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鼠為鴨”,絕味鴨脖躺槍
作者:Hiu 編排:小何 審核:谷曉輝 來源:互聯網品牌官
網絡的神奇之處在于,不僅能造神,還能造市。
前有“脫口秀概念股”,今有“鼠頭”受害股,首當其沖的是作為“鹵味三巨頭”之首的絕味食品。
6月6日,#絕味鴨脖股價下跌#沖上熱搜第一,歸因近日江西某學校食堂的一樁“鴨鼠之謎”事件。
01
“指鼠為鴨”,絕味躺槍
6月1日,網曝江西某技術學院學生,在食堂用餐時,吃到了疑似老鼠頭的異物。而后在校方工作人員、食堂負責人、當事學生以及市監局等多方認證下,最終確認異物不是老鼠頭,而是鴨脖。
對于這一結論,廣大網友并不買賬。
因為在原始圖片中,可以看到這個所謂的“鴨脖”不僅長著長長的胡須,還有兩顆長短不一的牙齒。如果圖片沒有作假,也難怪網友會創造“指鼠為鴨”“鼠鼠我鴨”等詞匯進行嘲諷。
? 圖源:微博
如今,這個“鴨鼠之謎”成了羅生門事件。市監局并沒有拿出實質性證據表明異物為鴨脖,而輿論場上不信任的言論依舊沸沸揚揚。這邊的火燒得正旺盛,甚至已經蔓延到了鹵味市場,其中最受傷的就是有“鴨脖一哥”之稱的絕味食品。
6月5日,絕味食品股價開盤即閃跌,截至收盤共跌3.06%。6月7日,開盤持續走下坡路。
? 圖源:百度股市通
網友紛紛表示,“太冤了,絕味鴨脖這回是真躺槍”。
也有人在透露出“同情”之余,表示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對鴨脖都不會有購買欲望。老實說,二級市場股價受多重因素影響,很難將股價的波動單純指向某一事件,只能說多或少會有影響。
有股民跳出來給吃瓜群眾科普:絕味食品所在的食品飲料板塊在6月5日那天全線大跌,而且元旦之后絕味食品就連續跌了五個月。但有一點相對可以確定的是,看到新聞后近期不想吃鴨脖的人肯定又增多了。
這對原本就不景氣的傳統鹵味食品市場,無疑是雪上加霜。
02
年輕人不愛?貴是原罪
伴隨著絕味鴨脖股價下跌,#年輕人為什么不愛啃鴨脖#的話題再度被提起。
縱觀去年整個市場,頭部鹵味企業的業績和利潤都遭遇了斷崖式下跌。其中,被稱為“鴨脖界愛馬仕”的周黑鴨,業績跌幅超90%,而絕味和煌上煌的凈利潤也縮水70%以上。
“鹵味三巨頭”化身“鹵味三爹”,攜手為大家貢獻了一首“跌跌不休”......“跌跌不休”背后離不開鹵味巨頭漲漲不休的定價體系。靠便宜出道的鹵味,愣是把價格推高到勸退消費者的段位。
翻看各大社交平臺,看看鹵味愛好者們的吐槽,或許能找到業績下滑的重要原因:“同樣的錢,買的卻越來越少,隨便拿幾個就幾十塊。”
? 圖源:微博
“鴨脖的優勢在于劃算、實惠。漲價以后同段位的食品,選擇性太多了,鴨脖就不是唯一選擇了。”
拿絕味來說,光去年就漲了兩次:鴨脖每斤價格大約50-60元,相比10年前也上漲了近28%;招牌鴨頭從原來的6元/個漲到8元/個,最貴的還屬鴨舌,每斤高達200元。
煌上煌的鴨脖從10年前的30元/斤直接翻倍,上漲至62元/斤。站在價格鏈頂端的“鴨脖界的愛馬仕”,更是把鴨脖價格推高到75元/斤。
? 圖源:美團
而目前市場上一只符合出欄標準的鴨子,均價不過20元/斤。除了最根本的價格因素,還有門店店員的各種騷操作行為。比如只要20元的量,店員恨不得把幾盤子全部給你裝上,這是明擺著搶錢?
