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廣告人?我抓了5個廣告人問一問
廣告人的職業認同感好低啊!!
小紅書上搜廣告,你將看到30%的避雷貼和勸退貼,30%廣告人個人品牌的自我運營(搞副業),大概只有40%,是關于這個行業的積極的聲音。似乎大家都想當李誕,又都怕自己的同行比自己先成為下一個李誕。
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特有的現象?是媒介發達到某種程度的必然結果?
或許不是。
《文案之道》開篇第一段話告訴我們,28年前的Rick Cook和我們有一樣的迷茫。
《The Copy Book》
熱愛是需要燃料的,讓一個人對自己的職業建立認同感很難,但是傷害這種認同感卻很簡單。
常年擔任“乙方角色”的廣告人,似乎總是會陷入各種“被動”的局面。
一個總是在格子間晝夜顛倒的人,也好像很難做出貼近生活的洞察。
一個人就是一只隊伍的全才,要怎么適應自己在組織中的螺絲釘身份?
帶著這些好奇,我問了5位處在不同職業階段的廣告人,5個同樣的問題。(非常期待大家也在評論區留下自己的答案)
1、你從事廣告行業的初衷是什么?你為什么會選擇成為一名廣告人?
2、對于你來說,這個行業最有魅力的部分是什么?你最討厭的部分是什么?
3、(代網友問)如果生意思維和創意思維有沖突,你選哪邊?
4、(代網友問):如何看待廣告圈“自嗨”,一個案例稱自己刷屏,結果只有從業人員知道,自己身邊的非廣告人沒有一個知道的?
5、如果不做廣告,你會做什么?
01
這是一份可以讓我“當小孩”的工作
從業3年以內
@匿名帥哥
我相信有很多人跟我一樣是誤打誤撞進入的廣告行業,選專業覺得有意思就選了,又或者是被調劑后的被迫選擇。無論是相關專業還是半路出家從事廣告,經過層層考驗篩選后留下來的,應該、或許、可能都是對這個行業多多少少有那么一丟丟熱愛吧。
@超級無敵孫太太
是對品牌/產品/營銷方面的極大興趣。在選擇成為廣告人之前,我從汽車銷售跨行轉到淘寶文案,接著又轉到線下活動策劃,最后進入媒介投放的廣告公司,到今年才下定決心在廣告文案上深耕,立志成為一名杰出的廣告人。
從業超過3年
@伊藤閏土
沒有可以稱為“初衷”的東西,只是因為當年選了一個聽上去好玩的專業(廣告學)。
@匿名靚仔
我是物流管理專業的,實習時,每天做著重復的事情,在庫房一呆就是十幾個小時。
我后面就在想,有這種需要像我一樣的「小孩」的工作嗎?
從業10年以上
@空手
從事廣告業是因為大學讀了廣告學專業,大學期間又看了很多經典的廣告作品,很多傳奇的廣告公司和廣告人,對這個行業充滿向往。
進最好的廣告公司,做出一流的廣告作品,30歲前成為廣告公司的ECD就是我從事廣告行業的初衷。
02
廣告的魅力在于“沒有權威”
從業3年以內
@匿名帥哥
在這個時代,我們人手一部手機,我們當然擁有自由發聲的權力。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是啞巴,無論你如何大聲,如何歇斯底里,都不會有人聽到。我們就像時代潮頭的泡沫微不足道,我渴望能在世界上留下一些痕跡,當時代的潮頭退去,我已經消失,但是我做的東西還留在沙灘上,像一個不起眼的貝殼,數百年后,來海邊戲耍的孩子會撿起它,開心的跑向媽媽說:“媽媽,你看這個貝殼,它好漂亮!“
