衷于“搞事“的漢堡王萬圣節又公開玩火?聽說還很嚇人!
秉持“在任何節日都必須向(年輕)消費者兜售產品”的理念,面對即將來臨的萬圣節,各大品牌自然不會缺席。飲料、糖果、超市、服裝、快餐,五大最熱衷于萬圣節營銷的品牌,往往習慣于在這個節日里圍繞“派對”“狂歡”做文章。
但,向來“作妖”的漢堡王,這一次又不按套路出牌了。
為渲染萬圣節氣氛,漢堡王日前推出首個節日禮物“噩夢漢堡”,并上線一支品牌TVC為此新品做宣傳。
#噩夢漢堡#
是的,你沒錯看錯!本次TVC的核心,就是漢堡王以“臨床證明”證明,吃“噩夢漢堡“真的可以誘發噩夢,絕非無稽之談。
節日借勢
順勢而為更有新意
正所謂“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節假日的“勢”借得好,則自帶話題&流量,讓品牌發聲事半功倍。但怎樣玩出新意、創造亮點,是品牌永恒的難題。
漢堡王營銷傳播的獨特,在于它從不一味遵循傳統快餐行業粗放的請明星代言和贊助節目的習慣;而是大膽、直白的對話消費者,抓住受眾在特定場景下的心理弱點進行集中“攻擊“。
萬圣節,一個全年最“鬧鬼“的時候,大眾的心理弱點自然是”怕鬧鬼“。在很多品牌絞盡腦汁想要打造一場如何高逼格酷炫無敵的萬圣夜狂歡趴時,漢堡王只選擇接納大眾心理弱點,順應節日最初始的寓意,以“不趁機做點噩夢,還這樣鬧鬼?”為初衷推陳出新,定制出萬圣節新品“噩夢漢堡“,讓消費者通過一個極簡的快餐漢堡,就能全身心融入萬圣節的節日氛圍里。
恐怖營銷
獨特的銷售主張(USP)用科學佐證
即使會導致噩夢,估計依舊會有很多人愿意嘗試這款漢堡,這就是本次漢堡王恐怖營銷的魅力所在——制造“恐怖噱頭“絕非重點,以”科學“有趣地嚇唬消費者,傳達新品獨特賣點才是核心目的。
漢堡王本次與派拉蒙試驗、佛羅里達睡眠&神經診斷服務公司合作,TVC故事的開頭,就是講述了100名參與者進行10晚的數據監測實驗。
實驗后,睡眠研究學家Jose Gabriel Medina博士發聲:”依照實驗數據,在吃了’噩夢漢堡’后,噩夢的發生率增加3.5倍。”當然博士也指出是由于綠色漢堡的高蛋白質使得受測試者在夢中“REM 眼球快速轉動”。
親歷實驗+絕對的數據支撐+合理的科學解釋,這整套元素拼接在一起,是漢堡王極力號召消費者的說辭。“’噩夢漢堡’就是吃了會做噩夢,作用顯著,快來試試啊!“是漢堡王傳達的核心。相信每個看過視頻的人,受好奇心驅使也都躍躍欲試呢。”噩夢漢堡”也極有可能因此成為十月銷量冠軍吧。
當然了,作為快餐界的“杜蕾斯”,漢堡王“劍走偏鋒”的營銷創舉還有很多,均值得同行借鑒。
粉絲營銷,爭做史上最寵愛粉絲的快餐品牌
去年圣誕節,漢堡王在法國找到自家忠實粉絲 Sullyvan 上演粉絲營銷,幫他帶上主角光環找回自我認同,并在圣誕節當天給他量身打造了一間個人“專屬漢堡王餐廳“作為圣誕禮物,還拍攝紀念視頻公開發布在臉書上吸引更多粉絲前來。
通過此舉,漢堡王向市場證明,結合社交媒體增加粉絲自我認同感、增強粉絲參與意識是粉絲營銷的最佳操作。
和年輕人對話,用抖音高能嫁接線下場景
在國內,為對抗消費者的遺忘曲線,使品牌保持持續生命力,漢堡王更主動迎合當下年輕人的偏好。
今年,漢堡王與抖音合作,暑假期間推出以“吃肘容易,舔肘難“魔性定制主題店,以線下快閃店形式展示漢堡王周邊,出售“個性生活”理念,以場景化、智能化的線下活動,建立和用戶之間的深度鏈接,達到流量和價值的雙重變現。
PK競品,一生一世傍上麥當勞的大腿
最后,說到漢堡王營銷策略的終極奧義,就一定不能忽略“麥當勞“。漢堡王品牌誕生之初,就成為麥當勞的核心競品,發展至今,在搶占市場份額上,兩者一直相愛相殺,借力”互黑“,最經典的案例莫過于下面這項戶外廣告。
麥當勞在公路旁豎起一座廣告牌上面寫著前方麥當勞5公里,并在旁邊豎起一座指示牌表明距漢堡王256公里,漢堡王對此回應了一個夾著56層肉餅的巨型皇堡。顯然,PK競品帶來的不絕對是壞處。漢堡王與麥當勞就通過這樣的PK套路相互成就了彼此,實現了品效合一。
總之,漢堡王一直在為行業和品牌不斷輸出快餐圈層的內涵,這些有趣更有章法的營銷舉措,也讓我們在未來會以更期待的心態迎接漢堡王和受眾的每一次溝通。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作者公眾號:燒腦廣告(ID:shukewenzhai)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