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裸辭變身紐約插畫大師,插畫師清水裕子的反轉人生
來源:插畫與品牌設計
古人講:“三十而立”。30歲是體能的分水嶺,大多數運動員到了30以上體能就會開始下滑;30歲是學習能力的分水嶺,大腦吸收新知識的速度越來越慢,而世界卻發展越來越快。30歲的人生應該是什么樣的?
30歲的你,也許已經結了婚,剛剛有小孩;
也許你已經事業有成,剛剛升了職加了薪或者剛創業成功。
也許你正在經歷人生低谷。沒房,沒車,沒結婚,心灰意冷卻還一身肥肉相伴。
總之一旦到了30歲,人生好像就被下了定義。不管是好是壞,都木已成舟,再難改變了,只能老老實實接受自己的命運,繼續奮斗或者荒廢自己的人生。
可是我要是告訴你,30歲也可以有重來一次的機會呢?
清水裕子,旅美日籍插畫師,34歲那年只身前往紐約,進入紐約藝術學院學習插畫,現紐約視覺藝術學院講師。
2009年被《日本新聞周刊》評為“最受世界尊敬的100位日本人之一 。
清水裕子自畫像
清水裕子的插畫作品,線條里透著日本浮世繪的東方風情,古典細膩,配色中又有著西方歐美現代藝術的大膽奔放。古典與現代,東方與西方交織的奇異畫風,帶給人絕佳的視覺體驗。
現代都市的廢墟上,肆意妄為的朋克嬰孩。
日本喜劇大師,明石家秋刀魚的畫像,身著傳統服飾的落語家,足下的東京都市后,露出富士山的一角。
海面上升起年輕女子的頭顱,妖狐面具后纏繞的電子管線。
女孩是清水裕子的作品里不可忽視的角色。當年她在紐約藝術學院學習時就發現,身邊學習的同學大部分都是女生。哪怕縱觀全球,如今藝術屆的主力都是女性,男性大都從事理論性相關的工作。女性已經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她畫中的女孩明媚又自信,身著舊式日本校服的女孩們對面舞蹈。
微笑打碟的女孩,渾身閃爍的自信的光芒。
背著吉他的機車女郎,又不知所向何方。
而現代摩登都市之中,誰又能說職業女性不是超人呢?
清水裕子為紐約藝術學院創作的宣傳海報,無論是朋克樂手,宇航員,游泳運動員,都充滿自由而茁壯的生命力。
談及創作海報的靈感:
我希望通過這系列的海報去鼓勵更多女性,無論是激勵她們擁有更多的興趣愛好、挑戰生活或進行創作,大大小小,各個方面,給予她們信心與勇氣。
今年美妝品牌SK-II特邀清水裕子合作推出了藝術旅行系列套裝。
各地特色建筑中,亞洲女孩們展現出新時代的活力。
對于自己的畫風,清水裕子這樣說:“人們常常會說我的插畫融合了傳統日本藝術和當代歐美藝術——我覺得不無道理——當西方人看我的作品,他們會覺得它十分日本,而當日本人看完后會覺得十分外來貨。”
清水裕子筆下的妖冶舞伎們,當音響與電吉他亂入畫面,櫻花,紙傘配上T恤牛仔褲,時光的界限都被抹平。
風格來自于人生經歷的積累,清水裕子出生在日本的神奈川縣。
3歲時的清水裕子。
11歲時隨做生意的父親一起去美國生活,四年后回日本讀中學。
在她后來的作品中,隱隱能看見這段生活的影子。
接觸了美國的完全不一樣的生活之后,日本傳統而壓抑的生活讓她感覺格格不入。到了考大學時,父母不贊成她學藝術,希望她以后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年輕時候的清水裕子態度也不是那么堅決,于是順從父母的意思,進入早稻田大學學習廣告營銷。
大學畢業之后順利進入東京一家大型企業做公關。進去的第一天清水裕子就知道自己無法調節日本的企業文化。但她不知道除此之外能做什么,畢竟那是一份薪水穩定,福利又好的工作。風險投資家Fred Wilson曾經嘲諷說,最有害的三種嗜好是海洛因、碳水化合物和每周的薪水。所以忙忙碌碌之間,11年過去了。
11年的東京上班族生涯就像一場早來的中年危機。日本的企業文化等級分明,30多歲時清水裕子碰上兩位位惡魔老板和上司,讓她的日子生不如死,才驚覺自己原來在浪費時間。“人生就是這樣有趣,過得痛苦時反而能想得清楚,所以我決定回紐約去念藝術。”
