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JI開美術館了,依舊“一貧如洗”式簡潔風設計
首發:日本設計小站
原標題:MUJI開美術館了?!盒子擺展臺,“一貧如洗”式設計?網友:你好像在玩一種很新的東西……
和我想的美術館不太一樣啊
——日站君
朋友們,咱是有多久沒發過什么MUJI的新玩意兒了?
這兩年的MUJI,感覺如同老僧入定一般,波瀾不驚,似乎生活方式營造的精神已經遠去,除了各種打折促銷之外,沒有什么大的動作。
結果這兩天日站君翻MUJI的網站……耶?他們啥時候開了個美術館?
那讓我們趕緊來瞅瞅看!
一、這美術館,造型不太一般
如果說美術館,大家平常腦子里的印象一般來說是不是下邊這樣的。
搞的前衛一些,差不多是這個樣子的。
如果再靠近建筑設計上一些,大概也是這個樣子的,對是不對?
然而到了MUJI這里,他們的美術館顯然不太走尋常路,長成了這樣。
當然,上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另外的區域大概長這樣。
在開展的時候,部分展臺甚至是用MUJI自己的置物箱堆起來的!
磚墻玻璃白框架+固有的MUJI色系+自家產品,多快好省。稱得上是“一貧如洗”式簡潔風設計了!只能說不愧是你!無所謂,MUJI會出手!
當然,實際上由于在MUJI HOTEL館內,周圍是有一些配套的設施在內的。
除了上邊的兩個主展廳之外,這座小型美術館還設置了一個小型圖書館、一個沙龍區域、一個吧臺區域和小型商店。
這樣看起來,就豐富多了嘛!
而這座名為“Atelier MUJI”美術館,在官網上則承載了更多的意義:作為田中一光命名的Atelier MUJI,它是象征著回歸生活的原點,并發現未來契機的工房。
從MUJI最初倡導的簡單+節省生活,再加上固有的簡潔式設計理念來看……嗯,這個美術館設計的倒還真是原汁原味?
大家怎么看呢?
二、這美術館,內里也不太一般
因此,即便美術館形式非常的簡單,對于MUJI來說這些其實并不是非常的重要。一座美術館的核心,在于它所展出的內容究竟為何。
而很顯然的,Atelier MUJI確實在這幾年里完全遵循了MUJI生活方式的精神,每一個展都圍繞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地域文化展開。
不知道平常去逛展的朋友會不會有這種感受:很多展覽看完后一知半解,拍下照片轉頭就忘?
而在Atelier MUJI中,每一個展覽都簡單直觀,展出的內容絕不晦澀,更不搞網紅打卡。
在這3年之間,工房中展出了數百個關于生活、設計與文化的展覽。
比如第一個“冬至祭”中,其實是在有樂町展出的。在這里,MUJI重點介紹了西歐地區最原始的“冬至祭”文化,也就是圣誕節的前身。
不論遠在歐洲,還是東亞,為什么每個地區都有在冬天的時期感謝自然的恩賜和祖先的習俗?MUJI用這樣一個小型個展,為我們揭示了其中的故事。
在場內,設計師與文化學者還設計了用“結繩”制成的凱爾特文化中的生命之樹crann bethadh,也就是在圣誕節會出現的槲寄生。
而結繩恰巧也是文化之間共通的要素,可稱得上是巧妙。
在“小孩子的力量展”中,MUJI展出了由4-7歲的孩子們制作的各種玩具。
形態各異、妙趣橫生的玩具裝置,讓我們再次認識到小孩子們奇想天外的想象力是多么寶貴的財富,同時也是一股不可小看的“力量”。
由中國起源,流傳到歐洲的白瓷已經有著近千年的歷史,而在“白之中的白:白瓷與言語”展中,我們能了解白瓷從古代到現代包豪斯的設計變遷的故事。
在場中,由家具設計史兼收藏家永井敬二收集的橫跨50年的白瓷器具一一被展出。
其中包括了由俄羅斯藝術家卡濟米爾·謝韋里諾維奇·馬列維奇設計的瓷器,到柳宗理、森正洋愛用的產品。
從古代到現代,各個時期的白瓷產品直觀的讓我們感受到了設計歷史的不斷升級。
MUJI每年的“福罐”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買過?在“福罐10周年展”中,MUJI就展出了歷年的福罐鄉土玩具。
每年的福罐都讓日站君開的咬牙切齒,這種隨機盲盒的設計,讓人開到自己想要的就歡天喜地,開不到則垂頭喪氣。
但是,它也同時成為了讓我們了解目標之外的地域鄉土文化最好的方式。
而在展覽之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同時還有MUJI對每一種地域文化的尊重。
不論是中國的陰陽數理、法國的兒童繪本,還是菲律賓的手作工藝,每一個起源發展都說的清清楚楚,資料簡單又清晰。
挖掘生活,發現故事,深入淺出,尊重文化,可以說,這才是Atelier MUJI作為美術館的最大特色。
MUJI,不愧是你。
三、MUJI的回歸,你覺得如何?
在現今,我們聊到MUJI,往往會聚焦到它的產品種類、產品質量以及價格之上。
雖然經歷幾次調價,又有著各種折扣活動,然而從商品本身價格的角度上來說,MUJI目前并不是性價比最高的那個。
但是,在從地域文化開發和挖掘深度上講,近幾年的MUJI卻是唯一且最特殊的存在。
從理念上來說,MUJI并沒有偏離自己的精神,一切依舊圍繞生活方式展開。而同時我們也可以發現,MUJI正在試圖挖掘每一樣產品背后“最原始的設計與文化故事”。
它似乎在玩一種很新的東西,但這又仿佛正是田中一光口中所說的MUJI的原點。
那么,你對Atelier MUJI怎么想?是否有興趣在未來會把它加入自己的旅行計劃表呢?留言區等你的感想。
圖片素材:Atelier MUJI官網
Atelier MUJI@Youtube
MIHO Museum
星野リゾート
美術手帖Tokyo Artbeat
haconiwa
部分圖片素材來源于網絡
作者公眾號:日本設計小站(ID:japandesign)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