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互動性太強、反饋太及時,所以難有大師,巧匠是不缺的
工作臺
“這個時代互動性太強、反饋太及時,所以難有大師,巧匠是不缺的。”
多年前我就悟得此句真諦,說完此話,我遭遇一場車禍,僥幸拼得全尸,收服了心猿意馬,繼續回來做廣告。保全皮囊的同時也允許支離破碎。
做互動性最強的廣告,做喘喘而不得息的巧匠。
1
人是活的,活得支離破碎。
我們的破碎都發生在內部,但因為我們都有一身精心護理的皮囊,而不致外露。就像一身漂亮皮毛的狐貍,魅惑眾生,更重要的作用是自惑。
于不同時境干著完全相悖的勾當,于是矛盾、疑慮、拉鋸、時此時彼。
這些都在我的畫作里堆積著。
畫室
撕破臉之一-剝掉的妄言妄想這張皮
撕破臉之二-剝去羞澀與理想,過沒臉沒皮的日子
撕破臉之三-撕開卑微與小心翼翼讓快感飛一會兒
撕破臉之四-褪下老成持重的殼
撕破臉之五-慢點撕,讓我再糾結一會兒
撕破臉之六-分裂
撕破臉之七-這么堅持不是辦法,一起腐爛嗎?
撕破臉之八-撕到找不到自己
撕破臉之九-晾干
撕破臉之十-叢生
2
近幾年我把不必要的人際、物欲做了一次清理,盡量縮減與這個實體世界的聯系,短暫失去聯系是我們本來的狀態。我們正喪失“失去聯系”的獨立性。
我開始間斷性失聯,但不失蹤。
我把它叫做“不在線”。在線時間長了人就會不知所謂,隨著外面的人與事而轉,看似做了很多,其實都是疲于應付罷了。有意識的“不在線”,這種暫時讓自己在別人世界里消失的狀態,讓我著迷。
“不在線”是一面擺得很遠很正的鏡子,自帶一枚50 f1.2的鏡頭,寫實、穩定。
只有當你退出那些繁花似錦、燈紅酒綠,退到沒有燈光與房屋的荒野處,然后靜靜等待,等待這樣的平靜與黑暗,你就能看到那面鏡子,看到鏡子里的自己。
當然,從“在線”到“不在線”,非我說的這般容易,有一個焦躁、渙散、反復的過渡。雖已“不在線”,但總有“在線”的念頭與畫面閃過,似驚雷反復,難以安生。
撕破臉之十一-空眼看世界
撕破臉之十二-對峙
撕破臉之十三-老驥伏櫪
3
“皮囊”這個系列正是收割“不在線”狀態的回首一眸,我看到自己的皮囊似乎還在外面替我奔波、盲目,看到自己努力過著有模有樣的日子,為那一層人看的模樣而日日擦拭、上油、拋光,小心翼翼。
我把自己關在小小的畫室里,被上百幅自己的畫圍著,把椅背躺平,躺倒在沙發椅上,慢慢與它們對視。
每一幅畫,都是一面蒙了灰的鏡子,鏡子里關著某個時段的自己。這些“我”都在試圖撕去這身人模人樣的皮囊,撕心裂肺,不過如此。
撕虛偽與妄言、撕惱羞成怒、撕臉,一張接著一張重疊著的面具,撕到無從著手。
赤裸裸是一種讓人無法直視的東西,因為無視一切外在,丑陋時讓人不敢看,黯淡時難以辨人,激烈時心驚膽顫。撕下的皮囊,皺巴巴,全無光澤,難以想象曾戴著它竟覺得風光無限。
“皮囊”,也是意象,是著墨之處,是撕或剝落的刺痛與慘烈,是驚醒般張目而盲的迷茫與無措。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