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家藍瓶咖啡開業!靠講故事風靡全球
作者:日站君,首發:日本設計小站
原標題:設計丨上海首家藍瓶咖啡開業!它靠講故事風靡全球,人稱咖啡界的“蘋果公司”!
跟我讀:布魯波托擼 摳菲
——日站君
來了來了!之前日站君念叨了好久的藍瓶咖啡,終于在上海登陸了中國大陸首店!
大家都知道,藍瓶咖啡這么一個純粹的美國品牌,居然一度橫掃了咖啡領域搏殺特別激烈的日本,成為首屈一指的日本網紅領頭羊,導致一時之間大街小巷都在傳唱著一個名字:布魯波托擼摳菲。
委實有點東西。
作為“咖啡界里的蘋果”,一向奉行著簡潔設計主義的藍瓶咖啡,對選址自然也是必須符合其特色美學。這次上海門店位于靜安區長安路908號,店名“上海裕通店”,選擇了附近一所紅磚老廠房進行改修設計。
Blue Bottle Coffee藍瓶咖啡
攝影師:_Rebec卡卡卡
建筑始建于1926年,原本作為裕通路面粉廠的員工宿舍,在細節上有著符合年代的精致設計感,同時內部空間也非常開闊。
攝影師:Zimo
極具歷史文化美學特色的卷心石被完全保留,并成為了整個門店的亮點設計之一,起到了充分的點綴作用。不僅如此,類似“元寶縫”等磚墻磚花細節,也被完整的保存了下來。
秉承著藍瓶咖啡簡潔設計的語言,內部空間通體以利落的現代工業線條與舊式的廠房結合,形成了一種新舊時代交織的美感。
攝影師:田方方
溫暖色系的藤編座椅與黑色的石質桌子形成了撞色的對比,我們可以看到,整個主題店面都圍繞著“對比”的設計理念在做文章。
攝影師:田方方
這是上海的第一家門店,但是日站君相信在不遠的未來,藍瓶咖啡還會為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喜。它是一個“會講故事”的咖啡品牌,它在中國大陸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一、藍瓶的故事:具有新奇的想象力
當你打開小藍瓶首頁的“Our Story”頁面,就能發現它的品牌故事,也極具創造思維!
1、事情要從遙遠的歐洲和土耳其說起
在遙遠的歐洲,1683年,發生了一個大事件,史稱“維也納之戰”!當時土耳其軍隊把維也納團團圍住,情況非常危急!需要一個給波蘭軍隊送信的信使,傳遞出關鍵的信息。
一個名叫Franz George Kolshitsky的老哥兒,自小熟知阿拉伯語和土耳其語(也不知道哪里練的),自告奮勇的穿上土耳其軍隊的軍服就沖出去了。
經過重重危機!小哥找到了波蘭軍隊,軍隊的大佬們擊退了土耳其軍,開始打掃戰場。他們發現了土耳其軍隊留下來的,裝了好多豆子的袋子,不知道是干什么玩意的。
但是Kolshitsky小哥表示:喲呵!我懂啊!這不是咖啡豆嗎!于是他用給他的賞金買下了所有的咖啡豆,跑到中歐就開了一家咖啡店,叫做“Blue Bottle Coffee”。
這一段歷史傳聞,也成為了日后藍瓶咖啡的開店靈感。
2、美國首店:故事的啟發
時間一晃,來到了2000年,美國加州的奧克蘭市,一個對咖啡特別鐘愛的名叫James Freeman的音樂家,認為現在在場的咖啡都是辣雞,于是決定自己干。
對于咖啡無比狂熱的他,就宛若蘋果的喬教主一樣,用小型咖啡烘焙機烘好最新的咖啡豆,販賣給客人,久而久之奠定了口碑,并開了一家門店。
為了紀念1683年的那個小哥,他將店命名為“Blue Bottle Coffee”,300多年的藍瓶空窗期,就這么被接上了。
二、咖啡精品故事:藍瓶咖啡的堅持
而實際上,這樣一個年輕的咖啡品牌能夠在隨后的幾年中成功俘獲大批粉絲的內心,除了講故事之外,還有對于咖啡執念的“研究與演繹”。
1、做小眾咖啡,講精品故事
不論是咖啡豆的操作,亦或是沖調方式,小藍瓶咖啡都在各個領域,有著自己的“與眾不同”。
比如“只賣48小時內新鮮烘焙的咖啡豆,因為這樣顧客才能品嘗到最優風味。”在小眾咖啡愛好者中,就激起了相當強的認同。
現場咖啡師精湛的“演出”,從頭到尾都給了咖啡狂熱粉視覺上的滿足。雖然等待時間大概要一個半小時。
以及從選址到店內設計,從咖啡器具到店內家具的執著,凸顯出一種“小眾、精品、精致”的設計感。
這些操作很難不吸引到有同樣“對生活美學有所執念”的人群的認同:一件事如果能夠吸引到一群人的注意,那么它一定會收獲到具備同樣價值觀的粉絲——是不是真的特別像蘋果了?
