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文明”故事背后,有文明廣告的初心和成長
今年,是文明廣告的第十年,也是“講文明”活動的第八年。
這個由文明發起并打造的、面向公眾免費開放的大咖系列分享會活動,八年來圍繞媒介、創意、藝術等議題,為行業內外帶來了許多新知識、新論點、新思考。這個秋天,“講文明”又踏進校園,和Z時代的年輕人一起,探討“創作”的意義與方法。
跟隨文明的腳步,我們也走進“講文明”現場,去看看這個“創作時代”,又有哪些有趣、有料的新內容。
一、“講文明” 講了些什么?
技術賦權下,內容生產不再是某個群體的特權,人手一臺的智能手機,讓人人都能輕易成為內容創作者。業內,從一篇文章、一則視頻到年入百萬、千萬的內容創業神話,不絕于耳。
但內容創業真有這么簡單?時代浪潮下,內容創作究竟價值幾何?內容產業又有哪些新變化?內容創作又有哪些新契機?
文明廣告邀請多位來自內容產業不同領域懂創意、會創作的大咖嘉賓,與上海師范大學影視傳媒學院的老師們一起,從數據驅動、內容創業、內容社區、協同創作、游戲創意等不同視角,給你關于“創作時代”的最新解讀。
1、內容&技術:我們需要創作觀,更需要數據觀
特贊合伙人、總裁 楊振
在這個數智時代,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成為我們書寫創意的重要工具。而特贊對大數據的運用,不僅能夠支持品牌匹配創意資源,管理創意內容,同時還能幫助內容創作者放大創意規模、優化創意效果,并啟迪新的創意。
技術的驅動,正讓創意的能量以核爆級指數被放大。在楊振看來,越是這種時候,“我們越是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代都更需要想象力”,因為只有完成從0到1 的質變,才有從1到+∞的發生的可能。
2、創作&創業:在自媒體時代找到屬于自己的機會
賽雷文化執行合伙人 李雷雷
從以貓撲/天涯社區為代表的時代,到微信公眾號迅速崛起,再到今天抖音等視頻內容平臺的成長,李雷雷認為,“可以說自媒體的這個時代真的已經到了”。只要有想法和創意,一個人、一臺電腦,一樣可以做出好內容。但關鍵在于“一定要勇敢地踏出第一步”,只有經歷一個躬身入局、不斷試錯的過程,在實踐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不斷優化和擴大流量池,才能最終找到內容變現的機會。
那么,在哪創作?隨著抖音等短視頻平臺的內容形式趨于飽和,B站等長視頻平臺或許正醞釀著內容曝光和價值轉化的巨大增量。創作什么?李雷雷認為,如果不能嘗試別人所不能嘗試,那科普類是個很不錯的方向。以獨立觀點、獨到見解見長的輕知識科普,正成為當下各個平臺垂類內容的新風口。
3、內容&社區:人和內容,構成內容創作的支撐點
小紅書社區內容平臺組負責人 巴托
“社區是由人組成的。”所以,在小紅書的內容社區,一切內容都是圍繞著人的生活方式進行,創作也更注重人與內容的融合。
巴托在現場分享道,“對于小紅書而言,好的創作是建立在‘真誠分享,友好互動’的社區價值觀之上的”。優質的社區內容,首先應該是一種自我的表達,要有個人的視角和審美的內容;其次,要有利他性,能夠為受眾,提供有益處的增量信息;最后要真誠友好,積極向上。
4、藝術&創作:以協同創作的形式,讓每個人都成為創作的一部分
國家一級導演、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導演 何念
相比于網絡社區一人一機的內容創作,作為導演的何念,分享了一種協同創作的機制。
