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微博抽獎,為什么支付寶錦鯉能抽出4億互動量?
雖然已經返工了好幾天,但燒腦君仍能從各個地方不斷收聽大“中國錦鯉”的相關信息,支付寶國慶的活動,真的讓燒腦君目瞪口呆。
印象中,第一次看到這種“天選之子”玩法,還是海爾在去年5月20日,送上了一百多個藍V的表白和禮品。沒想到到今年,這種玩法已經被成規模復制,京東、支付寶都引發了巨大的聲量。
今天,燒腦君謹以本次“中國錦鯉”活動為例,解析活動中幾個亮點。
各位新媒體小編,是時候學習一下了。
關鍵詞1:平臺能量
燒腦君想首先破解一個誤區:可能很多人會想,如果自己也能調動這么多品牌和獎品,即使不是支付寶,也一樣能引發強勢轉發。
首先,預算并非萬能。有最新iPhone作獎品的騰訊文檔,活動時間過去三分之一也才有700轉。當然活動本身時間過長也需要考慮,在活動截止當天,還會有一波轉發。
其次,能調動如此多的資源,本身一種很厲害的能力。自海爾官微組成藍微聯盟以來,我們看到了品牌聯合的強大影響力。有沒有聯盟,參不參加,能否成為聯盟的領頭者和活動的發起者,如何成為與眾不同的“小弟”之一,這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第三,我們必須承認平臺的強大潛力。中國錦鯉的活動微博發布僅僅6小時后就突破了100萬,這離不開支付寶的品牌影響力,也離不開微博社交力的巨大潛能。
新媒體玩了許多年,在企業Social運營逐漸成為一種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日常操作時,我們必須承認,好的平臺和有趣的玩法結合,四兩撥千斤就能引發巨浪。
關鍵詞2:超出想象
9月造物節剛剛結束,雙十一狂歡蓄勢待發,阿里的“造節”活動和國慶節結合,就有了本次中國錦鯉的活動。
從活動時機上來說,國慶期間,本就是出境游的高峰。獎品設置上大多也與出境游相關。在十一做活動,突出出境游用支付寶可能獲得免單的的信息,自然效果加倍。
從文案選擇上來說,支付寶品牌背書,當它帶著”集全球獨寵于一身”的字樣,聯合眾多品牌和看不到盡頭的禮物清單出現時,當然能戳動了國慶前夕躁動不安的心。
從傳播鏈路上來看,10分鐘內,數十個品牌登上評論熱搜,其中“空手前來”的加拿大獲得最多吐槽,一個小時內,百來個品牌賬號完成了轉發跟進。鋪天蓋地的“中國錦鯉”字樣儼然成為最新的社交貨幣。多個賬號精密貼合,在微博上投下一枚“核彈”。
關鍵詞3:話題性
支付寶和其他參與的賬號粉絲驚人,在短時間內產生刷屏效果后,粉絲的二次轉發,持續將話題超熱。9月30日,“中國錦鯉”一詞的熱度達到峰值,單日聲量達60余萬。
國慶期間,中國錦鯉的聲量降低,而此時,多個KOL紛紛爭當分母,維持活動熱度。因為禮物清超長長長長長,燒腦君也不能這是否是支付寶傳播活動中的一環。
比如回憶專用小馬甲就發布了“300萬分之一的概率有多低”的系列圖片。
多個話題持續炒熱“中國錦鯉”活動。
關鍵詞4:吸吸歐氣
假日最后一天,面對鋪面而來的工作/學習壓力,支付寶的開獎直接造就了一次狂歡。
10月7日10:14,支付寶正式開獎,網友信小呆成為了幸運錦鯉,10:30分,自中獎后,信小呆發布了首條微博:“我下半生是不是不用工作了???
簡潔、精煉,一句話就是一個梗,讓大家可以不假思索轉發。支付寶和廣大網友當然迅速跟進,用“我下半生還要工作”自嘲。
隨后信小呆的愛豆也轉發了獲獎微博,為錦鯉的履歷再添一筆。
幸運N連讓廣大吃瓜路迅速找到情緒的出口——轉發微博,拜拜錦鯉,沾沾歐氣。
從看錦鯉到拜錦鯉到轉發錦鯉,一套操作與微博的生態是密切相符的,人們迅速加入了這場拜錦鯉的浪潮中。短短一天,信小呆相關微博話題的閱讀量超過2.5億,熱搜榜前10名中占據了3席,10萬+的文章里,都有了她的姓名。
為了讓禮物直觀可見,將獎品清單做成一個長達數米的長條幅, 讓信小呆走了一次紅毯。短短數天,從一個普通吃瓜路,成為集全球獨寵于一身的歐皇,電影般的橋段就在我們眼前發生。
而當晚,“講講你的錦鯉附體經歷”自然成了討論的主題,并獲得接近1億的閱讀量。完美地完成了本次活動的收官。
關鍵詞5:后續
10月9日,“信小呆真身”登上熱搜,信小呆在采訪中表示,會將部分獎品抽獎分給大家,每晚評論區不見不散。
和京東618天選之子的義賣類似,幸運的人愿意將好運分給其他人。不同的是,本次禮物還有很大一部分屬于服務類禮品,結合她暴漲的粉絲,也許我們能看到一個與各大藍V頻頻互動的旅游博主的誕生?
吃瓜路看熱鬧的同時,各大新媒體小編已經加班加點動起來了,相信一段時間內,我們都不會無聊了。
在線上流量越來越貴的當下,一個能引發全民熱議的活動,一定經過了多次設計和演練。限于篇幅問題,燒腦君不能面面俱到。同樣作為“非幸運路人”的你,又在“中國錦鯉”活動里看到了哪些亮點呢?歡迎在留言區和燒腦君討論。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作者公眾號:燒腦廣告(ID:shukewenzhai)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