每每在訪談中談及這段日子時。清水裕子都付之一笑。
她先查清了留學的條件,留學簽證需要財力證明,她強忍著又在公司工作了一段時間,攢夠錢之后立馬就裸辭了,傾盡所有財力,只身前往紐約,進入紐約藝術學院學習。那一年清水裕子已經34歲了。
34歲的清水裕子身邊的同學都是18歲的年輕人,但是她不以為意,甚至樂在其中。學習期間的所有開銷都來自于她的積蓄,需要精打細算地過日子,但那段日子是最快樂的,那是她第一次體會到選擇自己要的生活有多充實與滿足。她用4年讀完了大學與研究生拿到藝術碩士,之后才開始她的插畫師生涯。
成為插畫師后的清水裕子煥發了新的生命力,她的工作室在紐約曼哈頓。
在這個數字插畫大行其道的時代,清水裕子的創作卻有些傳統,她偏愛水墨之間的飄逸,紙筆依舊是作畫的主要手段。
先畫出初步的草稿:
再起另外一張深化細節:
掃描儀將紙質版轉換為電子版:
最后使用PS上色:
“人們經常問我為什么不做數字插畫呢?但我從不在PS軟件上畫畫。對我來說,數字部分只是“工作”。我不喜歡它,但它是必要的。水墨畫才是我喜歡的有趣部分,所以這不是什么更快的問題。畫畫是一份艱苦的工作,所以至少讓我享受我愛的部分。”
而當問起畫作的靈感來源時,清水裕子認為插畫并非魔法,雖然有靈感支撐,但也需做大量的資料搜索,方可了解需要畫的主題,隨后才能想到更好的點子。
“從事一份大部分內容都是創作的工作,你需要大量的充實自己才能完成更好的作品。我十分珍惜那些花在獲取其他信息上的時間,我要抓緊時間了解一些與插畫并沒有直接關聯的事情,或是一些與我創作主體無關的東西。所以有時逃避現實是生活中非常必要的一部分。”
清水裕子作品《黑盒子》
創作前的頭腦風暴:
早期清水裕子的插畫,帶有強烈的浮世繪風格,構圖大膽,意向豐富,復古中透著情欲的味道。
在當時紐約的一眾新銳插畫藝術家之中,清水裕子的畫十分特立獨行。東方和西方兼續,復古而又新銳。她的插畫一進入市場就在美國大受歡迎,合作紛紛到來,隨著畫風日漸成熟,技術漸漸完善,知名度越來越高。
國內外一大批如今知名的插畫師,都曾直接或間接受過她的影響。
Marcos Chin
倪傳婧
成為插畫師15年來,清水裕子獲獎無數。
2018漢密爾頓·金獎
2018年加州青年讀者獎
2014年離子設計師黃鉛筆獎
D&AD(英國)金銀獎章
插畫家協會藝術總監俱樂部功績獎,銀獎
通信藝術金銀獎
3×3雜志年度金銀獎,洛杉磯插畫家協會
清水裕子與漢密爾頓·金獎合影:
成名也給她帶來了小小的煩惱。
“我真的沒有設計過Hello Kitty”,她在自己的 ins簡介上如此寫道。
清水裕子在社交媒體上相當活躍,最顯著的是在她的Instagram 上,她在上面分享自己的工作情況和當前項目的視頻。她對插畫創作過程的熱情非常有感染力,她在世界各地講座和研討會日程,對無數人帶來啟發。
清水裕子對她的藝術創作始終抱有極大的熱愛,而衷心的熱情給她創造的一切,增添了一種特別的光輝。
各種女性活動中也少不了她的身影。
她的作品被應用在各個領域,漫畫封面、DC漫畫、蝙蝠俠變體封面
貓女:
VERTIG漫畫
《未寫之謎》系列漫畫封面
新聞配圖:《GQ》頭條配圖
雜志封面:《The Affairs》雜志
一路走來,34歲從東京上班族化身紐約藝術生,53歲一步步苦練終成世界知名的插畫大師。轉換跑道是個很大的賭注,人生的放手一搏看起來是如此的浪漫,但是奮進的途中離不開現實的支撐,環境的劇烈變化消耗著個人的意志,你要確定手中有一定的籌碼,先問自己5年后的目標,下定決心就堅定不移,一步步向目標前進。
30歲重新開始很難嗎?難,因為你的背后沒有退路。
30歲重新開始很晚嗎?不晚,只要你想就永遠不晚。
經授權轉載至數英,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作者公眾號: 插畫與品牌設計(ID:sheji-520)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