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歌單,為什么網易云刷屏了,而蝦米沒有?
昨天中午,朋友圈里似乎又雙叒叕刷屏了!
仔細一看,還是網易...原來是大家紛紛曬出了自己的年度歌單。
網易云歌單鏈接
這一波,發現了不少小秘密...
比如說有人凌晨三點半聽郭德綱,
年度歌手是英語聽力,
某茶茶編起了段子...
每個人的歌單都不同,每個人都在曬自己的品味。
而在前幾天,蝦米音樂也發布了年度歌單,制作精巧、回憶十足,卻沒能引發太大的反響。
蝦米歌單鏈接
這時候,我就在想:同樣是歌單,為什么網易云刷屏了,而蝦米沒有?
后來看到有人也發出了相似的疑問:
看到大家的回復,得出了一個結論——因為人多啊!
原因這么樸實無華?小編不甘心!于是我仔細分析了它們H5的頁面,試著找出它們的異同。
相同點:有個性,有回憶
作為年度歌單,最重要的一個功能,就是彰顯自己的個性,成為人群中最靚的仔。
所以在它們的歌單中,不僅包含了最喜歡的歌,
還會有別人很少會發現、小眾的歌,頓時就有了逼格。
值得一提的是,在網易云的歌單里,“聽過最多的歌詞”刷屏量很大,似乎這就象征著自己的年度關鍵詞?
其次,音樂往往和人的情緒有關,當你不開心或者遇到其他事情時,某一首歌就會一直陪伴著你...而這份歌單就勾起你的這段回憶。
像是特別的一天,一直在循環某首歌...
曾經很喜歡,但現在已經被打入冷宮的歌...
就像是找回自己的老朋友,滿滿的都是回憶殺!
差異點:一個嘗試社交,一個關注音樂本身
今年網易云歌單最大的改變,就是在結尾處加上了大數據匹配聊天,替你去尋找音樂口味最相同的人。
頗有“大數據紅娘”soul的風范。
但是效果嘛,一言難盡...
有尬聊的,
有被嫌棄年齡的...
來自微博:為什么那么愛吃肉
甚至有人匹配上了上海富商重金求子...
來自:36氪
Emmm...一個音樂播放器,不僅向soul看齊,竟然成了馬路邊的電線桿?
相比之下,蝦米的歌單就要純粹一些,基本上都在剖析喜愛音樂的不同維度。
像是偏愛xxx的歌詞,xxx的作曲,xxx的編曲。不僅關注好歌,更會關注它背后的“匠心”,看上去比較專業。
還有聽過的個來自50個不同的國家和地區,范圍也是很廣泛了。
到歌單的最后,沒有匹配聊天,而是會收到了一封信。記憶在讀信的過程中一點點浮現,心里也會變得溫暖...
對比起來,蝦米的音樂榜單比網易云的更加優質,更關注音樂本身,也少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但網易云的歌單被刷屏,我想也是有一定原因的。
首先最為明顯的是,網易云的用戶多啊!人多力量大,刷起屏來毫不手軟。
至于為何用戶多,可能是因為每日推薦,評論區的體驗很好。又或許是在14-15年的音樂版權之爭中,占了上風。
無論怎樣,網易云的用戶量早已超過了蝦米。
其次,網易自帶刷屏體質。似乎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刷一次朋友圈。
網易尤其擅長制作爆款H5,像是前段時間的哲學氣質,
還有去年“你的說明書”,都獲得了極大的關注。
一方面是因為他們制作精良,每個爆款H5可能都會花一個月的時間去準備;另一方面,他們抓住了大家內心最柔軟的地方,將其放大,引起共鳴。
與此同時,網易云特別注重UGC生態的營造和深化維護,除了APP上的海量評論庫外,比如之前的包下地鐵,將網友們的評論,貼在墻上和車廂里,看上去很扎心。
另外每隔一段時間的刷屏,已經讓“朋友圈刷屏=網易”這個印象深入人心,很多時候,作品還沒出來,大家就已經開始搬好小板凳期待了:網易的呢,這次我倒要看看它們會出什么爆(幺)款(蛾子)。
而蝦米,貌似更加關注的是用戶本身在蝦米上形成的音樂基因。比如這次歌單,其構成的各方面維度也更加豐富多樣。同時,整支歌單H5做成了音樂展的折疊情景,一進入歌單,H5的背景音樂就是每個用戶的那首年度歌曲,整個感受更加沉浸式和個性化。
另外最后的“彩蛋”部分,和網易云的AI數據「配對」打社交牌不同,蝦米選擇了一封來自蝦米館長的一封長信打深情牌,第一句,就是“2018年是蝦米音樂的10周年,也是你在蝦米的X周年!”,一種“原來,我和蝦米這么多年了啊”的情緒油然而生。
當然,可能還會有其他的原因,說不定你的心里,也有了自己的答案...說不定,蝦米壓根也不想刷屏...說不定,我在這分析就是閑得蛋疼...
等等,說了這么久網易和蝦米,QQ音樂呢?
QQ音樂:我不配有姓名???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