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十本書的短評,作者看了也要點贊
提到諾貝爾文學獎你會想到什么?不太了解的朋友大概除了“莫言”很難再說出別的名字了。當然,“村上春樹”也算一個,畢竟即便沒看過他的書也聽過《挪威的森林》和《舞!舞!舞!》這兩個書名,但他今年再次陪跑了。
202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是坦桑尼亞小說家阿卜杜勒拉薩克·古爾納,我相信這個名字你沒聽過,他的書你也沒看過(因為還沒中譯版).....畢竟他也沒料到自己會得獎,據說他在得知消息時身處自家廚房,當時震驚不已。
評委會給他的獲獎理由是“他的作品對殖民主義的影響,以及夾在文化和大陸之間的難民的命運進行了富有同情心和毫不妥協的洞察力的描述”。
相較于諾獎評委會對于文學作品深刻而又富有人文思考的短評,我更喜歡網友們對于文學著作時而輕松,時而嚴肅的態度。Tommy今天為大家整理了30本書的短評,來見識下網友們的文案水平如何。
一、愛情故事
1、《挪威的森林》
書評:《論同時與犬型女和貓型女交往的危害性》/《工 口游戲劇本入門》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于1987年所著的一部長篇愛情小說,故事講述主角糾纏在情緒不穩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開朗活潑的小林綠子之間,展開了自我成長的旅程。網友Levin Lee的評論點明了書中的主要故事,更以兩種動物點明了兩個女主角的人物個性。
2、《霍亂時期的愛情》
書評:不夸張地講,
這本書包含了愛情的全部答案。
閱讀本書的好處是重新相信愛情;
壞處是意識到即便相信也無濟于事。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于1985年。該小說講述了一段跨越半個多世紀的愛情故事,展示了所有愛情的可能性,所有的愛情方式,戰爭和霍亂成為這段愛情的陪襯。
3、《情書》
書評:愛是天時地利的迷信
《情書》是日本作家巖井俊二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于1995年。故事講述了一封書信,兩段感情,而起因則是因為一場“同名同姓的誤會”,通過各種巧合表達出對于生命和愛情的珍重。
4、《查令十字街84號》
書評:二十年間緣慳一面,
相隔萬里莫逆于心
《查令十字街84號》是美國女作家海蓮·漢芙創作的書信體小說,首次出版于1970年。文中主要記錄著相隔大洋的無緣相見的兩人,用以溝通的信箋的內容,展現了一個親切感人的愛情故事。網友這句話取自實體書腰封上的文字,很難再有一句文案能超越該句來形容這本著作了。
5、《半生緣》
書評:勇敢的人才有愛情,
怯懦的人只有婚姻。
《半生緣》是張愛玲第一部完整的長篇小說,1951年截稿。故事講述了舊上海幾個年輕人的從愛恨情仇的糾葛,到最終各奔東西,通過年輕人的婚姻的悲歡離合,揭示了社會和人性的方方面面。
6、《圍城》
書評:人生三座城:
婚姻,事業和自我認同。
很多人逃開了前兩樣,
卻逃不開對認同感和歸屬感的追求,
最終不得不努力活成別人期待的模樣。
錢老不是守城人,
他并不在乎你進不進城,
他是給“城”畫地圖的人。
《圍城》是錢鐘書1946年所著的長篇小說。這大概是一本很多人都會選擇在中學時代看卻又看不懂的小說,以至于只記住了“城外的人想進去,城里的人想出來”這句話和“方鴻漸”這個名字。這本小說頗具諷刺意味,被譽為“新儒林外史”。
7、《綠毛水怪》
書評:天長地久這種事,
天時、地利、人和,少一樣都不行。
《綠毛水怪》是王小波短片小說集。書中的同名小說《綠毛水怪》講述了一個天馬行空地描繪了一個驚世駭俗而又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如果你喜歡王小波,那這篇必看;如果你沒看過王小波,看完這篇你會開啟王小波的文學世界。
8、《陸犯焉識》
書評:我們起初都在做年輕時候的陸焉識,
然后慢慢都在向往韓念痕,
最后都在渴望馮婉喻。
《陸犯焉識》是嚴歌苓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于1868年。故事以民國少爺陸焉識的視角,講述了他坎坷起伏的一生的同時,更將對知識分子的思考融入了那個動蕩的大時代。看過張藝謀指導的《歸來》、《一秒鐘》的朋友,一定要去看原著,老謀子太雞賊了!掐頭去尾選的兩段故事都很難讓人感受到書中的人物魅力。
9、《霸王別姬》
書評:人間,只是抹了脂粉的臉。
《霸王別姬》是當代作家李碧華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于1985年6月。故事講述了程蝶衣、段小樓、菊仙三個人物之間哀艷的悲情故事,展現出動蕩年代底層人物的真實命運,蘊含著歷史與社會、美學與哲學的意味。如梨園戲子一般,網友的話也將丑陋的人間一語道破。
