,像極了上課偷吃的你。
當然,“伸手必被抓”,課堂上還是得好好聽課。不然,冷不防地,老師可能就出現在你的身后、身前、身左...各種想得到以及想不到的地方。
第四彈:經不起挑“豆”的孫子
孫子參與抽獎,幸運抽中“挑豆”,心里好不快樂。其實,這是爺爺在暗中幫助。看到這一幕溫馨的畫面后,本想直呼,挑逗淚腺爺爺太會了。誰料......
劇情反轉,孫子與摘下頭套的爺爺撞個正著,詭異的尷尬頓時溢出屏幕。
第五彈:經不起挑“豆”的奶奶
孫子的“挑豆”被吃完,驚呼家里進賊。真·福爾摩斯·奶奶對爺爺和爸爸展開調查。
在爺爺快要“屈打成招”之時,一粒兜不住的“挑豆”還原真相——原來“家賊”是經不起挑“豆”的奶奶。
第六彈:經不起挑“豆”的一家
視頻拍攝收工后,家人們坦言自己并不是有多喜歡吃“挑豆”,都是出于劇情需要才表現如此。
結果,孫子表示剩下最后一顆挑豆了,在吃下之際,家長們“原形畢露”,打臉來得太快就像龍卷風。
主題海報
1、經不起挑“豆”的爺爺
2、經不起挑“豆”的爸爸
3、經不起挑“豆”的老師
4、經不起挑“豆”的孫子
5、經不起挑“豆”的奶奶
6、經不起挑“豆”的一家
創作企業名單:
上海旺旺食品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回未廣告
創作人員名單:
周進(創意把控)
趙強(創意協調)
陳劭群(導演、剪輯、配音)
朱慶(項目管理)
朱姝(項目管理)
劉顯統(美術指導)
郭洪賓(美術指導)
蔣朝陽(資深文案)
吳江偉(媒介)
數英獎參賽項目說明——回未廣告,創意代理商
【背景與目標】
背景:豆子零食品類中,品牌多依賴渠道布局,與消費者溝通互動較少,行業內缺少明星品牌,且各家賣點區隔度不高。旺旺挑豆上市以來不溫不火,聲量不大,產品和賣點被消費者認知度不高。
目標:旺旺挑豆希望能打造一波傳播,增大挑豆品牌的曝光,傳達裹粉工藝酥脆賣點。【洞察與策略】
洞察:生活中很多人都愛吃豆子,尤其是像爺爺、爸爸這種角色,明明很愛吃,但你給他吃的時候,他卻拿捏身份覺得是年輕人吃的零食,嘴硬說不吃不吃,都是“口嫌體直”類型的,但卻忍不住自己還偷吃。
策略:基于這個洞察,用嘴上說的不吃,來講旺旺挑豆的好吃。【創意闡述】
用一支大膽、創新、市面罕見的病毒視頻,把挑豆的產品誘惑力和品牌趣味性做出來。
通過演繹「經不起挑豆的一家人」來展現大家都愛吃挑豆,都經不起挑豆的酥脆誘惑。黑白漫畫的形式中,用摳圖來展現產品,讓產品突出,卻又不突兀的呈現。簡單的動畫搭配夸張的漫畫形象,更“拙”更“原生”也更討喜。把酥脆ASMR,做進洗腦的音樂,不斷重復,讓消費者揮之不去。
全片充滿臺灣式無頭無腦的幽默感,還巧妙運用了產品挑豆和“挑逗”的諧音,既讓大家深刻認識到產品名,記住產品,又表達了產品好吃酥脆的賣點,同時也用身份梗調戲了一把觀眾。沙雕有趣的同時讓人印象深刻,完美傳遞了核心賣點,極易引發觀眾二次傳播。【結果與影響】
視頻一經發出就在雙微平臺引發了廣泛關注,發布后兩周內,該系列視頻在微博平臺,自然流量總播放量超100萬,相關話題閱讀量超4700萬;超60家食品及營銷行業微信公眾號自發地傳播和報道視頻;超30位B站up主以及抖音創作博主,紛紛轉載改編,總播放量超1000萬;全平臺曝光量破7000萬。
項目信息

參與者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