每次拿到劇本后,何念都會在排練場內,搭建一個自由的、良性的創作空間。在這里,“所有演員、作曲、美術、燈光都聚在一起,每個人都是創作的靈魂,都擁有平等的話語權”。
在這種“協同創作”的模式下,演員的個性得以被激發、團隊的價值觀得以體現,從而延展出故事的細枝末節,最終呈現出舞臺上一出豐滿的表演。整個團隊在協同創作中形成的高度默契,不僅讓演出能夠更順暢地推進,也更容易找到觸動觀眾的點、與觀眾達成共識。
5、游戲創作&青年文化:青年文化的多元發展,推動游戲市場百家爭鳴
椰島文化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 陳聞
上海師范大學廣告系副教授 周志潔
上海師范大學動畫系講師 張熙閔
資深記者 劉雨靜
現在,游戲已然小眾走向大眾,成為Z世代青年文化的重要組成。
而隨著年輕人民族文化認同感的加強,以《江南百景圖》為代表的國風游戲正在流行。張熙閔老師認為,相對于游戲的體驗,建立在文化系統之上的游戲內容,能夠以更深的情感鏈接,為玩家創造更多的代入感。
“未來的游戲市場一定是百家爭鳴的”,在陳聞看來,當下青年亞文化的多樣性發展,為游戲的內容創作帶來了龐大的細分市場,不同文化題材、繪畫風格的游戲,都能找到它的受眾。但與此同時,隨著內容數量的越來越多,打造IP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你必須做一些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讓用戶沉淀下來,成為忠實玩家”。
從內容創業到內容產業,文明廣告以一場干貨滿滿的內容分享,給予“創作時代”不同維度的注解。與此同時,這場“講文明”進校園的活動,也搭建起一個行業與校園溝通、交流的平臺。
走進大學校園,“講文明”給這些年輕的學生、未來的“內容創意者”們一個接觸行業的機會,讓他們能夠獲得課堂之外更多、更新的知識積累和思維啟發。而透過這些年輕的面孔,文明也在對話未來,以內容灌溉新生的力量。
二、“講文明” 究竟是什么?
“講文明”是什么?這還要從頭說起。
關于“講文明”的創辦,文明創始人之一Andrew說,早年在新加坡做廣告的時候,“下班了經常能看到一群廣告人聚在酒吧,不論輩分和資歷地聊天,頗有種‘江湖’的感覺。”而這樣同行交流的場面,在市場大、人也多的中國廣告圈,卻不怎么見到。
所以,文明創立不久,Andrew和Alex兩位創始人就謀劃著,能不能用“公開課”的形式搭建一個交流平臺,讓更多人因為興趣聚集在一起、探討他們熱衷的話題。“講文明”就由此而來。
文明廣告創始人:駱耀明Andrew、謝建文Alex
1、 “講文明”是一個專業、多元的公開課
最新的行業洞察,開放的議題設置
回顧“講文明”的八年,幾乎沒有講過重復的內容。
每一期“講文明”,都從時下最熱門的營銷動向、最流行的社會話題著手:在“流量時代”講粉絲經濟、在“數智時代”講技術驅動、在“創作時代”聚焦內容……“講文明”既回應著現實的行業,也映射著未來的趨勢路徑,持續地向業內輸出最新的經驗與洞察。
除了從不同角度對行業內創意方法和營銷策略進行獨有洞見的解讀,很多時候,“講文明”還跳出廣告行業的界限,向更廣闊的內容領域延伸。
“編劇如何寫故事?”“攝影師是如何煉成的?”時尚、藝術、娛樂、二次元等當代年輕人熱議的話題,“講文明”都會涉及;甚至“人的性格色彩如何界定?”“心肺復蘇的正確姿勢是什么?”這種冷門但有趣的知識,也能在“講文明”聽到。
傳播一切值得傳播的內容,“講文明”多元的話題包容力,吸引著更多對話題感興趣的人走進文明,也將一種獨特智性的氣質反哺到文明本身。
講文明往期議題(部分)
“重量級”行業大咖,更思辨、更精彩的內容分享
