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二十本書的短評,飽含讀者對文字的凝視
2021年12月12日,是法國文學家,西方現代小說奠基者居斯塔夫·福樓拜的200年誕辰。心生懷念倒也不必,只是腦海中又浮現出那位活在浪漫主義中的“包法利夫人”。
借此時機,Tommy又搜刮了一下自己的書籍涉獵,為看完上篇短評盤點而期待續篇的朋友,再次奉上這二十本甄選佳作,以及這二十句驚艷到我的書籍短評。
一、愛情文學
1、《包法利夫人》
書評:她愛海只愛海的驚濤駭浪,
愛青草僅僅愛青草遍生于廢墟之間。
她希望死,又希望住到巴黎。
《包法利夫人》是法國作家福樓拜于1958年創作的長篇小說,故事講述了一位受過貴族教育的農家女的故事,她在追逐愛情的過程中屢屢受傷,最終負債過多服毒自盡。
福樓拜在講述個體故事的同時,著眼于大的時代背景,努力探尋悲劇背后的社會根源,而精選短評則從藝術角度描繪了這位在愛情里跌宕的悲慘女性。
2、《小婦人》
書評:眼因流多淚水而愈益清明,
心因飽經憂患而愈益溫厚
《小婦人》是美國女作家路易莎·梅·奧爾科特于1868年創作的長篇小說,故事以南北戰爭為背景,講述了一個普通家庭中4個姐妹的生活瑣事,偏紀傳體向。
這個故事曾多次被搬上大銀幕,最著名的莫過于2020年8月在我國上映的版本,在平凡小事之外,從女性的感情視角展現了對于成長、個人的思考,和對人類尊嚴價值的辯證理解。
3、《茶花女》
書評:當愛情真正開始的時候,悲劇就已經是注定了的了。
《茶花女》是法國作家亞歷山大·小仲馬于1848年創作的長篇小說,故事講述了一位法國上流社會青年與一個妓女的悲慘愛情故事。
這個故事是法國文學第一次從妓女角度,審視法國七月王朝時代的糜爛生活,更通過愛情的悲劇,控訴那個年代中那足以摧毀一切的社會偏見。
4、《邊城》
書評:云淡風輕,清滌情靈。吊腳遺風,難存于今。
為保住心中的邊城,絕不去湘西鳳凰旅游。
《邊城》是沈從文于1934年出版的中篇小說,故事借一個船家女真摯的愛情故事為我們描繪了那個美麗純樸的湘西小鎮。
文字的美在沈老的筆下熠熠生輝,用抒情詩和小品體娓娓道來的故事,更讓人在感慨故事動人的同時,對湘西的風土人情充滿向往,但如今,卻也只能躍然紙上了。
5、《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書評:我的一生都屬于你,而你卻對我一無所知。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奧地利作家茨威格創作的中篇小說,故事講述了一場絕美動人的暗戀,女子直至生命盡頭才訴于紙上,坦露愛慕之情。
如果你想了解女性在感情上的細膩,一定要看該作,茨威格基于女性視角寫下了溫婉動人卻又炙熱難掩的愛慕,讓人贊嘆,而高爾基也曾為這篇小說寫下贊言“真是一篇驚人的杰作”。
二、中國文學
6、《金陵十三釵》
書評:不要謝我,娶我吧。
《金陵十三釵》是嚴歌苓于2007年出版的中篇小說,講述了南京大屠殺期間十三位俠肝義膽的妓女的故事,堪稱時代悲歌。
看到“南京大屠殺”、“妓女”、“俠肝義膽”幾個詞的時候,即便是沒看過書和影視劇的朋友也能稍作沉思,故事說了什么,Tommy已經不想再回憶,只想輕嘆“商女猶知亡國恨,香消玉殞留作魂”。
7、《在細雨中呼喊》
書評:閱讀提示:少量服用,過量或可產生陰郁、厭世、自閉
等不良反應,心理脆弱患者不建議服用。
《在細雨中呼喊》是余華于1991年創作的長篇小說,故事以第一人稱“我”回憶了兒時在老家南門發生的各種故事。
這或許是余華文筆最美的一本書了,切割斷裂的時間線在充滿血肉的人物故事中串聯起中國鄉土上的哀嚎聲,從生命和哲學凝視著與文學藝術似乎不沾邊的農村現狀,卻又帶給了Tommy無邊的想象。余華也因這部小說于2004年3月榮獲法蘭西文學和藝術騎士勛章。
8、《許三觀賣血記》
書評:讀余華就像在刀尖舔蜜。
《許三觀賣血記》是余華于1995年創作的長篇小說,故事講述了許三觀靠著“賣血”,艱難度過人生難關的故事。
這本書是余華筆下少有的happy ending,故事波折且揪心,頗具諷刺意味的“賣血”行為也為我們展現了底層人民掙扎在生存線上的悲哀。精選短評可謂是精準描繪了讀者的閱讀心境,在刀尖品嘗生命之甜。