? 圖源:微博
另外,加盟店產品口味參差不齊,偶爾還會買到變質食品等,也成為了勸退消費者的原因。
年輕人不是不愛鹵味,而是當企業以背刺消費者的價格,售賣沒有創新的無差異化產品時,任誰也不愿被割韭菜。再說了,現在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了,涌現出不少新興品牌和網紅品牌,消費者的選擇也更加廣泛多元。
比如主打線上的網紅品牌王小鹵、饞匪;新式熱鹵品牌盛香亭、研鹵堂、鹵大媽等等。
你貴任你貴,我不買便是了。選擇那么多,也不是非你不可。
03
還在靠鴨吃飯?
回顧鹵味江湖,真的是靠一只鴨子扛起大半壁江山。
“鹵味三巨頭”的鴨貨類產品收入占比都超過了50%,周黑鴨更是高達80%。“鴨脖”毫無疑問是鹵味江湖中的頂流,與頂流相匹配的是其水漲船高的售價。要知道,當初鴨脖的流行與牛雜有著相似的背景,都是便宜或者說是不受待見的食材。
除了本身味道不錯以外,核心就是便宜。當跳脫出低廉的核心要義之后,還想借著鴨脖拉動業績,多少有點畫地為牢了。
? 圖源:微博@絕味鴨脖
依賴大規模的線下門店,鹵味三巨頭的業績早已觸碰到天花板了,隨之而來的便是急轉直下的銷售額和利潤率。當鹵味三巨頭集體失寵,以王小鹵、盛香亭、研鹵堂為代表的新式鹵味接力賽跑,成為年輕人的新寵。
面對頹勢的業績和層出不窮的新銳品牌,周黑鴨們當然不會坐以待斃。
在后疫情時代,周黑鴨積極布局線上新興渠道,尤其是生鮮電商和直播領域。在產品層面,轉向品類與產品的創新,推出素菜、魷魚、小龍蝦蝦蝦球等新產品。
為了抓住年輕消費群體,絕味食品曾在內容營銷上發力。例如此前與小紅書進行深度合作,設計產品新吃法,推出“絕味小紅鴨搖搖杯”,利用潮流包裝,吸引年輕人以互動的方式參與到品牌的傳播中。
? 圖源:微博@絕味鴨脖
此外,絕味還曾與元氣森林、書亦燒仙草、菲諾等多個品牌進行跨界聯名。雖說能在短期內引發一波種草熱潮,但對于產品的長期營銷轉化收效甚微。
歸根結底,是產品的創新力沒能承擔起這份虛高的標價。
鹵味行業的門檻較低,當越來越多的選手加入賽道時,差異化便成了品牌脫穎而出的重要品質。
一個是產品口味的差異化,另一個是消費場景的創新。如王小鹵錨定的是年輕人追劇、出游、聚會等細分休閑場景,憑借一款虎皮鳳爪成功俘獲年輕人味蕾與場景的雙重需求,一年賣爆超過7億元。
又如把傳統鹵味帶入到正餐場景的盛香亭,一改以往在鹵味檔口即買即走的場景模式,讓消費者能夠坐在店內品嘗新鮮的熱鹵。
? 圖源:微博@盛香亭熱鹵
據艾媒咨詢數據,96.6%的消費者購買過鹵味。無論是作為休閑零食,還是餐桌上的常客,鹵味的市場需求仍舊是龐大。
面對追求高品質、高性價比、優質體驗的年輕一代,鹵味巨頭和新銳品牌們需要做的是站在消費者需求的立場,挖掘產品和場景的更多可能性,而不是用一根昂貴的鴨脖,將消費者拒之門外。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