10、《紅樓夢》
書評:親戚是干什么用的大全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以賈氏一門的感情糾葛為主線,把高門闊院內的人生百態展現得淋漓盡致。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可謂是“虐戀范例”,然而網友的評論則淺顯易懂地說明了該書的最大特點,“親戚人脈網”。
二、中國文學
11、《明朝那些事兒》
書評:一部關于厚黑學的血淚史
由“當年明月”連載于網絡的《明朝那些事》共9本,在2009年完結。Tommy看的是2011年的7冊版已經看過3遍了,但仍不知怎么形容這套書,腦海中唯有“波瀾壯闊”四字,網友的短評則是一語中的,貫穿整個大明朝的,正是從朱元璋起就一直在踐行的“厚黑學”。
12、《芳華》
書評:我要這俗世的幸福,
不要做神龕上的英雄。
《芳華》是當代作家嚴歌苓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于2017年4月。故事講述了文工團幾個主要成員的命運變遷,故事以青春歲月里美好芳華開始,而結局卻飽含悲情。網友將幸福和英雄作為A、B選項,何嘗不是一種對于過往歲月的諷刺。
13、《大象席地而坐》
書評:拍電影時,他叫胡波;
寫小說時,他叫胡遷。
《大象席地而坐》是導演胡波(筆名胡遷)所寫的電影同名小說。故事講述了河北小縣城里,4個底層社會小人物的故事。大人物的救贖,我們歷歷在目;小人物的救贖,如何懇切動人?字里行間流露出的悲傷情緒正如電影一般,像是胡波寫給自己的墓志銘。
14、《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書評:舌頭被閹割的女性,
和整個社會一起書寫的恥辱之書。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是當代作家林奕含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于2017年2月。壓抑,膽寒,書中故事將男權社會下對女性意識的控制以真實的“性侵故事”展現,這不是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這是房思琪破碎的伊甸園。
15、《西游記》
書評:一只猴子的悲歡歲月
《西游記》是由吳承恩所寫的,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影視劇和小說相差不可謂不大,如果86版西游記是成佛之路,那小說原著就是滿目瘡痍的大明社會。
16、《黃金時代》
書評:革命時代偉大的打屁股友誼。
《黃金時代》是作家王小波創作的中篇小說,于1994年首次出版。這本書是王小波的“時代三部曲”之一,作為突破“知青文學”的代表作,書中大量的批判和反思現在看來,依舊受用。
17、《白鹿原》
書評:我來濃縮一下這本厚厚的書——
在歷史的車輪面前,
我們都是螳臂當車的歹徒。
《白鹿原》是作家陳忠實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于1993年。白鹿原上白鹿村,白姓鹿姓三代人,故事講述了從清末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陜西關中地區兩大家族綿延祖孫三代的恩怨糾葛,堪稱歷史縮影。
18、《呼蘭河傳》
書評:幾乎每個人都是不幸的,
可日子還得安安靜靜地過。
《呼蘭河傳》是中國作家蕭紅創作的長篇小說,1940年12月27日連載完結。這是蕭紅為兒時北方小城呼蘭所寫的小說,童年線索,小城風貌,人生百態盡現一城。然時光流轉,為小城作傳一事,卻在相隔深遠的香港完成,那些不幸和悲傷,那些封建和傳統都與之相隔關山萬里。
19、《活著》
書評:書叫活著,寫的都是死亡
《活著》是作家余華的代表作之一,于1993年首次出版。故事講述了主人公“福貴”從地主家闊少爺,到田間老農的一生,走過他人生的人有很多,到頭來只剩下一頭牛來為自己養老送終。如果你想感受死的重量,去看《活著》,如果你想了解生的意義,去看《活著》。
20、三體全集
書評:他們說,讀完這套書以后,
再抬頭看星空感覺就不一樣了。
嗯,是這樣的。
《三體》是劉慈欣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由《三體》《三體2:黑暗森林》《三體3:死神永生》組成。這套書講述了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怎么說呢,這本書大概是這個樣子“人間有了劉慈欣,文學有了《三體》,宇宙有了‘黑暗森林法則’”,如果要評選中國科幻小說奠基人,我投大劉一票。
三、外國文學
21、《月亮和六便士》
書評:大多數人所成為的,
并非是他們想成為的人,
而是不得不成為的人。
“責任”是最大的文明,
也是最大的虛偽。