最討厭加班。
@超級無敵孫太太
我認為廣告其實是產品和受眾之間的溝通橋梁,怎么幫助產品在人聲鼎沸的嘈雜環境里,鏈接到同頻的目標群體,以及幫企業獲得某方面的競爭優勢。因此從事廣告行業,你需要不斷地、大量地學習,你要懂用戶、懂產品、懂品牌、懂市場、懂運營、懂商業等等。通過廣告,我找到了人生的豐富性,這是我認為這個行業最有魅力的部分。
最討厭的部分啊,就是你做的方案首先要通過領導、甲方的“建議”,最終改改改之后才能投放到市場上,對大部分的方案沒有百分百的決策權。
從業超過3年
@伊藤閏土
廣告的魅力在于沒有“權威”。不會因為某某某是誰誰誰,就把他的話奉為真理。不過現在大家好像不這么認為,否則“方法論”也不會如今時今日這般盛行。
我討厭“方法論”,并且還要加上一個《廣告法》不允許的“最”。每次看到“方法論”和教人寫文案的文章都忍不住揶揄兩句(說起來Art好像沒有“方法論”)。我不認可他們倒推硬套的邏輯,有本事就來個“預言式”方法論,把漂亮話說在前頭。至于那些教人寫文案的,要么出于自戀、要么為了騙錢。
其次,廣告的樂趣在于每接觸一個新的客戶都會學到新的知識,盡管有些一輩子也用不到,然而這與老板們的訴求背道而馳。
我討厭變成“螺絲釘”,所以反感被要求在某個品類擁有多年服務經驗。我嘗試去理解為什么身處一個充滿活力、靈活多變的行業,卻要把自己固定在某一個生產線上?或許是因為現在的人太希望被定義為“成熟”,所以太習慣和老板換位思考。我不知道這個時代廣告對消費者的教育效果還能到達什么程度,但老板們對廣告人的“教育”已頗見成效。
@匿名靚仔
最有魅力的:
1、這里,無需精心打扮自己,只需要精心打扮你手頭的事情就行。
2、這里,流行的東西一直在。
3、這里,個性可以創造價值。
4、這里,沒有一成不變的方法論,你可以選擇靈活思考。
5、這里,不需要文憑也不用通過軀體打卡來證明你帶腦子上班了。
最討厭的:
1、討厭深夜加班,我寧愿早起
2、討厭一直坐在辦公室里面對電腦
3、討厭只講規則和邏輯,忽略個人化的表達
4、討厭太成熟
5、討厭太驕傲
從業10年以上
@空手
廣告業最有魅力的有兩點,一是可以接觸到不同的行業和形形色色的企業,了解不同的商業形態和營銷問題,開拓了視野和思維。二是要不斷了解研究最新的傳播技術、媒體平臺,終身學習,廣告人總是走在時代的前列。
廣告業最讓人討厭的部分是,它是一個受制于人的乙方,小到你的作品能不能出街,大到你在這個行業能否做出成就,最終取決于甲方,取決于甲方企業的實力和潛力,取決于甲方老板、管理層的思維方式、審美品味、決斷力。
03
說創意和生意不可兼顧的人,非蠢即壞
從業3年以內
@匿名帥哥
生意思維,只要創意,你應該去拍電影。
@超級無敵孫太太
看品牌的調性,如果你的受眾是追求小而美的,那站創意思維。如果是大眾商品,在嚴重的同質化時代,我認為生意思維更重要。
從業超過3年
@伊藤閏土
這個問題其實挺扎心的。從業這十年,真的有很多很多機會曾經擺在我面前,但凡有一次站到了“生意思維”那邊,都不會淪落成一個邊緣廣告人。同“輩分”的人都已Title帶D,甚至開了自己的公司,只有我還死不悔改。倘若以后再遇到這二者的選擇,我可能還是會冥頑不化,不然豈不是對不起那些擦肩而過的“飛黃騰達”?