2、設計注重簡潔,功能注重易用與入門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小藍瓶咖啡被叫做“咖啡界中的蘋果”,還有另一層原因。
我們都知道,蘋果的設計原則是“簡潔,并且易用”。在這一點上,其實小藍瓶咖啡,也確確實實做的不錯。
除去每家店都貫徹著簡潔設計的原則之外,對于店內販賣的咖啡器具的選擇,小藍瓶咖啡也降低了咖啡沖泡的門檻,讓大眾都能參與到其中。
使用藍瓶咖啡店的器具周邊,不需要特別了解什么“一刀流”和順時針/逆時針注水,也不需要特別刻意的控制出水量。只要拿著手沖壺往下持續注水,控制好萃取時間,就能有“好喝的成果”,這是藍瓶咖啡提供給咖啡入門者的“簡單享受”。
這無疑讓咖啡變得更加“簡單好操作”,即便是咖啡初學者和懶人也能享受到手沖咖啡的樂趣。
還有和Hario聯名出的冷萃咖啡壺,也是突出“造型簡單,功能簡易”的設計。你只需要把咖啡粉丟進中間的槽里,沖上冷水,放到冰箱8小時,第二天就有冷萃咖啡喝了。日站君家里就有一個,確實很好用又很方便。
這種簡潔而不失逼格,同時具備低門檻的設計,可說是貫穿了小藍瓶咖啡最初的品牌核心。更成功的擊中了日式極簡主義者的心,在日本成為眾人的“心頭好”,就完全是理所當然的事了。
三、咖啡界中的營銷者:更簡單純粹
這兩年,小藍瓶咖啡也正在變得越來越大眾,它的經營思路正在逐漸變化,從“提供優質的咖啡”,正在逐漸變成“讓人能快速體驗咖啡的樂趣”。
所以它也會推出自己的速溶咖啡包,以前那個“只賣豆,不賣粉”的牌子,已經漸漸與人遠去。
還在日本神田萬世橋開出了第一家專門外帶的“take out”店。
甚至還在澀谷街頭推出了鋁罐裝的咖啡自動販賣機。
各種各樣的周邊和聯名就更不用說了。
它正在順應時代的改變,讓咖啡走出小眾,成為大眾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環。
四、它是咖啡界中的蘋果,還有更多故事
在小藍瓶咖啡中,我們能看到它有著一切網紅品牌的基因:它講故事,講好故事,聚集特定人群,再吸引更多的大眾。它的思路,也真的很像蘋果:從喬布斯式的細節打磨到庫克式的全球營銷。
在未來,它是否能在成為紅海的中國咖啡市場里,為我們帶來更多更好的設計與故事,值得期待。
但是首先,還是讓我們放下這些思考,先抽個時間,去上海享受一杯藍瓶咖啡,所帶來的簡單快樂吧。
圖片素材:
小藍瓶咖啡官網
公眾號:Blue Bottle Coffee藍瓶咖啡攝影師田方方小紅書:攝影師Zimo小紅書:_Rebec卡卡卡Learn and Run
流通ニュース
haconiwa
ブルボトルコーヒー神戸店
作者公眾號:日本設計小站(ID:japandesign)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9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