議題的選擇由文明把控,而內容的深度與精度,則歸功于每一位足夠重磅的業界大咖的獨特表達——現阿里 CMO Chris Tung、VMLY&R 亞洲聯席 CEO 鄭于聰、“華文廣告教父之一”莫康孫、前百事大中華區CMO Richard Lee、著名編劇汪遠……
業內佳作頻出的廣告人、互聯網、金融、新消費等行業頭部品牌的主理人以及其他站在各自領域金字塔尖的精英,都涵蓋在內。他們基于個人經驗和知識體系,展開對相關議題的深度探索,不斷豐富著“講文明”的內容架構,也為行業內外提供了一個更思辨的話題空間。
講文明往期嘉賓(部分)
2. “講文明”是一個公開、交流的平臺
免費、開放的內容分享
難能可貴的是,這樣有深度、有趣味的內容分享,每一期都以免費的形式推出,并公開召集參與者。相比于市場上需要花錢聽、還良莠不齊的“營銷大師課”,這樣開放真誠的姿態,顯得特別有溫度。
“不管你是不是在廣告行業、是學生還是上班族、是我們的競爭對手公司還是品牌方,任何對話題感興趣的人,都歡迎他們前來聆聽”,Alex說道,“講文明目前也并不是一個大規模的活動,所以其實還談不上對‘行業’的‘價值’或者‘愿景’這個層面,但我們覺得‘勿以善小而不為’吧,相比現在很多的付費課程,如果有人來聽過講文明、并且在他的工作和發展中用到了其中的任何一點點知識,那其實這就是講文明的價值所在。”
分享之外,更為多方交流,提供互動的空間
在“講文明”活動中,內容是主角,交流是主題。相較于強調自身的存在感,文明作為主辦方,做得更多的是盡可能多地邀請各個領域的大咖,并創造一個輕松、互動的環境,為各方深度交流提供充足空間。
很多時候,“講文明”不只是一個獲取內容的平臺,更是一個好友碰面、同業暢談的party,給來自行業內外的每一位參與者,一個跳脫身份角色,平等交流的契機。它既以知識的分享,讓每一個參與其中年輕創意人、創作者都能有收獲、有成長;也以內容的共創、思維的碰撞,為行業帶來一些反觀與啟示。
三、“講文明”背后,一個多元、開放的文明
談到希望把“講文明”辦成一個什么樣的活動,兩位創始人坦言并沒有很強的目的性或功利心,“廣告創意是一個沒有‘對’‘錯’答案的行業,有的只是多元的意見和想法的表達。” “講文明”希望朝著更“公開”、“交流”的方向,為大家帶去有趣的、不同視角的分享。
事實上,這種多元、開放的理念,也映射了文明這家專注商業創意和內容創作的公司,十年來積極打破自身的邊界,為行業注入更多活力、創造更多可能的成長路徑。一方面,文明憑借多元的“講故事”方式,以一個個經典營銷案例,為百事、樂事等品牌創造了巨大的傳播效應;另一方面,文明也借開放的內容分享,以硬核的案例、知識、觀點,給相關業者、甚至沒入行的學生,提供一些新的方法和靈感。
文明代表作品:百事《把樂帶回家》
而走進這些內容背后,你會發現,這種開放、自由的姿態,早已融入文明廣告的文化基因,讓文明內外始終洋溢著活力與熱情:文明一面跨界搞事,在十周年之際與街舞品牌SYNC“共舞”,打造聯名服飾,豐富自身快樂基因;一面積極組織文明人一起運動、一起打卡,在輕松自由的環境中,獲取能量加成;而年年堅持的公益活動,也讓回饋社會的種子在文明人心中成長,讓團隊一起走得更遠。
文明辦公室里最醒目的一句話:我們所講述的故事,正是我們自己
一場場“講文明”活動的落地,就像一顆投進水中的石子,或許微小,但也能激起更多水花的回響。而透過這個幾乎與公司同齡的活動,文明廣告也讓大眾看到他們對這個行業、這個時代的拳拳之心。
未來,“講文明”還會帶來哪些最新趨勢和貼切的議題分享?文明還會帶來什么好故事?一起期待。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9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