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改變宜家的男人,要離開宜家了!
作者:馮凱欣,來源:玩物志
秋天,是一個離別的季節。
前幾天,你才下定決心和舊 iPhone 告別。
過幾天,宜家的一個時代又將要落下帷幕。
因為,Marcus Engman 要離開宜家了。
01 他是誰?
不像大多設計總監如同品牌的「金漆招牌」般存在,宜家 IKEA 的設計總監 Marcus Engman 低調得多。
盡管,他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宜家。
這位 10 月前還任職的宜家設計總監,算起來,已經和自己的東家結緣超過 40 年。
早在上世紀 80 年中,Marcus 就加了宜家。
從學徒開始,把室內設計經歷、全球戰略經歷、瑞典宜家零售銷售經理……都做了一遍。
技能點滿滿,放到今天,有可能是一個新媒體運營。
或許厲害的人都有相似的經歷。正如當年喬布斯離開蘋果后又重返公司帶領品牌走向輝煌,Marcus 在 2000 年時也曾一度離開宜家。
到 2012 年后才回歸,出任宜家的設計總監。
直至今天。
02 他改變了宜家
說了這么多,Marcus Engman 到底做了什么,令他之于宜家如此重要呢?
簡單來說:他讓宜家變潮了。
回想一下,以前我們說起宜家時,都會想到什么形容詞?
性價比、多樣化、平板式包裝。
現在呢?
聯名、跨界、愛搞事。
而這一切的幕后功臣,正是 Marcus Engman。
當 Marcus 站在設計總監這個位置時,他就說到過:希望能讓宜家「更加好奇,更加開放」。
用 Marcus 的話來說,今天的家具概念已經變得很模糊。
拿「床」為例,它不再只是一個單純的睡眠工具,也可以是一個辦公場所、一個觀影廳、甚至是吃飯的地方。
于是,宜家也不再去死磕家具的低價和性能。
相反,越來越多的聯名跨界合作,越來越多在不同領域上的曝光,成為宜家近幾年的著力點。
跑到米蘭設計周舉辦「宜家節」活動、隔三差五和大牌設計師們勾肩搭背、甚至是創造一個未來實驗室……
時時刷新你的印象。
03 三天一聯名,五天一跨界
光說的話可能有點虛,那接下來讓我們回顧一波 Marcus Engman 主導之下宜家的大動作,看看這個改變了宜家的男人具體都做了點什么。
系列1:IEKA x HAY —— YPPERLIG
稍微了解一點家具市場的人都知道,宜家和 HAY 算得上家具屆的「可口可樂 & 百事可樂」。
一個主打性價比,一個主打設計感。
人們都喜歡拿這兩個北歐品牌出來比較,Marcus 卻選擇將它們融合到一塊。
帶來 YPPERLIG 系列。
這個系列重點放在對日常用品的再設計。
既有宜家擅長的大件家具(如沙發、平板桌),也有 HAY 鐘愛的小件擺設(如燭臺),堪稱強強聯手。
系列2 :IEKA x Virgil Abloh — MARKERAD
和設計師聯手,也是宜家近年愛走的路子。
其中,最為人熟知的,當然要數和 Off-White 設計師 Virgil Abloh 聯手推出的 MARKERAD 系列。
系列的定位是「年輕人的首次置業必備品」。
因此,無論是從品類還是風格上,都可以看出明顯的網絡時代化。
用來「曬」鞋子的玻璃鞋柜
夸張的超大幅收據型布簾
印著「LOADING」圖案的布藝
就像獻給年輕人的一面旗幟。
比起單純的廉價實惠,更深得追求個性的年輕群體的熱愛。
系列3:IEKA x STAMPD —— SP?NST
如果說和 Virgil Abloh 的合作,更偏向于一種精神層面的展現。那和街頭品牌 STAMPD 的聯手,則是貨真價實的家具了。
儲物架
椅子,一應俱全
還有裝置感十分強烈的衣柜,和 LED 燈管
在街頭潮流和實用家居之間,取得了美妙的平衡。
系列4:IEKA x Ilse Crawford — Sinnerlig
除了趕潮流,Marcus 帶領下的宜家,也喜歡嘗試新的材質。
聯手倫敦設計師 Ilse Crawford 推出的 Sinnerlig 系列,就擯棄了宜家慣用的復合木板,該用軟木、纖維等天然材質。
為這個北歐品牌,添上一絲熱帶海島風。
系列5:IEKA x Tom Dixon —— DELAKTIG
Marcus 曾在一次采訪中提到過,現代人的生活空間,將不斷縮小。
為此,他找來英國工業設計師 Tom Dixon 帶來 DELAKTIG 模塊化家具,意在服務小戶型家庭。
嚴格來說,DELAKTIG 不是一個系列,而是一張沙發。
但它是沙發屆的變形金剛。
單人沙發
雙人沙發
工作臺
床
都能變出來。
而且極其容易拆分,方便了時常需要搬家的人群。
系列6:IEKA x NASA —— RUMTID
為了將「小戶型家具」做到極致,Marcus 甚至還找上了 NASA。
更小的空氣凈化器
更小的室內花園
真是搬進了太空艙,也不會嫌擠
SPACE 10 —— 未來生活實驗室
在瘋狂的聯名、刷存在感之外,近年的宜家還時不時在構思人類未來 20、30 年間的事。
建于哥本哈根的 SPACE 10 實驗室就是一個好例子。
用熱能充電的餐桌
連接智能設備,防止久坐的椅子
甚至,將蟲子做成料理
把當下和未來都給你設想好,難怪在 Marcus 擔任設計總監的期間,宜家的好評度屢屢提升。
可惜,在這個月結束,Marcus 就會離開宜家。
當然,兩者的關系并不會就此結束。
未來,Marcus 會作為一個咨詢顧問的角色,從外界參與宜家的事宜。
或許我們可以期待一下,離職后的 Marcus 會再和宜家碰撞出什么火花吧!
經授權轉載至數英,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作者公眾號:玩物志(ID:coolbuy)
「倡導新消費生活方式的玩物志,幫你找到品質生活的答案。」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