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建筑殺出圈,遍地“建筑界諾貝爾獎”得主設計作品
首發:日本設計小站
原標題:杭州建筑殺出圈了!遍地“建筑界諾貝爾獎”得主設計作品!網友:杭州可不僅僅只有西湖和雷峰塔!
來杭州別再只知道去西湖啦!
——某網友
最近,杭州這片土地上,悄無聲息地來了一場“中西大碰撞”!中外兩位著名的“普利茲克建筑大師”的作品,幾乎同時落地杭州。
一位是中國第一位普利茲克獎得主王澍,另一位是普利茲克獎第一位女性獲得者扎哈·哈迪德。
圖片來源:安邸AD
淺看一下兩位大師最新的建筑作品。
王澍的作品是中國國家版本館杭州分館,建筑結合了宋代建筑特色與宋代美學風韻,讓水、木、亭在一處互相融合,將中式韻味與現代建筑完美的結合在了一起。
這濃厚的江南風味,看得人心曠神怡。
而另一邊,扎哈·哈迪德的作品(未來科技文化中心國際體育中心)則是另一個極端了。
恢弘大氣的建造外形,西式流暢的線條,一整個未來科技感滿滿。
很難想象,兩位大師的建筑作品,一個東方一個西方、一個宋代韻味一個未來科技,兩個相差千里的作品幾乎同時落地在了杭州。
不禁感嘆,杭州真的是藏龍臥虎,不僅僅有那么多的天然景色(西湖、湘湖、蘇堤......),連建筑都是國際大師級別!
一、西扎、安藤忠雄、磯崎新...杭州真的太寶藏了!
但杭州這座寶藏城市,可不止有王澍與扎哈·哈迪德兩位大師的建筑,還有很多中外著名的普利茲克大獎獲得者的作品。
說實在的,各位如果有機會再來杭州,不要只知道去西湖看人人人啦!這些著名建筑每一個都值得花上小半天來打卡!
1、中國美院象山校區(王澍)
接著開頭介紹過的王澍的作品,順著這個思路我們往下說。
除了剛剛落地的版本館杭州分館,王澍老師在杭州的作品還有中國美院象山校區。
國美的象山校區不用日站君多說了吧,可以說是中國最美校區之一了。
它最大的看點是,每一座教學樓都不是中規中矩的建筑,而是有著自己的語言和邏輯,自己的節奏和章法。
每棟建筑雖不同,但與校園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結合的很有意境。
它曾獲評英國《衛報》評選為“21世紀最佳建筑”,又被《紐約時報》雜志組織評選為“二戰以來最重要的25個建筑”。
這么看下來,從版本館到象山校區,王澍不愧是被譽為“用房子寫詩”的建筑設計師。
2、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阿爾瓦羅·西扎)
接下來,中國美術學院里面的另一個建筑也了不得,來自阿爾瓦羅·西扎的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
可能你沒聽說過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但你一定刷到過杭州那面大紅墻!剛落地就被各大網友刷爆了社交網絡。
西扎作為92年的普利茲克獎獲得者,他的每一個建筑品都有著建筑自己的呼吸和節奏。
就像西扎所說的:“我的建筑里沒有‘我’”。
在這個人人都想追求自己的個性與風格的年代,西扎從不定義自己的“風格”,他尊重天然的環境和地理位置、風俗習慣。
所以,即使有些人第一次看到“大紅墻”覺得突兀、不匹配,但在西扎的心里它就該是這個樣子出現在我們面前。
而對于日站君來說,如果告訴我這座建筑是西扎所建的,那么我就知道這一定是一個“用設計取悅眼睛”的作品。
3、天目里綜合藝術園區(倫佐·皮亞諾)
離開了國美校區,我們再來看看杭州天目里。
無論喜不喜歡建筑設計的人,都應該對倫佐·皮亞諾略有耳聞,即使不知道這個名字,那么你也一定知道他的巴黎蓬皮杜中心!
那個大膽,反叛,顛覆傳統的建筑,常常出現在人生必打卡建筑的清單中。
它與周邊古典建筑格格不入,它帶著自己的單純和復雜赤裸的屹立在古典主義之間,驚心動魄又有勇有謀,這就是巴黎蓬皮杜中心。
而這樣有個性的倫佐·皮亞諾,在中國的第一個項目就選擇了杭州天目里!