9、《鱷魚手記》
書評:她的寫作,是把自己撕裂,蘸著碎骨和腐肉,一點點完成的。
我不能打分,也不能評價,分數太機械,語言很無力。就像是冒犯。
《鱷魚手記》是作家邱妙津的長篇小說處女作,首次出版于2006年,故事以七個男女主人公的大學生活為背景,從一只鱷魚的視角,講述了他們曲折的同性、雙性戀情感生活。
寓言、諷刺、痛苦和成長,愛情的美在鱷魚視角下成為了破碎的骨渣,刺痛著年輕人們的心,而在故事背后更是作者更加復雜的時代隱喻。該作幾乎是臺灣女同群體人人必讀的經典書籍。
10、《駱駝祥子》
書評:近一百年過去了,除了科技驚人的變化,
其他大體也沒有什么變化。
《駱駝祥子》是老舍先生于1936年創作的長篇小說,故事講述了20世紀20年代軍閥混戰期間,人力車夫祥子的悲慘命運,為人們記錄下了舊社會勞苦大眾的真實相貌。
老舍先生視角下的祥子每每被人提起時,總讓人唏噓不已,從未扎根城市,又不屬于農村,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似乎祥子的悲慘命運早早就被確定了下來。小說足夠嚴謹,而故事情節又張弛有度,老舍先生精湛的語言藝術又同樣為故事角色賦予了魂靈。
三、外國文學
11、《安娜·卡列尼娜》
書評:人固有一死 早作早死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于1873年到1877年創作的長篇小說,講述了貴族婦女安娜在追求愛情過程中被丈夫和情人所傷害,最終臥軌自殺的悲慘故事。
這不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小說,全書描繪了150多個人物,而六十多萬字的長度,讓它堪稱一部社會百科全書式的作品。精選短評對于故事人物的批駁或許略顯片面,但其恰恰在一定維度貼合和人物的所作所為,更加接地氣的理解,或許能夠幫助我們順利讀完這部長篇巨著。
12、《雪國》
書評:能把嫖娼+偷情寫的這么唯美,實在沒法不五星。
《雪國》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于1935年到1948年創作的中篇小說,故事講述了富家子浪跡雪國溫泉旅館的故事,描繪了他和兩個女性之間的感情糾葛和他自己微妙的心境轉變。
這本書是川端康成唯美主義的代表作,Tommy第一次接觸應該是在初中時期,對其感覺除了美景就還是美景。到如今再次翻閱過后,在感受到川端康成那細膩絕美的筆觸的同時,只能發出和精選短評一樣的贊嘆。
13、《卡拉馬佐夫兄弟》
書評:讀完元氣大傷,決定恢復一年再重新讀書。
《卡拉馬佐夫兄弟》是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于1879年到1880年創作的長篇小說,故事改編自一樁真實的弒父案,展現了錯綜復雜的社會、家庭、道德和人性的悲劇主題。
這部書是陀翁的頂峰之作,故事更是受到了他本人真實經歷的影響,能拿來形容這部書的詞語不多,“完美”算一個。但該書和陀翁一貫的作品一樣——難啃,全書七十八萬字就夠勸退很多讀者了,精選短評更是在感慨故事之余為自己的閱讀體驗留下評語。
14、《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書評:第一天,我想看看天空。
第二天,我想看看我的老師,還有愛我的和我愛的那些人。
第三天,我想看看后院的井水和鏡子里我的模樣。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美國作家海倫·凱勒的自傳體散文著作,該作的前半部分主要寫了海倫少年時代因病變成盲聾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則介紹了海倫的求學生涯。
該作留給我印象最深的不是海倫頑強的意志力,而是她的老師安妮·沙利文對海倫的愛和包容。海倫一生中遇到的那些偉人不會給她三天光明,而贈予她人生光明的正是在兒時悉心指導她的安妮·沙利文老師。
15、《神經外科的黑色喜劇》
書評:情感、思想、記憶,骨骼、血液、神經...
