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隱入塵煙》得到的啟示:“刷屏”有方法可循!
讓我們先來看兩個關于分享行為的實驗,哈佛大學兩位神經科學家簡森米歇爾和黛安娜塔米,想研究和了解分享行為給人們帶來的正向反饋,曾做了下面兩個實驗:第一個實驗安排了一組實驗對象,分別監測他們在分享感興趣事物時的腦電波情況,以及獲得錢財和美食時的腦電波情況。最終發現實驗對象在面對以上兩種場景時,腦電波的情況竟非常接近,說明分享帶來的刺激不亞于錢財和美食。
第二次實驗是給實驗對象安排兩個任務:任務一是“向他人分享喜歡的美食,可獲得固定的獎勵”;任務二是“閑坐發呆、什么也不干”,而得到的獎勵要比任務一多出25%。最終結果出人意料,絕大部分人選擇了任務一“跟他人進行分享,放棄25%的額外獎勵”
由此可見,有些分享行為會給人帶來一種超越物質的精神滿足感。那么,分享什么事物才能讓人獲得滿足呢?
電影《隱入塵煙》無疑問是今年暑期檔的一匹黑馬,上映首日票房34.9萬、排片率只有可憐的2.3%;然而上線1個月后神奇的事情發生了,電影憑借網友口碑強勢逆襲連續拿下日票房冠軍,9月初票房一舉沖破億元大關。
喜歡看電影的朋友都知道,文藝片在國內屬于比較小眾的類型,跟商業電影相比缺少噱頭,因此一直不受院線的待見排片率極低;而隱入塵煙在沒有資本助力和刻意宣傳的情況下,僅憑網友口碑逆勢翻盤的現象,在中國電影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隱入塵煙劇照
8月初我刷到了一條海清的采訪視頻,里面提到了她在拍攝隱入塵煙時背后的一些故事,以及解釋了為什么會零片酬參演這部電影;當時感覺海清這種為追求藝術的奉獻精神值得推崇,就順手發了個朋友圈,并配了句“海清,就此封神!”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發生了,在發圈后不久竟陸續看到多個朋友圈好友也開始轉這條視頻,視頻號下方點贊的好友人數,也從個位數快速飆升到了30多位。
于是我開始思考,為何這條視頻能夠在朋友圈帶動大家來轉發?首先,這個視頻擁有很強的信息價值,隱入塵煙的題材在網絡上存在一定的爭議,很多人質疑如今的中國是否還存在如此貧窮的地方?而視頻內容有力地回擊了這些質疑聲。其次,分享和點贊電影相關的內容,能夠贏得別人的好感、留下“關心弱勢群體、有愛心”的正面形象,有助于朋友圈人設的建立。
還有對于有過在農村生活經歷的人來說,很容易在視頻中找到情緒上的共鳴和生活的代入感,可以借助視頻來表達自我的情緒和想法。
產生以上三種動機是因為用戶把視頻中的內容當成了一種“社交貨幣“,相信大部分營銷和廣告從業者,對社交貨幣這個詞有所了解,它解釋了為什么有些事物在社會上能夠廣泛流行。
沃頓商學院教授喬納伯杰在其經典著作《瘋傳》一書中,對社交貨幣做了具體的定義:“社交貨幣就像人們使用貨幣能買到商品或服務一樣,使用社交貨幣能夠獲得家人、朋友和同事的更多好評和更積極的印象。”
因此,社交貨幣就是隱藏在刷屏事物背后的秘訣!!
然而個人認為,喬納伯杰對社交貨幣的定義稍顯保守,社交貨幣的價值絕不限于獲得好評和積極印象,它的特征也并不局限于提供信息、塑造人設形象、表達想法等方面。
基于喬納伯杰教授的理論基礎和營銷中的實際應用經驗,具備社交貨幣屬性的事物往往擁有以下這些特征,最終引發了用戶的廣泛傳播和分享——
一、具備實用價值
人們都有一定程度的利他心理,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找到自身的價值感,因此看到實用性強的東西時我們會樂意推薦給需要的人,看到有用的信息也會分享給更多人。
我公眾號文章的平均閱讀分享率為8%,這個數據高于大多數的公眾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我的文章以實戰經驗和知識干貨為主,對讀者來說是有用的信息。
其中《策略策劃終極方法論》是高分享率文章的代表,在這之前很少有人對營銷策劃的概念和框架、策劃的流程和步驟、策劃能力培養等做了如此全面的介紹,并手把手教授寫方案的方法,最終在讀者的口碑傳播之下成為了爆款文章。
艾瑞咨詢《2021夜間用藥行業研究報告》報告顯示,九成的人表示近一年中,自己或家人有過夜間生病的經歷,而其中選擇夜間就醫買藥的人卻不足四成;于是美團買藥推出了一條《真的值得更多人知道》的廣告,用以宣傳美團買藥的“24小時服務”,毫無疑問這是一條大多數人愿意轉發給親朋好友的廣告。
二、塑造形象或身份
所有人都希望在別人心目中建立積極正面的形象,這種積極形象的塑造通常源于自己的日常行為,比如經常去看藝術展能彰顯藝術品味,關愛弱勢群體能讓自己顯得很有愛心,每天堅持看書看上去擁有知識和思想……
