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業版“李子柒”火了,歷時7天造出水電站
首發:普象工業設計小站
原標題:重工業版“李子柒”火了!歷時7天,為留守老人造水電站,感動全網:這才是網紅頂流!
重工業版“李子柒”火了!
開箱停產已久的山城柴油機,配件缺失、油管堵塞、小瓦分裂......幾乎就是一堆廢銅爛鐵。
怎料,一頓叮叮當當“猛如虎”的操作,馬達竟開始突突突地轉動,機身顫抖,濃煙陣陣,瞬間有“重工魔法”內味了。
廢品站撿回一個落灰的72年版老車床,車身銹跡斑斑,配件無處可尋,整個就是病入膏肓的“老古董”。
經過拆卸、洗涮、修復、焊接等“重生套餐”,再刷成少女心爆棚的馬卡龍溫柔風,顏值和實力完全不輸新機器。
這系列硬核手工,出自——95后云南姑娘@林果兒linguoer。
身材嬌小,卻能一口氣搬動百斤機器。長相甜美,卻一頭扎進又臟又危險的“粗活”。
被罵“沒出息”,卻先后被央視、新華網報道。全網粉絲近600w,視頻獲贊千萬。
她是粉絲眼中,無所不能的“機械西施”,亦是詩人張遠倫筆下“用扳手擰開青春”的勵志青年。
“原來女孩修機器的樣子那么美!”
“這哪里是修?分明是秀!”
看似柔弱的女孩,如何與機械結下不解之緣?
一夜爆紅的背后,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
今天,象君就帶大家一塊兒認識這位,將廢舊機器變廢為寶的「女版手工耿」。
@林果兒
一、烏蒙山深處,有個重工業版的“林妹妹”!
說起來,林果兒寵粉的方式,有些特別。
豆漿機、發電機、電焊機、柴油機......只要粉絲敢寄,就沒有她搞不定的。
敲敲打打,“卸貨”重組。
再怎么破爛的玩意兒,都能分分鐘給它整體面。
整修豆漿機
整修電焊機
不久前,一位“愛搞事情”的朋友,將游戲中的寵物坐騎圖發給她。
揚言:要考驗果兒的專業技術。
話都撂下了,小姐姐自然也得拿出點真本事。
用鐵打的膝蓋,彎折好鋼筋。
在火光四濺的氛圍下,有條不紊地焊接成型。
威武的神獸,便初現端倪。
接著打造那身,金碧輝煌的“戰衣”。
在廢舊的鋼板上,霸氣地割裂出三角、長方形等基本圖案。
掄起榔頭,伴著“哐當哐當”的交響樂,一把凹出羽翼、頭盔、鱗片......
將它們小心翼翼地噴繪上色,置于搖動式底座上方。
當熟悉的《家族歌》響起,坐上這酷炫的坐騎,盡情搖擺,可不得開心地像個孩子。
整完了娛樂玩具,再來點真格的。
如此可愛的女孩子,沒有代步車怎么行?
收廢品的老表倒也大方,將路邊被拋棄的電動車,收來就給果兒搗鼓。
仔細一看,驚了。
燈罩破損,車架銹斷,甚至連腳踏也不翼而飛......
要不是知道果兒有一變廢為寶的巧手,收到此等破爛玩意兒,這塑料友情,不要也罷。
為了不辜負這番好意,果兒說干就干。
從車頭到車尾,外飾到內里,該分家的,一個也不放過。
用噴砂機,處理掉車身架上的銹漆。
將破損的組件,修復、替換、重組......經過一整天的折騰,車架總算擺脫了“殘疾”。
下一步的配件整修,絕對是車價翻倍的秘密。
丟進盆兒里,洗去殘留已久的污穢。
刮去銹跡,噴上明亮的油漆。
再給一股腦換上全新的車燈、腳踏、把手。
攥緊螺絲,接通電線。
看著動力十足的小黃車,連人帶汪地沖下山坡。
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滿滿的快樂。
如果說,寵物坐騎和代步車,妥妥地滿足了粉絲和果兒自己的小愿望。
那么,歷時7天,為村里留守老人打造的大型水力發電站,則是果兒高超技術和愛心的最好證明。
前幾天,小姐姐來到住在瀑布下的老人家中,親自視察1年前,為他們打造的水輪發電機。
聽爺爺一說,才知道:平時家里停電時多虧了它,但這功率,確實有些小。
為了讓老人用上穩定的電源,果兒二話不說,開始了進一步的修繕。
在瀑布頂部,用廢舊木板圍建一個蓄水堤壩。
從設計到模板支撐,再到扎鋼筋、澆筑混凝土,通管道......小姐姐全都一人承包。
湍急的水流,沿著粗厚的管道,順勢而下。
這氣勢,別提有多解壓。
山腳的發電房,也是小姐姐親手打造。
從地基找平到木樁裁切,從房梁組裝到屋頂蓋瓦。
小姐姐從白天忙到黑夜,“一個人就是一支施工隊”。
待到房屋成型,釘上門牌,掛上燈籠。
就這么連通電機,將小木屋整個點亮。
璀璨的燈光,將格調和幸福值拉滿。
這下,老人即便獨自在家,也不用擔心黑暗和孤寂。
“能用我的專業和手藝為留守老人做一些事情,解決他們生活的實際問題,我覺得很有意義。”
林果兒在手工中,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二、全村的希望:誰說讀書人不能修電機!