八年時間打磨,倫佐·皮亞諾在這里建造了一個“城市客廳”,可以說從落地的那一刻,就是大家周末預定排行的第一名了。
買書、逛展、吃美食,還有很有氛圍感的景色,杭州前三的網紅集合地非他莫屬。
4、良渚文化藝術中心(安藤忠雄)
天目里建成落地的時間還不到三年,如果說它是一枚令人新鮮感滿滿的小鮮肉。
那么接下來,允許我來請出杭州的一位“老將”——良渚文化藝術中心。
由安藤忠雄操刀的良渚破有看頭,而安藤手中的作品也從未讓我們失望過。
說到安藤忠雄,當然肯定少不了混凝土的極致表達。
整棟建筑透著一種安靜祥和的氣息,簡單而又純粹。沒有突兀的造型,更多的是簡潔和干凈利落。
是年輕人來杭州最喜歡打卡的文化地標之一。
5、杭州西溪濕地博物館(磯崎新)
另一個來自普利茲克獎得主的作品,就是來自磯崎新的杭州西溪濕地博物館。
磯崎新作為大師的大師,從來不是用來喜歡的,而是用來崇拜的。
在這里可以體會到的是真正的跨世紀的前瞻設計。
磯崎新將西溪濕地整個博物館,都埋入了有機形的山丘中,隱于濕地之中,與濕地渾然一體。
內部也因為這樣構造有著天然的冬暖夏涼的特殊屬性。整個建筑屬于外觀有看頭,內部更加有料。
二、知名一線建筑師的作品,也大有看頭!
除了獲得普利茲克獎的大師作品之外,杭州還有很多值得打卡的知名建筑師的作品。
1、中國民藝博物館(隈研吾)
比如我們的老朋友隈研吾老師,他在杭州的作品——中國民藝博物館,大家已經再熟悉不過了。
中國民藝博物館本是一片茶田,地勢綿延起伏,而隈研吾將建筑順應地勢,讓建筑與地面一樣起起伏伏。
大家都說來這里才真正體會到了隈研吾老師的“讓建筑消失”的設計理念。
而中國民藝博物館,也曾被隈研吾稱之為在中國最滿意的作品。
2、美麗洲堂(津島曉生)
如果要日站君說來杭州第一必打卡的建筑是普利茲克獎大師的作品,那么第二梯隊我一定首選“美麗洲堂”。
看看網友給它的評價:“杭州的靜謐之地!”
“一片心靈凈地。”
如果非要用人氣來為建筑做個排名,那美麗洲堂絕對是數一數二,它不僅僅是打卡圣地,還是婚紗照的拍攝圣地。
3、來福士中心(荷蘭UNStudio)
接下來,在杭州被萬眾矚目的來福士中心,可以說是杭州這片大地的“親兒子”!
圖片來源:攝影:Jin Xing
最好的地理位置,最矚目的建筑高度,還有最好的建筑設計師——荷蘭UNStudio親自操刀,外型恢弘大氣,完全可以作為杭州的新地標。
圖片來源:攝影:Jin Xing
而內部集居住、辦公和休閑中心為一體,是個可吃、可逛、可玩、可拍的好地方。
圖片來源:攝影:Hufton+Crow
4、杭州印
說完來福士中心和杭州門,怎么能沒有我們的杭州印呢。
對于杭州印來說,人紅確實是非多,剛開始“出道”就因為外型大受爭議,說好看的很多,說難看的、像大象腿、奇奇怪怪的也不再少數。
圖片來源:知乎@歐陽栗子
但是審美嘛總是帶有主觀色彩,聲音多也讓它名聲大噪,現在說起杭州地標不少人都會想起這個杭州印。
5、杭州之門(美國SOM建筑事務所)
接下來,杭州之門作為杭州的另一地標建筑,由美國SOM建筑事務所傾力打造。
說到這個老牌建筑事務所,成立于1936年,算起來還差14年就是百年歷史了,它的作品遍布世界,上海的金茂大廈就出自它們之手,絕對是世界頂級設計事務所之一。
在建筑技術與設計品質方面的貢獻,也是20世紀世界建筑領域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這樣的杭州之門,值得來打卡一次。
6、杭州“蓮花碗”(CCDI和NBBJ)
如果仔細的來看這張圖片,我們能看到除了杭州之門還有同樣萬眾矚目的“蓮花碗”。
圖片來源:小紅書@一只丫咪
CCDI和NBBJ兩大設計事務所聯手合作。
耗資11億、重達1280噸,曾經它長達20分鐘的“開花盛宴”,直接炸上熱搜!
