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風靡亞洲的SML怪物,靠什么吸引地球人?
潮玩、有趣、時尚、極具設計感,這些詞同時出現在一群怪物身上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看韓國的黏黏怪物研究所(Sticky Monster Lab,簡稱SML)就知道了。
現在SML公司旗下的這些怪物們已經火速在IP界躥紅了,那么,它們又是靠什么吸引挑剔的地球人呢?
2018年,是數字文化產業大爆發的一年。很多人感嘆,躲過了愛旅行的蛙兒子,卻沒躲過手機屏幕里的4個紙片戀人;那些去年還在關注王者排位的人,現在更喜歡“大吉大利,今晚吃雞”。
現代社會像是被按下了成倍加速播放的按鈕,泛娛樂文化產物成為了這個時代難得的合法興奮劑,同時也為傳統市場營銷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emmmmmm...但今天要分享的SML公司早在2007年就開始玩這個套路了。
「面無表情」也是一種表情啊
Sticky Monster Lab(簡稱SML)是一支韓國的創意勢力,BOO、Choi Lim和Kang在2007年的時候創辦了這間工作室。
隨著團隊的逐步擴大和技術上的升級,他們創造出了藝術玩具界的神話——SML,即黏黏(Sticky)、怪物(Monster)、研究所(Lab),據說這些詞是他們各自挑選了喜歡的詞組成的,而SML后來也成為了品牌與玩偶形象的名稱。
早期的形象與作品,主要圍繞動畫角色設計
現在的形象與作品,造型動作相對更豐富
不管是早期還是現在,面無表情的它們并非冷漠無情。
SML通過插畫、動畫、平面設計、產品設計在韓國掀起熱潮,再與SAMSUNG、NIKE、REEBOK、NISSAN、PLAYBOY、FUJI、ASUS等世界知名品牌聯名,讓創意更快速地向世界延伸,也將好玩進行到底。
工作室一角,誰的小眼睛在盯著看
「IP」帶動品牌發展的生命力
吳聲先生在《超級IP:互聯網新物種方法論》中提到,超級IP的定義就是有內容力和自流量的魅力人格。這一點,其實對每一個想要打造IP的企業都通用。那么,打造IP時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以SML為例,可以有以下這些參考。
①用“新鮮的腦洞”打動用戶
馬男波杰克喪著喪著,就播到第五季了;生活大爆炸看著看著,就這樣完結了;這些劇總有完結的一天,但它們留下的經典臺詞與角色卻深深地烙印在了用戶心里。在這樣一個以內容為王的時代,能夠產生持續不斷的吸引力的內容無疑成了大贏家,而讓內容主動發酵并引起關注,比做好優質的內容還要難上一個臺階。
《The Father》制作細節和周邊
看過SML的動畫短片《The Father》,你一定會被里面的寫實內容刺痛到。他們用漫畫式的筆觸,將父與子的一生展示在一個平面里,跟著歡快的音樂節奏,真實的故事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重現。
SML的創作領域其實非常廣泛,也從不給自己設限。習慣用可愛的形象,揭開現實世界里的殘酷真相,讓你產生“腦洞好大”、“確實如此”的共鳴時,也不會太過悲傷,甚至還會忍不住分享給身邊的人。
好的內容更需要好的包裝,不管是創造大眾眼中理想的生活狀態還是揭露現實的殘酷,可以選擇搞笑溫情,也可以執著于喪,但是一定不能“失真”。只有立足于生活又不缺創意的內容,才會更容易被用戶看到,更容易找準用戶內心最柔軟的一角。
SML創作的扎心四格漫畫
②兼具創作力和衍生能力
2007年,SML在RESFEST電影節初次發布動畫短片《The Runners》,吸引了大眾的視線之后,便開始陸陸續續地出作品。2008 年,發表動畫短片《The Monsters》后,可愛又潮的怪物們就侵占了動漫、雕塑和產品設計等各個領域中。
雖然動畫制作的周期不比插畫漫畫,更何況SML主打的還是三維動畫,但他們卻找到了讓用戶持續保留新鮮感的秘訣。
內容創作是有互動機制的。與THE FREAKS 樂團合作的經典MV大作《The Loner》,講述了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感,但深愛主人的寵物卻始終不離不棄的故事。
SML團隊運用了近似于游戲的 45 度角呈現畫面,讓觀眾能以上帝的視角清晰地洞察這一切,即使全篇沒有一句臺詞,也用留白的戲劇張力,給了用戶思考解釋的空間。由于角色非常符合設計初衷,這部動畫讓SML在國際間,名聲大噪。
其實也沒那么悲慘啦,怪物至少還有狗子,而你呢,看看你寄幾啊
可塑性非常強的IP其實早就被一些品牌主盯上了。SML與NIKE合作的短片《The Runners》里,不僅還原了披頭士《Abbey Road》中的經典畫面,吸引了一波好評與情懷黨。更重要的是,他們還將短片中出現的黏黏怪物做成了一系列玩偶周邊,這波操作,又是圈粉無數。
SML與NIKE合作的周邊系列
好看的玩具千千萬,但有趣又有靈魂的萬中無一。SML在2011年2月28日第一次對外公開販售 The Monsters和KIBON系列玩具,據說有些現在都已經買不到了(抱頭痛哭)。