當腦漿像草莓奶昔一樣緩緩滲出的時候,那里面有你小
學三年級冬天外出滑雪的美好記憶...
《神經外科的黑色喜劇》是一名美國神經外科醫生于2006年首次出版的著作,故事講述了尋常醫師為病人生命而努力奮戰的過程中發生的故事。
本作極具幽默感和藝術性,明明書作被收藏于豆瓣“熱門神經科學圖書TOP10”,卻意外成為該榜單中最具溫度的工具書。精選短評從藝術角度為我們展現了另一個視角中的血與肉。
16、《絕叫》
書評:一天天形成惡意,一步步走向地獄
《絕叫》是日本作家葉真中顯創作的推理小說,于2020年在中國出版,故事講述了日本一個“孤獨死”案件,以死者的離奇經歷敘寫了日本40年來社會變遷。
本書作者作為日本新銳社會推理派作家,以微觀事件,映射大時代迷思,對于研究日本社會意識形態的朋友來說,尤為值得一看。
17、《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
書評:“不要去想,只要去做。不要停下來從哲學高度思考”
因為那樣只有一片虛無。
《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是美國作家菲利普·迪克所作,出版于1968年,故事講述了在未來時代,人類制造仿生人后,人類與仿生人之間發生的各種故事。
該作在大銀幕上有另外一個名字《銀翼殺手》,雖然時下淪為被互聯網津津樂道的賽博朋克,但書和影視作品的內核卻是對人性和倫理的思考和探索,是一部不可思議的作品。
四、短篇小說集
18、《莫泊桑短篇小說精選》
一個粗暴的讀后感:莫泊桑的濃烈像酒,
混合了巴爾扎克式的精確洞察,和雨果的悲憫
《莫泊桑短篇小說精選》是法國作家莫泊桑的小說集,作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短篇小說大師,你可以在這些故事中看到法國社會的邊邊角角,然后拼湊出那個具象的畫面。精選短評對莫泊桑的稱贊毫無夸大成分,本書堪稱“有生之年必讀之作”。
19、《契訶夫短篇小說選》
書評:契訶夫的偉大在于他關照卑賤的、高貴的、狹隘的、愚蠢的
每一個靈魂,又像上帝一樣不近人情。
《契訶夫短篇小說選》是俄國作家契訶夫的小說集。契訶夫在短篇小說上的造詣莫過于那極具個人色彩的“言簡意賅”的文風,他所處的獨特視角使得人們在看完其小說之后更對作者本人贊嘆到無以復加,強烈推薦。
20、羅生門
書評:有人說我們都在羅生門。
《羅生門》是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集,“羅生門”這個書名取自他最著名的短篇小說《羅生門》,故事講述了關于人性之惡的無可回避,瘡痍之地,生靈涂炭。全書文風流利,芥川作為一個不啰嗦的日本作家,實屬難得。
還是Tommy在上一篇中說的那句話,短評好歸好,書還是要慢慢讀的。雖說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但一幅錦繡,終歸要以絲來織。
接下這20本書的安利,不知評論區的各位有無好書推薦,不妨敲擊鍵盤,留下你的一言書薦。
圖片素材來源于網絡
參考資料: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