《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威廉· 薩默賽特·毛姆的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于1919年。小說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的生平為素材,講述了一個拋棄家庭,追求畫作夢想的男人,將生命的全部傾注在畫紙上的故事。自己的人生,當然要由自己來剝奪或是贈還,選擇月亮還是六便士,無關乎“責任”,只關乎“自己”。
22、《基督山伯爵》
書評:爽文排行榜第一位
《基督山伯爵》是法國作家大仲馬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發表于1844——1846年。故事講述了愛德蒙·唐泰斯因送信被人構陷,入獄又越獄,并最終復仇的故事,堪稱一流的復仇劇本,大仲馬老直男癌了呀。
23、《了不起的蓋茨比》
書評:人們記住了夸張的裝潢和浮華的宴席
卻記不起蓋茨比對黛西低到塵埃里的愛
《了不起的蓋茨比》是美國作家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創作的中篇小說,出版于1925年。故事講述了窮小子蓋茨比努力成功后向愛慕已久的黛西示愛,最終被害身死,落得一場空的故事。蓋茨比的愛有多卑微,自由國度的上流社會就有多臟。
24、《人間失格》
書評:真是很嚴重的中二病啊。
《人間失格》是日本小說家太宰治創作的一部半自傳體中篇小說,發表于1948年。故事講述了主角葉藏在成長過程中經歷了種種事件,一步步喪失了為人的資格,并最終自盡。本作是太宰治二次入住精神病院后的的作品,完成后太宰治本人也投水身亡了,這本書在國內并沒有很火,但中間那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卻被廣泛引用,果然中二病不分國界……
25、《人類簡史》
書評:加長版知乎答案
《人類簡史》是尤瓦爾·赫拉利創作的歷史類著作,于2012年首次出版。該書講述了人類從石器時代至21世紀的演化與發展史,更是人類進化史的復盤,知乎用戶建議購入。
26、《史蒂夫·喬布斯傳》
書評:在完美主義者看來,
這個世界丑陋不堪。
《史蒂夫·喬布斯傳》是史蒂夫·喬布斯唯一授權的官方傳記,2011年全球發售。這本書講述了喬布斯的一生,但這本書他也僅為講述者,筆者從絕對客觀不受干擾的角度,向世人展示了這位硅谷傳奇不為人知的一面。
27、《罪與罰》
書評:深刻犀利,
但俄羅斯的人名實在是太長了
《罪與罰》是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創作的長篇小說,發表于1866年。故事講述了俄國的一場兇殺案,兇手最后在信仰的感召下投案自首,通過這一事件,揭露俄羅斯社會底層的現實生活。老毛子的書都不錯,就是人名太長,一般購書會送人物關系圖譜,但是一般情況下看也看不懂,最后看完書根本記不住主角叫啥。
28、《悲慘世界》
書評:一些人悲慘,另一些人得到世界。
《悲慘世界》是由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在1862年發表的一部長篇小說。故事圍繞主人公冉·阿讓的個人經歷展開,融入了宗教、戰爭、人文等諸多社會元素,展現了一個極為真實的法國。對于讀者來說,閱讀本書的最大困難是“書太厚了”。
29、《嫌疑人X的獻身》
書評:有的人光是好好活著,
就能給他人帶來希望
《嫌疑人X的獻身》是日本推理小說作家東野圭吾創作的長篇推理小說,首次出版于2005年。故事講述了一個數學天才為幫助一對殺害前夫的母女,而制造騙局,與警方斗智斗勇的故事。隱藏于案件之下的,是東野圭吾對于當時日本社會男女權益對立的思考,男權社會的壓迫從而造就了這樣一個特殊的案件。
30、《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
書評:藍翔技校指定教材。
《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是羅伯特·M.波西格于2011年出版的圖書。故事講述了一對父子的騎著摩托車的公路之旅,父親對兒子邊“講禪”,剖析沿途經歷的種種的自我體會;邊修車,講解摩托車維修技術,書名也起得很藝術。
短評好歸好,書還是要慢慢讀的,畢竟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慢慢品,才知書香之味。而對于作為雜學家的廣告人們來說,書中的某句話、某個情節,說不定正是手中項目的破局之所在。
文中有提到你喜歡的書嗎?如果讓你作評,你會寫下怎樣的文案?不妨留在評論區,歡迎大家友好交流哦~
圖片素材來源于網絡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
豆瓣圖書評論區
「文藝動態」阿卜杜勒獲2021年諾貝爾文學獎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