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爆贊:云閃付的100個職業福,有你的嗎?
這幾天,后臺好些上海的朋友,給我私信云閃付的地鐵廣告。
廣告全是藝術福字,他們很好奇,但是又看不太懂里面究竟有什么門道,除了右下角能看出是在發紅包。
確實,這個百福群像,創意很藝術,跟市面上傳遞信息為第一要義的廣告不同。第一印象就是,它沒想讓你一下看到它的真面目。而是先讓你感覺它有趣,其他信息就像一個懸念,要再湊近才能看清。
再后來,我又看到微博有另一個紅色版本的福字圖,一共100張,根據100種職業的物件特征,或者工作中常用的道具,以中國書法的形式,設計成帶畫面的福字,每種職業還配有一句對聯般的評詞。
比如廣告人的福,偏旁是一個代表創意的燈泡。
01
夜以繼日
滿腔熱情生妙想
才思泉涌
點點創意改世界
比如快遞員,右邊部分融入了一個快遞常用的小拖車。
02
風里雨里
總是行色匆匆
寒冬酷暑
點亮幸福生活
再比如外賣小哥,整體看上去是一個騎摩托車飛馳的造型。
03
一輛摩托
于人潮穿梭
步履匆匆
送一餐溫暖
看到百福,我首先聯想到的是支付寶的五福,雖然沒有明說,但是熟悉這幾年春節營銷的人,可能已經嗅出了硝煙的味道。
當然,是否為正面剛,只是一種猜測,我們不展開。今天先就我打聽到的內情,說說云閃付這波百福圖,在藝術、人群和傳播上的可圈可點之處。
一、藝術性:借勢中國書法感謝付出者
每到春節,貼福字是家家戶戶都有的習俗,講究一點的自己親手秀一把毛筆字,還要把福字倒過來貼,寓意福到了。
可以說,“?!弊质侵袊诉^年的一個情感閥門,春節期間看到這個字,情緒是喜悅的、慶祝的。它的張貼既是祈福,也是感恩,更是國人情感上的一種慰借儀式。
毫無疑問,云閃付看到了國人這種特殊的文化情結,但這種宏大的社會洞察,并不好表現,稍不留神就為節日做嫁衣,受眾看了無感。
這道難題,云閃付的解題思路很有意思。一來,將“付出必有回報”的主題,與家國情懷接連,小處落到民之付出,大處上升到國之幸福,傳達出“民之付出,國之幸?!钡钠放评砟睢?/p>
04
民之付出
國之幸福
二來,將大環境與個人心境做具體而微的關照時,向國內90種常見職業,向國外10種典型的職業,以送中國書法福字的形式,感恩他們過去一年的付出,為家為國之幸福而做出的努力。職業的出現,讓一個原本很宏大的概念,頓時與用戶產生關聯,具備個體的經驗。
而中國書法,是營造春節勢能的一個方式,具備強大的連結人們情感的能力,還是點燃人們共情力的有效視覺處理。
用藝術美感去代替印刷字的清晰傳達,或許正是起勢、借勢的需要。
二、點對點:從場景營銷到分職業溝通
360行,一上來就給100個行業設計新年福,這么猛的操作,不少同學很不解,為什么呀?
品牌當下的動作,都能在歷史營銷戰役中,找到線索。不妨先來回顧一下云閃付品牌營銷簡史:
2018年9月,品牌首次露面,推出“付出者宣言”,主張“付出必有回報”,同時通過菜場、超市、餐廳、公交等場景的優惠活動,用“支付先看云閃付”引導轉化;
2018年10月,上線云閃付小影院,一口氣拍了7支“虧錢”的無厘頭爆笑電影,再次強化超市、公交、菜市場、旅行、夜宵、食堂、管理等7個高頻消費場景;
2018年雙12,請毛不易擔任補貼大使,以“一毛錢都不容易”為口號,發起半價補貼節,云閃付替你付一半。
再到這一次的春節營銷,云閃付先是請到朱亞文、張靜初、白宇、毛不易、段奕宏、王麗坤、楊蓉、侯明昊、邢昭林等9位紅包大使,各種暖心理由,動不動就好想給你發紅包。
發紅包是補貼、優惠直指轉化這條路線上的營銷,而行業百福圖則是在此前消費場景上,再度升級,從一個場景下一群人的批發式溝通,升級到現在針對任何場景下的100種職業人群的點對點的溝通。
05
汗水浸濕
讓令旗揮舞
烈日灼燒
為公平奔跑
06
一沖一泡
品古典韻味
舉手投足
浸古色古香
07
一針一線
縫出一絲不茍
慢工細活
延續匠人精神
08
漫漫冬夜里
整晚巡邏
狹小門衛室
一盞安心
09
一次次認真注目
排除隱患
一天天精查細檢
力保安全
點對點的溝通,既是云閃付在營銷上的內在升級需要,也是重點打點全面覆蓋的高效做法。
三、傳播環:縱橫延續線上線下閉環
橫向的延續,是時間軸上前文提到的云閃付四波層層遞進的操作,一次比一次更聚焦。而在具體的戰役中,則是縱向深耕,比如這次的行業百福圖,它也在構建自己的傳播環,讓用戶始終處于云閃付的營銷場域里。
除了線上的100副紅底黑字的肖像福字,云閃付在線下主要是辦藝術展,以觸達大眾。
看到這兒,你可能就更能理解,為什么地鐵里敢于用純藝術字的畫面做廣告。
換個角度看,來來人往的地鐵廣告,又何嘗不是一種藝術展呢?
比對線下藝術展,和線上100副豎版百福圖,我個人感受,它們也存在著呼應——線下的創意表現更藝術,信息識別所需時間更久,而線上判詞一目了然,像是在解答線下的疑惑。
傳播在媒介和信息表現上,雙環互動,相互流動。當對應職業的人,拿著相應福字,站在你面前時,閉環的影響變得觸手可及。
收銀員小姐姐的福
銀行小姐姐的福
小王老師的福
寫到這里,我覺得有必要再說一下概念的演變問題,就是云閃付是如何把“付出必有回報”這個品牌主張,與“民之付出,國之幸?!钡睦砟钣行шP聯的?
它們中間的橋梁,就下面視頻里的這句文案里:你付出的樣子,就是福。
我特別喜歡這句文案,它表達了傳統習俗中“吃虧是福”的意思,但它表達的角度是正向的、積極的、溫暖的。
回頭再看百福圖里的福字,仿佛都是一個勞作的身影,那個藝術的福,就是它們付出的樣子。
你看到了你的樣子嗎?
項目信息

參與者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