而你可能很難想象,就是這樣一位被百萬網友追捧的“烏蒙山妹妹”,卻有著一段頗為坎坷的人生。
出生在云南省昭通市鹽津縣的一個小山村,僅6歲時,果兒的父母就離異了。
因為家里窮,又隨爺爺奶奶生活,懂事的她,原本決定初中畢業后,進城打工。
沒想到,卻被姑姑的一通電話,改變了人生。
“你一個沒有家庭背景,沒有父母撐腰的女孩子,不讀書了能干嘛?”
話糙,但理不糙。
重返校園的果兒,在弟弟的資助下,順利念完了高中。
等到大學選專業時,童年時的經歷,幫她做出了一個至關重要的決定。
在果兒的記憶里,小時候,村子里常常停電。
一旦遭遇尷尬,大人們就會把家中的柴油發電機,請出來。
霸氣地拉動長繩,任憑它聲勢浩大地運轉。
大部分小朋友,都對這轟轟的機器聲,感到煩躁、恐懼。
唯獨她,卻兩眼放光。
“我一定得弄明白這個是怎么運作的。”
抱著這樣的信念,小姐姐毫不猶豫,選擇了水利水電工程專業。
3:1的男女性別比例,讓這個班級的女生成了“珍稀物種”。
可偏偏果兒,又是這“珍稀物種”中的“異類”。
“寢室里有東西壞了,或是需要搬運,好多人不知所措,都會來找我幫忙。”
“大家喜歡叫我‘X哥’,還有男生叫我‘X爺’。”
原來,“美女子”的外表下,是一顆“行俠仗義”的心。
可“俠女”,也有落敗的時候。
畢業后,果兒聽從親戚、家人的建議,回鄉考公。
兩次嘗試,卻兩次陪跑。
倒是備考閑暇之余,偶然用手機拍下的短視頻,意外爆火。
能不能成為一名視頻創作人,將自己熱愛的專業和生活結合起來?
就這樣,果兒踏上了短視頻博主之路。
說來也巧,那會兒正趕上短視頻興起的時代。
憑借著清新淳樸的畫風,出眾的手藝,果兒可謂是狠狠圈了波粉——
伐木,建亭,修院......
魯班級別的手藝,樣樣都是“眼睛會了,手廢了”;
在清澈見底的河邊,洗一件衣服,于茂密的竹林間,砍一節粗枝。
種花,拔草,施肥......溪水流淌,雞鴨成群。
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叫人心向之,神往之。
網友們被果兒鏡頭下,絕美的鄉村風光吸引。
殊不知,這個看似無憂無慮的鄰家妹妹,正在卷入人生的風暴。
“當時只會拍視頻,不懂變現。隨著視頻熱度越來越高,設備要求越來越高,資金全然耗盡,還欠下了19萬債。”
急于填補資金窟窿的果兒,做起了直播。
一天兩場,從天亮忙到天黑。
本以為抓住了流量密碼,卻反被隨之而來的焦慮和壓力,拖累、擊垮。
為了讓自己喘口氣,她不得不賣了賬號,去藥店上班。
有過朝九晚五的平淡,也承受過創業失敗的不堪,卻仍對短視頻“賊心不死”。
于是,沉淀了兩年后,果兒再次出發。
路過二叔的菜園子,抄起“罷工”的水泵就往家扛。
把扳手、榔頭、油釬等“成人玩具”,一字擺開。
防水圈松脫、電機發霉、油封破損等陳年舊疾,分分鐘“藥到病除”。
從工地老板那,接過泡過水的發電機。
由內而外扒拉掉老化部件,換上軸承,組裝好零件。
接通電源的剎那,仿佛整個世界都跟著點亮。
也許是嬌弱的外表與硬核的手藝形成反差。
視頻傳到網上,很快便引來關注。
“看她的視頻好解壓”、“她簡直會魔法”
但整修之路,卻并非一帆風順。
就拿整修一臺柴油發動機來說,涉及的工序繁多。
任何一個走線、拆卸等精細的問題,都會影響機器的整體運行。
為了弄清前因后果,對癥下藥,果兒經常要花數日琢磨。
對照書本、網友教程,仔細查閱;向村里的老師傅,反復求教、驗證......
找不到問題的時候,她也曾焦躁、難受,但心中的責任感和信念,始終支撐著她。
村里不少人,起初對果兒修電機,冷眼相看。
“這都是沒文化的人才干的”、“好不容易念了大學,書都白讀了”
可漸漸地,看到這姑娘,僅憑一己之力,就“喚醒”了大伙,早已不堪大用的廢件。
亦是打心底里佩服。
“你必須得努力,否則別人牽你的時候,連你的手都握不住。”
有過迷茫,經歷過失敗,林果兒手握的劇本,普通,甚至還有些“低配”。
但好在,她守住了初心,不被流量裹挾。
用一己之長,回饋家鄉。
用雙手,為他人帶去幸福。
這,或許才是這個時代,我們真正需要的網紅。
圖源:嗶哩嗶哩@林果兒linguoer
作者公眾號:普象工業設計小站(ID:iamdesign)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