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PK益達,TVC神反轉如何避免“翻船”?
拜天才小熊貓、顧爺、咪蒙、六神磊磊所賜,自媒體軟文的反轉功力已經從登堂入室到爐火純青,很多時候,我們猜中了開頭猜不到結尾,導致很多大號粉絲把猜廣告作為閱讀的第一目標。
但是,TVC就沒有那么幸運了,大部分玩反轉的都被翻了友誼的小船。就連廣告達人益達,昨天出街的系列反轉也顯現了“尷尬癌”晚期癥狀。對比月初宜家的《臺燈2》,內內發現,左轉成神,右轉被罵?TVC反轉很容易落入“隨緣尬”的坑。
一、為什么TVC也熱衷反轉?
因為在視頻領域,有個說法,叫9秒定乾坤,如果一個視頻,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如果在9秒之內引不起別人的興趣,基本就被關閉了。
而9秒,微信將產生18萬消息和文章,YouTube則更新6000個視頻,品牌商不僅要跟其他品牌商競爭,還要搶奪觀眾9秒的注意力。
因此,對于一個10秒或者15秒的標板廣TVC來說,利用反轉來刺激消費者記憶可能比較討巧。比如之前宜家的《臺燈》:
2002年《臺燈》:鏡頭聚焦在被扔在街邊的臺燈身上,讓觀者產生同情和憐憫,但廣告在結尾反轉——臺燈舊了就該換新的,沒有什么好心疼的。
2018《臺燈2》:這是跨越16年后對第一個結局的反轉,同一站臺燈被人撿走換了新燈泡繼續用——臺燈換新,比較環保。
正如《臺燈》一樣,在情節反轉之前,消費者在長鋪墊中會按照自己慣有的思維邏輯為故事安排結局,反轉出現的那一刻,其實消費者被灌輸了一個新的認知,會感到不可思議甚至驚喜。
在廣告腦洞大于消費者腦洞 時,不論消費者得到了知識、套路還是驚喜,這種“得到”的情緒會讓他們非常滿意,如果廣告的拍攝節奏又恰好挺舒服,那么這支廣告就會非常討喜。
二、強行反轉容易掉坑
越討喜,越趨之若鶩。
廣告導演John Matejczyk 說,“很多品牌都愛做反轉廣告,但很容易變得廉價。”另外,因為故事和邏輯設計的功力問題,很多時候會產生強行反轉的狀況。比如:
今年宜家618廣告《狗狗與床墊》:老人牽著狗昏倒的瞬間,狗掙脫鏈子朝著一輛救護車狂奔而上……觀眾一汪感動的老淚還尷尬地懸在眼眶,狗狗上了車內的大床,舒服的躺了下來。——本來走心強行反轉,消費者表示不買單。
益達的反轉更尬:古墓探險、黑幫火拼、背包被地鐵門夾住,這種劍拔弩張的緊張時刻,怎么反轉?——吃一顆益達,強行反轉。
強行反轉會讓受眾覺得智商受到了嚴重的傷害,輕則遭到鄙視,重則會引起討伐,進而釀成品牌危機。所以把握反轉的度,至關重要。
三、反轉如何避免翻船?
1、傳達一個消費主張,讓主張與鋪墊的假象形成兩極對立
面對信息爆炸,一個反轉帶一個賣點足以,單線簡單操作,品牌方好操作,消費方不費腦。
宜家的臺燈系列廣告就很值得學習,前期鋪墊出迷惑消費者的假象,后期則向消費者提供一個獨特且強有力的消費主張——第一次提倡更換產品;第二次提倡零件換新。
這種反轉恰恰好敲了一下消費者的腦袋,讓他們對品牌印象深刻,又不會下死手,把消費者敲暈過去。
2、控好情節和品牌露出的比例
在宜家臺燈系列廣告中,點睛的反轉之筆在演員的結束語。節奏快且營銷目的性極強,在情節鋪墊后直接上“廣告目的”,一下子把發散的思維抓起來,讓消費者莞爾。
優秀的反轉廣告,一般快到結尾時才會讓消費者察覺營銷目的,品牌露出占比極小。
3、把握好情節鋪墊的節奏,讓情緒跟著過山車
日本反轉廣告貓糧:通篇都是少女和老人的互動,兩人之間過分親昵引起消費者懷疑,迫切地想要知道后續,最后消費者恍然大悟:老人原來是貓的擬態。
眼看要走腎了立馬突變成走心,在開始想歪兩人的關系到最后感動落淚的情緒變化中,偉嘉傳達貓咪長壽的主張就得到了消費者的認知。
韓國公益反轉廣告《當我成為母親之后》:身為母親的女人輾轉在各個場景中尋找走失的女兒,簡直操碎了心。鋪墊好女孩不懂事的情緒后,劇情開始反轉,原來女兒是得了阿茲海默癥的媽媽化身,因為得病才會像小孩一樣。
這個情緒氛圍營造得非常真實,到底誰是母親的變化中,消費者情緒也在變化,最后“關愛阿茲海默患者”的主張就會刻入消費者腦海。
所以在反轉劇情中,消費者情緒變化一定要有數,并且要掌握好情緒變化的節奏。益達的系列反轉廣告就屬于反面教材,還沒醞釀出情緒呢,就被一顆口香糖給三振出了廣告氛圍。
4、善用反轉的逆向思維
“套路走多了,消費者的腦洞也在跟著變大。”
一般的創意很難再打動消費者,其實像《臺燈2》得來的褒獎一部分還是源于它對第一部的創意、節奏、場景和演員的神還原,刷了一部分消費者的情懷分。
所以,在反轉中反轉,也是個好選擇,比如下面這個日本神反轉廣告就非常有意思:
桌游《人生游戲》的廣告《奇跡不會發生》:女主在趕往面試的公交車上幫了一個黑皮鞋紅襪子的老人,在面試的公司碰見老人,劇情在“老人是社長,不是社長”的反轉中策馬奔騰了,最后揭露答案,并引出“奇跡不會發生”的主張。
當然,因為受眾本身的成分、身份和背景各不相同,因此,對于邏輯和反轉的接受度并不一樣,所以,在反轉的操作過程中,并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方法和技巧,所謂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翻了船也不用氣餒,再接著翻回來就是。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作者公眾號:一品內容官(ID:content-officer)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