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農場”來了,年輕人會買賬嗎?
文:Toby Lu
不久前,話題#微信農場#,竟然同一時間沖上了微博熱搜、知乎熱搜榜的第一位。
截至4月14日,微信農場在微博上的話題閱讀量已經達到7.5億,引起了網友9.1萬次討論,順便帶出了“微博農場為什么這么火”、“微信農場場景”、“養海綿寶寶”等熱門話題。
Morketing在微信狀態欄發現,已經有很多微信好友開始“嘗鮮”了,在原本的微信背景頁上,有不少人開始添加了各種小動物,有鵝、小狗、小豬、白鴿,甚至還有海綿寶寶,有些微信好友更加“腦洞大開”,將這些小動物與原本的微信背景進行結合,營造出真實感的農場畫面。
有些人玩的不亦樂乎,在微信群、朋友圈呼朋喚友來PK創意,也有人對“微信農場”并不滿意,開始在微博等社交媒體上進行吐槽,“這么低的像素,動作還一卡一卡的,實在不像微信做出來的東西!”。
面對用戶的疑問,微信官方賬號微信派,以一篇《“微信農場”開業啦!》的推文正式宣告這則消息,但不知是何原因,這篇文章隨后被刪除了。
自從微信成為國民社交平臺之后,任何一個“小動作”都會引起市場的關注,這個超10億活躍用戶的超級平臺,在小心翼翼滿足絕大部分用戶需求的同時,也要照顧到小部分用戶的個性化需求。而自從微信升級到8.0版本之后,市面上就很多爭議,討論微信逐漸淪為新版QQ。
那么,這次微信農場能抓住00后年輕人的心嗎?微信農場的真實意圖究竟是什么?
01
從開心農場、QQ農場到微信農場
提到“農場”,并非微信首創,甚至可以說微信是在模仿開心農場、QQ農場。
要說“農場”這件事,想來80后、90后們幾乎都有過“偷菜”的經歷,更甚者一早就定好鬧鐘,去好友的“農場”進行一番倒騰,收獲好友種下的果實。
2008年,開心網推出了一款PC網頁游戲《開心農場》,后來成為現象級的游戲,并用不到一年的時間收獲了2300萬活躍用戶,一舉成為開心網的王牌產品。如果說開心網是發明了互聯網“農場模式”的第一家平臺,那QQ就是將“農場模式”這件事發揚光大的平臺。
2009年QQ農場上線,QQ農場是內置在QQ空間里面的一個功能,基于QQ的好友關系鏈,用戶可以通過QQ農場進行種菜、施肥、除草、收獲果實,可以進行一系列養成系的操作。
當時QQ已經是社交通訊領域的“一哥”了,而QQ農場、QQ牧場、停車位等小游戲的推出,其實客觀層面是增加了當時的用戶活躍度,特別是基于QQ關系鏈的社交,這一系列小游戲也成為當年年輕人的重要記憶。
“微信農場”,乍一聽名字,我們都以為曾經的開心農場、QQ農場,在微信平臺回歸了,其實并不是那么一回事,微信農場更多的是像一個“小擺件”一樣,裝飾你的朋友圈,并且入口隱藏的極深,甚至很多人壓根找不到。
Morketing數了一下需要6步才能完成設置。第一步:在微信我的主頁上找到“狀態”;第二步:在狀態欄中任意選擇一個狀態;第三步:點擊狀態中的表情符號;第四步:再選擇“放大鏡”的符號;第五步:搜索“農場”;第六步:會出現很多動態表情,以小動物為主,任何選擇一個添加即可。
可以全程準確無誤的走完以上六步,你算是朋友圈中最先體驗“微信農場”的人了。但回看微信農場沖上熱搜榜這件事,雖然這說明大家對它的關注度很高,可我們看到更多的卻是大家對其“不滿意”的吐槽。
02
微信農場能打動年輕人嗎?
畢竟沒有“種菜”、“偷菜”環節,沒有養成系體驗,這還算是“農場”嗎?Morketng詢問過幾位設置了微信農場的好友,他們紛紛表示,微信農場的設置過于復雜,并且畫面表現非常粗糙,去設置農場也完全是屬于“嘗鮮”層面,可能過一段時間就會取消這樣的設置。
這或許可以理解為,微信在討好年輕人上的一次失敗嘗試?
自2011年,微信橫空出世,憑借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快速成長為中文通訊社交軟件第一,根據騰訊最新的數據顯示,騰訊微信月活躍用戶數提升至12.63億。
在微信十周年公開課上,張小龍分享了一組數據:過去十年,每天有10.9億用戶打開微信,3.3億用戶進行了視頻通話;有7.8億用戶進入朋友圈,1.2億用戶發表朋友圈,其中照片6.7億張,短視頻1億條;有3.6億用戶讀公眾號文章,4億用戶使用小程序。
這些數據足以說明,微信在過去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甚至直接影響后來騰訊的整個公司定位,轉型向產業互聯網發展,做行業的“連接器”,微信是極其關鍵的一環。
十一年之后,微信還能向什么方向尋求新增長?張小龍給出的答案是年輕群體,從微信的發展歷程來看,已經出現兩個關鍵性的變化,1、用戶群體結構更加年輕化 ;2、微信搭建了全民移動端的下層基礎。
想要抓住Z世代年輕人的微信,微信在此后的版本更新中,上線了眾多籠絡年輕人的小功能。
比如2020年6月17日,微信上線了“拍一拍”功能,支持用戶在群聊和個人對話中提醒對方;2021年1月21日,iOS 版微信更新了8.0版本,帶來了新形態表情、浮窗、狀態,在聊天對話中屬于對應的表情,會引起“大爆炸”,以及微信還可以設置狀態,比如你的心情想法、工作學習、活動、休息等。
這些功能的更新讓微信逐漸“Q化”,在QQ上被驗證后的功能直接照搬到微信上,不管是大爆炸、狀態,還是現在的微信農場,我們都能看到QQ的影子,只是有的會受到微信用戶的歡迎,有的則是很少人在用。
在微博留言中,有人喊出微信應該要直面年輕人的真實訴求,而不是一味走QQ已經走過的路,他們認為以下這些新功能應該是微信需要急需解決的。
比如:1、可以傳輸大文件;2、發朋友圈照片像素不降低;3、朋友圈可以發GIF動圖;4、語音可以有進度條功能;5、用戶1V1私聊的時候可以發超過9張圖的限制;6、朋友圈共同好友點贊可以不提示;7、減小微信的整體軟件內存大小。
正如張小龍說的,“在微信上,有5億人在吐槽微信不好用,每天有1億人在教我怎么做產品”,他將做微信的原動力概括為兩點:其一,微信作為一種工具,做成一個與時俱進的工具性產品;其二,要讓創造者體現價值。
03
總結
現在來看,此后微信的數次變動,都是遵循張小龍的方向,盡管微信在用戶數量上占據絕對優勢,但是不斷冒出的新產品,無一例外都是打著年輕人的興趣為方向。
總之,微信必須要采取“社交化”、“年輕化”的方式,才能籠絡住現在的年輕人,只是這次嘗試的“微信農場”,在年輕人群體中似乎并沒有那么討喜。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