The Monsters 系列玩具
③利用缺點呈現優點
差異化的人格處理,就像是提到美漫最容易想到漫威旗下的雷神、鋼鐵俠、蜘蛛俠;中國科幻小說的里程碑似的存在會想到《三體》;說到要去哪里找有趣好玩的創意,你會神不知鬼不覺地打開“森雨創意”微信公眾號(哈哈哈哈哈哈)。
SML設計的形象,線條簡單、色彩明快、辨識度又比較高,從視覺傳達上就占領了用戶的全部新鮮感。另外,相對于喜歡把角色呈現的更完美而言,SML的設計師們卻選擇另辟蹊徑———從缺點什么出發,例如少胳膊、少軀體、特別容易小寂寞等。
SML系列表情包
但即使這樣,也沒能阻擋這群小怪物用更富生命力的肢體語言去表達情緒。每一個角色慢慢地就有了自己特殊的“脾氣”,樂天派、敏感者、孤獨患者、粗狂卻細膩......SML在同類競品中,識別度極其高,也容易讓用戶記住。這樣的差異化處理,會在將來快速發展的IP時代為自己贏得競爭力。
④值得被用戶在社交時分享或提及
好的IP其實也是有社交功能的。假笑男孩的爆紅,借助了斗圖分享;網紅打卡店,也通過社交平臺吸引了精準的粉絲。
而我們的黏黏怪呢?在線上有用戶樂于傳播討論的動畫大片,在線下有各種潮玩展與文創周邊,可愛又酷,無一不吸引著用戶去探索。
各種系列的周邊,他們都想到做到了
「創造」無限可親近的根基
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在隨筆集《有如走路的速度》中寫道:“我不喜歡主人公克服弱點、守護家人并拯救世界這樣的情節,更想描述沒有英雄、只有平凡人生活的有點骯臟的世界忽然變美好的瞬間。想做到這一點,需要的大概不是咬緊牙關的勇氣,而是不自覺地向他人求助的弱點。缺陷并非只是缺點,還包含著可能性。”
這一點,SML的創始人們也想到了。
①不完美設計美學
人無完人,怪物也是。它們來自生活,將人們性格中的不完美具象化,外表看起來很怪物,內心卻很溫柔。用可愛的方式表達世界殘酷的一面。
SML認為,黏黏怪物其實是當代人精神狀態的縮影,人們性格中的不完美因子產生了這些千奇百怪的形態,即“相由心生”。但另一方面,外表的缺陷會增添故事性,這些角色的造型越簡單,越是能顯現出那些復雜的難以言喻的情緒。
好累,不想上班
把自己包裹起來就不會被輕易傷害
不斷拉近與用戶的關系,讓品牌更潮更好玩的同時,也一直陪伴在生活的每個角落。
站在那里別動,我要帶你們回家~
②黑色冷幽默的萌系表達手法映射出生活百態
初看他們的動畫,內容上會覺得略喪,但音樂以及畫面卻活潑帶感,甚至有些出人意料的設定,但這樣的反差,卻吸引到一些也有同樣腦洞的用戶。
娛樂有方法論,但沒有固定的標準。讓用戶永遠猜不到下一步的走向,是他們當下既得的滿足感。臺燈、手機殼......只要他們能想到的,都會把這些“怪物化”,然后出現在我們身邊,好看但更好玩似乎是他們的目標。
③沒有什么喪是一個展解決不了的
SML也想要牢牢抓住與自己精神和觀點契合的年輕用戶群體。在線上他們通過場景化和內容化來展現,而涉及線下展則是通過差異化的場景來凸顯這群怪物的與眾不同。在尋找生活與藝術的中間表達點的過程中,既傳遞高端有趣的品牌質感,又符合當下年輕人喜歡拍照打卡網紅店的心理。
在韓國首爾的第一場正式的SML展覽上,他們幾乎把動畫里的形象都實體化了。沉浸式體驗空間,儀式感的營造,吸引了一眾追逐潮流的年輕人。
My Friend, My Hero / Art-Toy Collectio
魔都上海SML線下展
而用IP場景創造的消費力無疑是一種巧妙喚醒買買買的方式。一邊喊著要剁手、一邊卻又嗨到停不下來,就是我們了。
④多元化營銷贏得流量與知名度
兼具動畫與公仔制作的能力的SML,在越來越受歡迎后,自然而然就成了大家心中非常贊的合作對象。
SML 和 Cafri 韓國本土啤酒品牌合作款包裝
SML 和 GALAXY ALPHA 三星品牌合作系列周邊
SML 和 ANTENNA SHOP 韓國知名飾品品牌合作的文具系列衍生公仔
SML 和 PLAY BOY 合作的手辦
除了推出周邊產品,像是小怪物潮流公仔、燈具之外,SML還制作動畫、廣告,在與許多品牌的跨界合作中拓展創意思維。而在平臺聯合和借勢營銷中,他們也獲得了更多流量與認可。
隨后,也更大規模的將自己的角色商品化。2012年圣誕夜,SML成立了自己的線上商店,爆火程度不亞于早期的動畫。
有了自己的品牌與知名度,還玩起了和另一個IP的合作。SML很少將其他動畫的人物放到他們的Figure上,這次SML和探險活寶(Adventure Time)合作出了5款公仔!并且在首爾的FIFTY FIFTY展示空間有POP-UP STORE!
相信在未來SML會為動畫IP帶來更多新可能,實現IP商業價值與文化價值的良性循環,引爆更多優質內容。
那么現在回到開頭的問題SML是靠什么吸引地球人呢(可在評論區留言)是顏值?還是運氣?
嗯,我選有趣的靈魂,絕無僅有。
森雨創意以后會不定期分享國內外有趣的創意案例,也許不是最好的,但希望能成為最走心的。當然,與創意人在分享中get更多干貨,是我們始終不變的初衷。
The end.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