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第51屆世界地球日。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刊出一則消息,名為「為逝去的野生動物作畫」。
當天中午《人民日報》繼續在客戶端力推
用AI作畫,這不禁讓人想起2018年底的一次舉世震驚的拍賣。
紐約佳士得的展廳里,一張由AI創作的肖像《艾德蒙德·德·貝拉米》拍出了43萬美元(約300萬人民幣)的高價。
這幅模糊的畫作,上面是一個中年發福的男子,穿著黑色禮服。右下角那個簽名不是什么名家大師,而是創作這幅畫的GAN(生成對抗網絡)的價值函數。
1968年,畢加索說:計算機是沒用的。
然而在佳士得這場拍賣會里,有20多幅畢加索的畫,卻沒有一幅落錘價比AI畫高。下面這幅畢加索的版畫《女人頭像》,僅拍出10萬美元。
AI生成的圖像究竟算不算藝術,值不值賣那么貴,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定論,但AI作畫正在為社會創造無可估量的價值。點擊《人民日報》的推薦,進入「野生動物映像館」。
前方高能!當用戶利用AI創作,請欣賞部分超出人類想象力的繪畫——
犀牛
老虎
大象
鸚鵡
鯨魚
穿山甲
「野生動物映像館」是百度飛槳聯合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開發的一個技術+藝術的數字項目,讓每個人都能利用AI作畫,繪出專屬于他的驚艷視效,千人千面。用戶通過和AI一起作畫,紀念這些真實的逝去的生命之余,也為利用AI追蹤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助力。
飛槳是一個先進的開源深度學習平臺,對標谷歌的TensorFlow。
在畫館中,大眾還能了解到野生動物被無情殺戮的真實故事,比如非洲象王「薩陶」的悲慘經歷,從而意識到打擊野生動物非法交易的緊迫性。
在設計風格上,色彩選用紅黃藍綠四種基礎色,整體色系偏明亮、溫暖,符合野生動物保護的主題。用簡單的幾何色塊面,營造出畫館的空間感和場景感,讓用戶更有沉浸體驗感。
一、怎樣利用AI作畫?
首先,教會AI通過神經網絡輸入的大量視覺數據來進行想象。通過使用圖像識別技術讓人工神經網絡自行學習如何識別和提取視覺數據中的圖案和特征,例如犀牛角、虎皮條紋等。通過不斷地循環創作,創造出由它對圖像和幾何比例理解組合而成的畫作A。接著,我們使用近8萬張風格圖和6千張紋理圖訓練了一個風格預測網絡P,學習每個風格仿射變換參數得到向量S,然后將畫作A和向量S輸入到風格遷移網絡T,最終繪制出超乎想象的藝術風格動物畫作。
二、明星加持的全民公益
4月22日地球日當天,楊紫、黃景瑜、周冬雨、陳赫也通過微博發布自己的畫作,號召粉絲加入到守護野生動物的行動中來。
截至現在,#用AI為逝去的野生動物作畫#的話題共吸引了1.46億的閱讀量和48.7萬的討論量,成功繪制出135萬張野生動物藝術畫作。
百度承諾用戶,每作一幅畫,飛槳將貢獻10分鐘AI算力(相當于12000條線索篩選),用于偵查篩選網絡非法盜獵線索。
三、這些AI算力用在哪里?
在中國,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正在借助百度飛槳打擊犯罪。IFAW創立于1969年,總部設在美國的馬薩諸塞州。
近年來,野生動物的網上非法交易成為主流。由于執法部門對實體市場的監管日益加強,犯罪份子轉為用圖片、短視頻、直播平臺等不易監測到的形式,發布買賣信息。IFAW借助百度飛槳,運用圖像識別模型辨識瀕危野生動物制品的圖片信息,在全球范圍內篩查非法交易可疑線索。
截止目前,累計協助篩查近25萬圖片信息,準確識別出3348幅目標野生動物制品圖片,追溯到807條非法貿易廣告。
疫情肆虐全球的大背景之下,打擊野生動物非法交易,也是保護全人類的健康。
據報道,目前有超過70%的新發傳染病,來源于野生動物。HIV病毒來自于非洲的黑猩猩或白眉猴;非典、中東呼吸綜合征、尼帕病毒來自于蝙蝠;馬爾堡病毒來自于非洲猴子……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篇映像館里的文案。地球最后一只雄性北部白犀牛的真實故事,為它和人類的未來,和AI一起作畫吧。
掃描二維碼,進入野生動物映像館!
(數英App 用戶需點擊放大二維碼后,長按識別)
項目信息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7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