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羅拒絕與可樂同框#當天市值跌40億!品牌公關我給7分
#C羅拒絕與可樂同框#
昨天小野在刷微博找選題(巧妙摸魚)的時候看到這個熱搜,看標題還挺讓人好奇,還以為C羅不愿意和可口可樂照相呢。我尋思多大點兒事兒啊,結果一點開看,好家伙,這根本不是同不同框的問題,這是一個有關金錢的問題,40億美元啊各位兄弟姐妹們!你能想到C羅的一個動作就讓可口可樂市值下跌40億美元嗎?C羅做了啥動作這么厲害?接下來就讓小野給大家詳細說道說道。
C羅一個動作
可口可樂市值就下跌40億美元!
要說一個動作就引發巨大波動的事件確實少見,小野依稀記得上一次還是李彥宏事件,他正在臺上叭叭叭激情演講呢,一瓶水就嘩嘩嘩倒下來了。(成本約兩元,礦泉水或成最后贏家)
(反正小野覺得“what's your problem?”肯定不是一個普通的問句那么簡單)
那C羅做了一個啥動作讓可口可樂市值下跌40億美元呢?其實事情很簡單,我給大家捋一捋——
在對陣匈牙利的賽前新聞發布會上,C羅面前有一堆水——可口可樂和礦泉水,C羅就將自己面前的可口可樂移開,隨后立刻拿了一瓶水,對鏡頭說“水”。
本以為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動作,結果因為這是在新聞發布會上且“拉踩”的感覺太明顯——畢竟不喝無視就行了,C羅不僅把它拿起來放在一邊,還舉起了礦泉水,這誰看不出來C羅的喜好呢?這就導致可口可樂的市值當天從2420億美元跌到了2380億美元。
我貼心把這個價值40億美金的動作給大家截圖了
存下來,你就相當于擁有了40億!
可口可樂做夢都沒想到,自己投了這么多錢,好不容易在發布會上擠占了一小塊地方在全世界露個臉,結果一朝回到解放前,C羅的一個動作就給自己加了個負面buff。
別的不談,就C羅的這個操作,那威力簡直和滅霸有個一拼:
滅霸:“我一個響指世界就會有一半的人死去”
C羅:“我一個動作可口可樂就會損失40個億”
可口可樂:“那個,你們聊,我有事先走了”
這次事件的“蝴蝶效應”除了可口可樂市值下跌,還引起了其他球員的疑似模仿行為。在C羅移走可口可樂之后,當選最佳球員的博格巴當眾移走了臺上的一瓶贊助商的喜力啤酒。
也行唄,C羅至少是移開,博格巴直接把喜力啤酒放在了下面,這贊助費怕是白給了。這下好了,至少可口可樂不再是“孤單一人”。
喜力啤酒也慘,直接被放桌子底下了
關于C羅一個動作讓可口可樂市值下跌40億美元這件事,網友的評論也是相當精彩,有說C羅是真總裁的:
有從運動員特性理性解析這件事的:
國足順便也躺了槍:
還有替可口可樂出主意的營銷鬼才們:
品牌方回應:
“每個人都有權選擇自己的飲料偏好”
危機有時候也是轉機——出了這樣的事情,那就是一個展現品牌危機公關的好時候,做得好,逆風翻盤,做不好,滿盤皆輸。
這波可口可樂咋做的呢,可口可樂公司針對C羅舉動發表聲明,稱“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喜歡的飲料”“每個人的口味與需求都不同”。
除此之外,可口可樂公司發言人強調,他們為球員提供多種飲品,除可口可樂和無糖可樂外,也有水。
可口可樂也有純凈水,并且C羅拿的那瓶水好像也是可口可樂出品的。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真是這樣,可口可樂公司直接回應說C羅拿的那瓶水也是也是我們的不就完了嗎?!再帶上之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求這些話,不就很完美嗎?!
看完這個回應,小野覺得可口可樂好像啥都說到了,又好像啥也沒說,就好像說了一句不痛不癢的金句文案,好像有那么點兒意思,但又好像差那么點意思。
不過在刷微博時小野發現,如今對可口可樂如此高冷的C羅原來也有噸噸噸喝可樂的時候,2006年C羅還跟SHE組合、潘瑋柏一起合拍過可口可樂廣告:
沒辦法,年代過早,視頻太糊了,大家就看個人影意思意思得了
C羅也曾經是個代言過可樂的男孩,但是如今態度轉變,很可能是因為他代言了別的品牌。果然小野一查發現,C羅代言一款運動功能飲料叫爍可力,英文名Soccerade Pro。個人猜測C羅為啥不和可口可樂同框就顯而易見了。
違背商業契約精神?公關回應不夠好?
這波你怎么看?
關于這波C羅與可口可樂的公關事件,除了從常規的品牌、個人等的角度考量,也有從商業契約精神出發的思考。有媒體認為,既然可口可樂作為贊助商,且C羅作為參賽球隊一員,當然也要履行相關的合約條款,就算不喝,也不要讓贊助品牌在公眾面前留下不好的品牌印象。
當然,對于可口可樂的這波公關回應,網友們也紛紛給出了自己的解讀——首先增加了曝光度不說,且可口可樂的回應也算大度,是一個比較好的公關范本:
不過小野認為,可口可樂這波公關可以給到七分:
1、首先在回應的內容上沒有大問題,中規中矩
“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喜歡的飲料”“每個人的口味與需求都不同”,第一從品牌層面展示了品牌方的大度:C羅不想喝可口可樂沒關系,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飲料的權利,我們尊重每一位客戶的選擇權。第二在回應C羅的同時,將觀點延伸到品牌態度上,尊重需求,尊重差異,也能賺取一用戶波好感。
2、在切入點的選擇上未進行深究,品牌方其實可以做到更好
品牌方在回應時,可以深入挖掘C羅這么做的原因,然后對癥下藥。
小野從資料搜集中,挖掘到了幾種可能性:首先從運動員補充身體機能和水分的角度看,碳酸飲料不如功能飲料或純凈水;其次就C羅本身來看,他在公眾眼中一直是自律的形象,所以選擇喝水的可能性比較大;還有可能是因為C羅本身代言著其他飲料品牌,不適宜再與可口可樂同框。
那么小野也給到幾個公關回應思路:
1、建立現有產品和C羅之間的關聯:
例如:“沒關系,C羅手里的水也是我們可口可樂公司的產品,叫xx,你瞧,C羅看起來很喜歡。”(假設C羅手上的水也是可口可樂公司的產品)
2、尋找C羅和品牌之間的歷史聯系:
例如:“C羅果然自律......雖然作為運動員的C羅不便喝可口可樂,但是C羅曾經也是可口可樂的代言人呢!”(假設C羅手上的水不是可口可樂公司的產品)
3、順勢而為,趁機抓一波好感:
例如:“什么?C羅移開了可口可樂?沒關系,馬上他就是我們的代言人了!”(假設C羅手上的水不是可口可樂公司的產品)
以上是小野的一些回應思路,你有更好的思路去回應這次公關事件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哦!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