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金點設計獎大公開!從552件作品中突圍的亞洲設計有多強?
來源:BranD的好奇心
2023金點設計獎盤點
為社會提出議題及設計思考
上個月,2023金點設計獎、金點概念設計獎得獎名單公布!今年這兩項獎項共有 552件來自臺灣、中國大陸、香港、澳門、泰國、日本、新加坡、美國、馬來西亞、韓國、立陶宛及印度等地作品,其中產品設計類囊括 243 件、傳達設計類 164 件、空間設計類 114 件,整合設計類則有 31 件,大獎究竟花落誰家?一起看看獲獎作品!
一、視覺傳達類
01、Humana劇場
Humana Studio(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Humana Studio的「Humana劇場」,以迷你舞臺概念呈現劇場節目指南的外包裝,營造彷彿置身劇場的互動體驗,并以五彩繽紛的配色,結合豐富的幾何圖形變化,引領讀者進入充滿想象力的新世界。
02、MOMOKAWA
Loksophy Design(中國澳門)
中國澳門Loksophy Design為知名咖啡店「百川珈琲」設計的品牌視覺系統「MOMOKAWA」,以手繪的單一線條延伸出不同樣貌,貫穿整個識別系統,詮釋咖啡形態如流動川水般無常的品牌概念,極簡侘寂的視覺風格,也體現了創辦者期望品牌以安靜專注的方式回應舊社區變化的定位與精神。
03、2022臺電月歷:電驛心傳
大象設計整合有限公司(中國臺灣)
大象設計整合有限公司的「2022臺電月歷:電驛心傳」,以超現實感的現代插畫手法,創意詮釋臺電75年來的豐富文化資產,包括臺電歷史與人員的工作樣貌,延展出12個月份不同主題的視覺設計,并延伸至電費賬單、信封、賀卡、撲克牌等。
二、綜合設計類
01、Hack Care: Tips and Tricks for a Dementia-Friendly Home
Lekker Architects、Lanzavecchia + Wai(新加坡)
這不只是一份失智癥患者的照護指南,以創意與黑客精神匯編相關知識,主張照護者也可以是設計師,能透過一般家具產品及簡單技巧,打造對患者更友善的家居環境,助其應對日常的挑戰,更有質量及尊嚴地生活,也給予照護者參考指引與力量。
02、RE-Design 垃圾桶改造計劃
臺灣省社團法人臺灣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
「RE-Design 垃圾桶改造計劃」,為與臺灣省新北市合作改造城市公共空間的垃圾桶,從使用者行為出發,透過信息設計及垃圾桶的改良,幫助使用者正確分類投入品項,從生活參與減廢與循環經濟。
三、空間設計類
01、光武國小資源及垃圾集中場改造
暁房子創意設計有限公司(中國臺灣)
暁房子創意設計有限公司的「高雄市光武國小資源及垃圾集中場改造」,以輕巧且通透的波浪墻與延續地景的緩坡圍塑出回收區域,并透過有效機能分區及機制,使廢棄物件回收過程一目了然,讓作為校園重要公共空間的資源回收場,不再是封閉且臟亂的角落,而是校園生活的學習場域。
02、NANA Coffee Roasters Bangna
IDIN Architects(泰國)
泰國建筑事務所IDIN Architects為曼谷咖啡品牌打造的分店「NANA Coffee Roasters Bangna」,以大量植栽與通透的空間設計,模糊了建筑、室內與景觀之間的界限,營造遠離塵囂且綠意盎然的氛圍,讓游客更專注于享受與體驗咖啡。
03、火把社區
PONE普利策設計(中國)
PONE普利策設計的「火把社區」,是位于廣州番禺的社區服務中心,主要目標是為城市新移民提供一個公共空間,幫助其無縫過渡到城市社區生活;設計團隊在保有青磚和瓦片等原始建筑元素下,以玻璃屋設計創造出通透性,象征此處的開放與包容,遠觀更猶如密集村落里掌起的一盞明燈。
四、產品設計類
01、CLBCU
浩漢產品設計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臺灣)
SYM三陽工業與浩漢產品設計股份有限公司的「CLBCU」,以蜂鳥為核心概念,打造鎖定女性客群的新型輕量化車款,外型簡約優雅、細節質感細膩,并結合省力中柱、煞車拉桿優化等機能性設計,為女性帶來更貼心安全的騎乘體驗。
02、Calzone
韓國BDCI設計事務所
韓國BDCI設計事務所的「Calzone」,從意大利美食披薩餃汲取靈感,為一款輕巧便攜的硅膠容器,具有對半折疊與扣合密封的特殊結構,可用于盛裝食物,取代一次性包材或塑料袋,平攤亦能作為盤子使用。
03、Bound Chair
MORE(泰國)
泰國新創永續材質開發及家具品牌MORE的「Bound Chair」,以所有零件皆可換的模塊化概念,提供可依使用者需求訂制及日后汰換的彈性,除了使用天然原木及藤制作椅身、扶手及腰靠,并采廢棄咖啡渣與塑膠聚合物制成輕巧堅固的椅面,在材料選用也實踐永續。
五、年度最佳設計獎
01、彈性結構模塊打印燈具
設計師蔡頌愛(中國臺灣)
蔡頌愛的「彈性結構模塊打印燈具」,以可精確控制形變的模塊片設計,提供造型燈具的客制化,可望打破燈具過去大量制造與制式化生產的商業模式,而模塊化與使用單一材料的特性,也讓未來回收與修護產品更容易。
編輯 | blingbling
圖片 | 源自官網及各大社交媒體https://www.goldenpin.org.tw/zh-TW/news/50
(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公眾號后臺)
作者公眾號:BranD的好奇心(ID:BranDmag)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