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案,打破常規
作者:kuang13,首發:文案包郵
“文案之神”尼爾·法蘭奇曾經說過,他寫文案,會先看看大部分人在干嘛,然后反其道而行之,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比如他給芝華士威士忌寫的文案:
皇家芝華士就像“品味”
如果你還要問它是什么
那你就沒擁有它。
一個賣酒的廣告,既沒有logo,也沒有酒。
大大的版面,只寫少少的字,且全部是大寫,像是川老師的推特,滿滿的傲慢。結果廣告打完,芝華士超越尊尼獲加成了第一。
他的廣告沒有酒,我卻醉的上了頭。
我們的大腦經過千萬年的進化,天生習慣忽略常規性的事物,卻對變化十分敏感,因為“不符常規”=潛在的危險/機會。
所以文案要時刻保持打破常規的欲望,當然如果有用不完的預算可以打洗腦廣告另說,人民幣玩家請隨意。
01
當潮流向左,文案向右
別人向東我向西,別人峽谷我吃雞,別人正所謂反向操作,最為致命。
正常廣告都是推銷自家產品,而有的廣告卻讓別人不要用自己的產品。比如2018年“輕松籌”進軍泰國市場的經典廣告《輪回》,結尾的文案:
我希望你一輩子都用不到輕松籌,但如果你需要,全世界都會在這里幫助你。
廣告主要是在泰國投放,沒想到卻在國內刷了屏,據說是史上最快點擊破億的廣告短片,轉發量過千萬。
還有人人貸8周年的廣告《真朋友,講實話》,當其他網貸都恨不得把錢直接塞你兜里的時候,它告訴你如果沒準備好,我不希望你來借錢。
如果一句話和常識背道而馳,卻又能自圓其說,可能就會成為一句頂流金句。
比如知乎上有個瀏覽量達2000萬的問題:有哪些令你讀過一次就不會忘的話?
最高贊回答如下:
有次進了一個新的圈子,彼此都不是很熟的時候,為了增進感情便閑聊了起來。談到興趣愛好,我不以為意地笑笑說自己興趣愛好廣泛,但大多三分鐘熱度。那時候我習慣性地覺得“三分鐘熱度”是個常用的貶義詞。
但是那一次——那是二十幾年人生中唯一一次——那個希伯來語專業的前輩沉默了一下,回了我一句:
“沒關系的。有三分鐘熱度,就有三分鐘收獲。”
無法形容當時的心情。只是如果我將來有孩子,有學生,有任何人,在猶豫是否應該嘗試并需要我的開導,我就要說這句話。(作者:溴化銀)
“三分鐘熱度”是貶義,這里卻從相反角度給出正向解讀,三分鐘也是收獲啊,給無數人帶來了鼓勵和信心。
02
當大家整齊劃一,文案標新立異
有時也不一定非得反著來,跳出原本的規定范式做一些改變,也可以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就拿香煙廣告來舉例,上世紀50年是美國煙草業的黃金年代,香煙廣告鋪天蓋地,大部分都在訴求獨特的口味和體驗,而云斯頓香煙的文案卻是這么寫的:
Winston tastes good,like a cigarette should.
云斯頓的味道,正如香煙的味道。
這句話說的,就跟說了句話似的,但就是這么一句廢話卻成了當時的流行語,只要你說云斯頓,對方順口就能說出后半句:“正如香煙的味道”,跟對暗號似的,可見“廢話文學”在哪里都有市場。
后來禁煙運動開始,香煙廣告受到了諸多限制,人們對吸煙的危害也有了更多認識,為解決這個問題,香煙品牌想法設法訴求自己是無害的,但又沒法直接說。其中比較經典是福牌香煙,玩了一個雙關語:
It's toasted(它是被祝福的/烘烤的)
告訴人們吸福牌香煙是被祝福的,意思就是祝你越吸越健康。
而日本七星香煙的文案則是:
Silent Man(安靜的人)——七星香煙
訴求吸煙時人的狀態和形象,洞察了很多人吸煙不是因為煙癮,而是追求一種靜下來的狀態和對外界呈現的形象,把氣質這一塊拿捏住了。
七星香煙也與“555”、“萬寶路”等名牌香煙一同火遍全球,最火的時候銷售量占全球香煙的50%。
03
都在說好聽的,文案就說點不中聽的
像有一些高端的商品銷售,有種營銷手法是故意激怒你,讓你報復性消費,這種方式有些上不了臺面,但至少說明只說好話未必有用,有時說點不中聽的可能會更有效,只是分寸很重要。
比如百達翡麗的:
“You never actually own a Patek Philippe. You merely look after it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沒有人真正擁有百達翡麗,只不過為下一代保管而已。(Leagas Delaney出品,作者:Tim Delaney)
前半句是充滿挑釁的,告訴你“你永遠無法擁有”,讓人略感不爽,后半句則是讓人舒適的,因為想到自己的孩子,想到這一份傳承,給人一種喜悅。
就掌燈的文案就不那么客氣了:
日光下泡澡更容易使人入睡,因此導致的嗆水可能致命。
讓全西安衛生間都亮起來,從我做起!——就掌燈(攬勝出品)
還有哈雷摩托的文案直接就是Ride hard die fast(騎得猛,走得快)。而索尼PSP2000的文案是充滿了嫌棄之感:
Dude, Get Your Own…
哥們兒,自己買一個去!——索尼PSP2000系列
這正是很多人玩掌機的熟悉場景,喜歡借別人的玩,玩著玩著就不還了,然后就會被嫌棄……
結尾
頂尖文案總是在挑戰一切能挑戰的,挑戰規范,挑戰流行,挑戰固定模式,不僅能寫,還有本事賣出去,在市場上激起聲浪;次一些文案從他們身上吸取了第二手的靈感,參考借鑒,也做出了一些好作品,慢慢就形成了一種作業范式;普通文案認為這就是文案該有的樣子,奉為圭臬,有樣學樣,如此循環往復。
而此時,頂尖文案們已經在打破下一個的路上了。
作者公眾號:文案包郵(ID:kol100)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