@匿名靚仔
吃飽肚子很重要。
從業10年以上
@空手
我實在不明白生意思維和創意思維為什么是相互對立的,必須二選一。我拒絕回答這個前提荒謬的問題。只要有創意就做不好生意,持有這種想法的人非蠢即壞。
04
有大量UGC出現,就不算自嗨
從業3年以內
@匿名帥哥
我就是那個網友。
@超級無敵孫太太
這就是我對廣告投放效果持有的消極態度,現在做廣告的目的不是給觀眾看,而是給老板看。就像大部分廣告,我不上特定網站還真不知道。昨天看到一個小姐姐分享媒體投放內幕說,現在權衡廣告投放效果的標準很感性,即老板有沒有在自己的手機上刷到。
從業超過3年
@伊藤閏土
我的態度很矛盾,一方面我想很主觀地對一些創業的廣告公司老板說:“正是你的成功,造成了行業的平庸。”另一方面,我認為應該允許水平線以上的作品裝逼。
回想自己入行時也是眼巴巴盯著戛納、亞太、金鉛筆那些作品,完全沉浸在一個叫做“廣告夢想”的東西里(很遺憾這個東西現在已經沒了)。然而用現在的帶貨眼光看,那些作品哪一個又不是圈內的“自嗨”呢?區別只是我當時嗨的(創意)純度更高一些。
作為上一個廣告時代的“遺族”,我對現在的廣告充滿了失望。如果有出跳的作品愿意站出來“自嗨”一下,至少可以提醒一下廣告人:創意不在ref里。當然,我再重復一遍,是水平線以上的作品。
@匿名靚仔
哪個行業其實都“自嗨”,做的時候用盡全力,做完之后順其自然,好的東西就是好的,自嗨在我看起來挺無奈的,無奈到需要自嗨才能讓自己爽,不行就是不行嘛,把自嗨的時間花去鍛煉鍛煉,下次爭取讓消費者嗨起來?。
從業10年以上
@空手
看著是自嗨,其實是生意。一個campaign做完,作為創作執行這一campaign的代理公司,希望通過宣揚它提升公司在業界的名氣,方便獲取客戶和招人。
作為實施這一campaign的企業市場部,需要它在老板面前邀功。所以要找幾個行業自媒體投放一波案例總結,強調刷屏效果,包裝成功經驗。這種玩法,現在已經成為業界標配了。
對代理公司和企業市場部來說,能刷廣告圈的屏也是他們商業目的的一部分。
當然,對于什么是真正的刷屏案例,其實標準很簡單,那就是案例執行過程中,有沒有大量UGC的出現,沒有用戶參與就沒有刷屏。
05
不打工,做自己
從業3年以內
@匿名帥哥
公務員(我沒在開玩笑)。
@超級無敵孫太太
我喜歡不斷地提升自我,以及鼓勵別人變得更好。我應該會去做一個博主,通過我的所見所聞所感,成為某個人的某個切片時刻的指明燈,讓大家的生活變得更好一點。
從業超過3年
@伊藤閏土
比如寫小說、寫劇本、寫劇本殺,這也是我正在做的,只是過程沒有那么順利。我總感覺廣告文案是別人捏著我的手寫出來的,一部真正的作品才是存在的證據。我很喜歡蔡康永在某一期《奇葩說》里的發言:“我們可以做一首歌,寫一部小說、畫一幅畫,它會不朽,而我必朽。”(雖然我寫出來的可能是一坨不朽的屎)。
@匿名靚仔
不做打工人,做自己。
從業10年以上
@ 空手
工程師(這是我高考填志愿的另一個理想職業),業余時間寫小說。
寫在最后
這篇文章從醞釀再到落筆再到決定“原汁原味”的發出來,我花了大概一個月糾結。
因為我不想給大家灌雞湯,也不想批判或指責什么,更覺得自己沒資格對各位一線從業者喊什么話。
想了很久,我覺得自己其實只是想制造一個討論空間,順便給熱愛廣告的各位同仁分享這一句:
人生是曠野,不是軌道
不管你是曾經熱愛著、現在仍熱愛著,不管你是曾經失望過,現在糾結迷茫著......
只要你曾經以某種方式和廣告行業產生過聯系,都可以聊聊你的看法。
話筒遞給你們。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9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