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發六條視頻,地產界到底有多卷?
案名,就是項目的名字,也就是你買完房住的小區的名字。
因此……他叫什么好像很重要……
比如,你買的小區如果叫“金菊花小區”,多少會有點不適?;蛘吣闳サ綖豸斈君R的朋友家,發現他住在“一P成功小區”……或者你在上海,被靜態管理到了“白雪公主”小區,是的,每次打車的時候可能都要和司機師傅解釋半天……
奇葩名字至少還好記,問題是,北京的地產企業在過去幾年出現了一個問題,幾家開發商聯合拿地,于是出現了每家出一個字的組合名現象。于是出現了一大堆四個字的組合名,把人搞暈了。
北京一家叫京投發展的開發商,最近就發布了他們最新項目的案名——北熙區。至少朗朗上口,而且聽起來比較大,有點上東區的意思。
這個小區確實比較大,56萬平米吧,絕對是北京十年來最大的小區。大就有大的好處,比如物業費相對低一點,服務質量能比較高;比如社區的園林可以很大,跑一圈比人家十圈還遠,不會太枯燥;比如說人多有聚集效應,小區的配套商業一定比小的小區好;比如說漂亮鄰居也會多一些……
這家開發商來頭也不小,看名字就知道,他的股東里面有北京地鐵的業主方……于是,你看到這個小區所在的區域,東壩,竟然規劃了五條地鐵……沒有看錯,五條……這是個什么神仙小區……
地鐵規劃示意圖
一般開發商發布案名,當然要高大上,顯得端裝一些,對,“端”著,和“裝”。要么就是拍一個視頻,要么就是找一群姑娘小伙找個地方跳跳操。
示意圖
但是這家開發商顯然不走尋常路,既然很多地方在靜態管理,那么干脆還是發視頻吧,但他一口氣發了六個。地產界到底有多卷,這是要把同行卷死的節奏呀。
當然這六個視頻顯然是精心制作的。
1、第一條強調了社區的名字——光鮮亮麗的“大字報”,北、熙、區。
2、第二條找科幻電影愛好者剪輯了一個未來城市景象,表達了未來大城意向的概念。
3、第三條發布了地產界首個8K HDR城市影像,由全球唯一一家同時專注8K HDR和4K Dolby Vision數字藝術創作的品牌7ENSATION聯合制作,并同步在YouTube平臺全球首發。案名全球發布?這想法比較神奇。估計也是因為只有YouTube才支持這種超清規格的無損播放。
4、第四條致敬了鮑勃迪倫,改編其一首唯美的詩,強調了這個地產項目值得等待。
5、第五條用了創意拍攝混剪手法,時尚元素,隨著視角的穿梭,表達了產品地鐵交通、空中森林以及周邊商業圈的價值。
6、第六條開發商自家的兩個項目做了呼應,西邊有個微度假山居小鎮,東邊有個CBD城市大盤,給觀眾一種對另一種生活方式的想象。能看出來,這個開發商做的事跟傳統地產的確不太一樣。
京投發展·北熙區項目用如此大的篇幅去闡述自己的案名,本質上還是在拆解視頻碎片化時代,如何讓自己的廣告被大眾關注,如何用創意和故事表達自己。
六個視頻在地產行業能創造300萬次觀看已經非常之高,也不過覆蓋了北京1/10的人群,如果僅有一條視頻,覆蓋量就更少。
所以,歸根結底,后營銷時代的流量,從來不屬于那些照搬和復制者,而是屬于那些愿意為創意花成本和時間的人。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