“劉耕宏女孩”代表了健康、自律、好身材、潮流、積極生活態度等正面的標簽,因此跟著劉耕宏的直播間跳健身操的行為,順理成章成為了幫女孩子塑造優質形象的社交貨幣。
三、引導比較/攀比心理
通過和他人的比較能看清自己所處的位置,并且處于優勢地位時還能獲得優越感和存在感,因此給事物或內容設計對比機制,將自帶很強的社交貨幣屬性。
這幾天爆紅的小程序游戲羊了個羊,比較機制是其獲得廣泛傳播的重要原因之一:玩了幾百次仍未通關的玩家,通過發圈彰顯自己越挫越勇的執著精神;順利通關的玩家更要發圈炫耀自己的高智商,畢竟只有0.1%的人能通關;還有些玩家在朋友圈宣布要為自己的城市排名而努力通關……無論你是哪一種玩家,都為你提供了一個發圈理由。
還有我們熟悉的支付寶年度賬單、網易云音樂年度歌單、淘寶賬單等,它們能在每年年底成為固定刷屏的常客,也是利用了用戶喜歡跟身邊人比較和攀比的心理。
四、表達自身想法
當我們遇到某句話、某個視頻、某個故事、某個行為讓自己有很強的代入感、引發了情緒上的共鳴時,則會迫不及待地希望將它分享出去,用以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
雷軍在小米十二周年的年度演講中,講述了人生中多次經歷挫折與迷茫,并將穿越人生低谷的感悟總結成了一個個金句:“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軟件工程沒有銀子彈,可能出錯的地方,一定會出錯”“哪里有用戶痛點,哪里就有創業者的機會”“你所經歷的所有挫折、失敗,甚至那些看似毫無意義消磨時間的事情,都將成為你最寶貴的財富”
……
在市場經濟下行、人人缺乏安全感的環境之下,這些金句具有極強的情緒煽動性和鼓舞性,激起了大眾對生活和事業的信心。
珀萊雅在婦女節呼吁致敬“她力量”,鼓勵廣大女性對抗職場中的性別偏見、遵從內心最渴望的聲音找到自我價值。東方甄選直播間董宇輝極具浪漫主義的知識帶貨形式,讓直播間不再僅是一個搶優惠商品的場所,用戶在這里能夠找到一種心靈上的共鳴。
東方甄選直播間和珀萊雅致敬“她力量“的案例能夠在社交媒體廣泛傳播,也是因為用戶的想法和情緒可以通過它們得以表達。
五、營造歸屬感或自豪感
歸屬感主要是讓用戶找到一種依賴和安全的心理安慰、或形成一種主人翁意識,表現出來的形態是對某個事物、圈層、身份等擁有專屬性;而自豪感則是讓用戶得到認可、稱贊和榮譽,表現出來的形態則是某個光榮的事物跟自身存在關系。
歸屬感和自豪感能夠成為社交貨幣,跟人類需要找到安全感、滿足虛榮心的天性息息相關,當遇到符合條件的事物或場景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要分享給更多人,以達到心理上的滿足。
Lululemon、蔚來、小米等品牌能夠讓消費者主動為品牌做宣傳,維護品牌形象,得益于它們成功建立了專門為忠實用戶服務的社區平臺,讓用戶通過平臺認識許多志同道合的人,找到了歸屬感。
國慶70周年,中國銀聯聯合各大銀行拍了一支“中國很行“的廣告片,講述了70年來國家在各行各業取得的偉大成就和發展,讓人油然而生一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中國工商很行
中國農業很行
中國建設很行
中國交通很行
……
中國很行
因為
中國人民很行“
六、提供話題或談資
有趣好玩的、有故事性的、獵奇刺激的、反常規的內容往往能夠吸引大眾的關注和討論,而當一個內容變成了談資之后就具備了社交貨幣屬性。
瑞幸x椰樹椰汁的夢幻聯動、大潤發超市的菜市場文學文案,都是因為擁有很強的話題性和反常規性,最終變成了一件大眾喜聞樂見的事情,刷足了存在感。
包括我公眾號上一篇文章《廣告公司淪為執行,不是甲方逼的》發出來后,在廣告圈內被廣泛傳播火了一把,吸引了數十個行業頭部大號過來轉載,全網閱讀量高達數十萬。根本原因是廣告公司淪為執行這件事情,本身就有很強的爭議性,有支持的也有反對的觀點不一,在正反觀點的碰撞下自然而然就形成了話題。
從以上六種社交貨幣的特征可以發現,成功鑄造一種社交貨幣的本質是對人性人心的研究和洞察:要么讓人獲利,要么滿足人的虛榮心、要么引發了情緒共鳴、要么讓人找到安全感……
再回到《隱入塵煙》為何能變成社交貨幣?對媒體來說具有信息價值,能讓感性的人塑造有愛心的形象,有農村經歷的人能夠抒發情感,對普通老百姓來說也是一種社會話題……因此針對不同的人,這部電影顯現了不同的社交貨幣屬性。
刷屏全靠運氣是自欺欺人的借口!
作者公眾號:老泡OG(ID:laopaostrategy)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