作為2022年杭州亞運會的“主戰場”,一直備受關注,而現在杭州的亞運會延期到了明年,各位可以抽空趕緊來打卡一次。
7、日月同輝
接下來不得不隆重的介紹一下杭州的“日月同輝”。
作為杭州來福士中心的鄰居,日月同輝的夜景更加的有看頭,如今它已經被列為“杭州夜十景”。
金色的球形建筑是杭州國際會議中心,半月形銀色基調的建筑是杭州大劇院。兩個造型一日一月,讓杭州的夜景更有看頭了。
圖片來源:知乎@像素蜜蜂官方
8、蘋果旗艦店(諾曼·福斯特)
還有,亞洲最大的蘋果旗艦店也在杭州。
雖說這是諾曼·福斯特設計的第6個經典的蘋果旗艦店。但依舊不影響杭州人民對它的期待值。
據說杭州蘋果店開業當天百余人通宵排隊。
連蘋果旗艦店所在的地鐵站都臨時封站了。
幾年過去了,現在的蘋果旗艦店已經沒有當時的火爆,但是每一次去打卡還是人滿為患。這樣的蘋果旗艦店,真的要來一次!
9、良渚博物館(大衛·奇普菲爾德)
接下來良渚博物館,是由四個不完全平行的長條形建筑拼湊在一起的建筑物。
看起來平平無奇,但其實它真的美極了。
按照大衛·奇普菲爾德的理念,整體造型的靈感來自展館內的展品——玉錐。
從玉錐的排列中得到啟發,以“一把玉錐散落地面”為設計理念,設計出了良渚博物館。
整個博物館依山傍水,擁有很濃的江南韻味。無論是哪一面墻,哪一個角度都是值得被記錄。
10、oppo新總部(Big事務所)
除了美的建筑,還有兩個恢弘大氣的建筑,值得來介紹一下。
來自那個大膽敢干的Big事務所的oppo新大樓,大家記得嗎?開工就被群嘲像小便池。巴特那只是一個角度,過度臆想了而已。
它本身還是很有看頭的。整個大樓的設計,滿足了甲方爸爸的“突顯品牌理念”,又滿足了辦公人員的通風采光良好,同時還滿足了城市要求。
這個建筑雖說沒有來福士中心那么高聳大氣,但是它在某種程度上來講是最成功的一個。
11、vivo總部大樓
而作為oppo的對手vivo,也在這個建筑的旁邊有個“v”型建筑大樓。
可以看得出兩位應該要相愛相殺到底了。不過無論是大寫的“O”還是大寫的“V”都讓日站君狠狠的記住了。
12、杭州奧體中心綜合訓練館-玉琮
作為杭州亞運會“三館”之一,玉琮由法國AREP設計集團與杭州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體設計完成。
“玉琮出土,立于天地”,這是一座極具浪漫主義的建筑,以優美簡潔的設計線條,將中國傳統的良渚文化玉器——玉琮表現出來。
綜合訓練館以“罅之光”為照明主題,通過線條光重點表現玉琮刻痕,暖色光與冷白光形成鮮明對比,烘托“玉琮出土、拔地而起”的向上氣概。
來到杭州的朋友們,入夜十分,千萬不要錯過這一美景!
看完十幾個杭州大師級建筑,是不是有點蚌埠住了,不少網友都和日站君反應:“真沒想到杭州竟然藏著這么多的好建筑,而我一個都沒打過卡。”
所以下次來杭州,真的別再去西湖看人人人了!來看看這些設計大師的建筑作品,也別有一番風味。
三、來杭州,別再只知道去西湖啦!
日站君記得,13世紀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曾經來到杭州,稱之為“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城”。
而我們偉大的詩人白居易,也曾寫過這樣的詩句: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但日站君想說的是,杭州確實景色優美,但也真的不只有西湖、蘇堤、白堤......
杭州還藏有太多舉世聞名的建筑作品,在這些作品之中我們感受到的是屬于杭州另一番風景,可能是東西方文化的不同,也可能是建筑師各自不同的理念。
大約20年前,杭州曾經有過一個調查:在杭州鬧市區攔截100個路人,詢問他們心目中的杭州地標性建筑。
在100份答案中,雷峰塔、六和塔、三潭印月的出現頻率最高。
如果20年后的今天再做一個類似的調查,相信答案會變得不一樣。來福士中心雙子塔、褒貶不一的杭州印、中國美術學院的“大紅墻”......
而這些建筑,每一個都可能會成為我們想來杭州的理由。
圖片素材:攜程筆記@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會員:三六度張有方
谷德設計網小紅書
部分圖片素材來源于網絡
作者公眾號:日本設計小站(ID:japandesign)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