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本熊創(chuàng)始人小山薰堂的11條創(chuàng)意秘訣
來源:大搗(ID:dadao0915)
作者:大搗
數英用戶原創(chuàng),轉載請遵守底部規(guī)范!
小山薰堂,影視編劇、電臺主持、創(chuàng)意顧問,37歲開始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生活,不隸屬任何公司,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獨立營銷人。
他把自己關于創(chuàng)意如何發(fā)生的思考,全部裝進《回到初衷》這本書里。口吻平和,就像坐在你的身邊,娓娓道來。
在《回到初衷》腰封有這樣一句話: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撿拾創(chuàng)意的種子?這讓我聯想起自己在實際工作中,有時候也難免產生妄念,期望構建一個龐大的創(chuàng)意,爆發(fā)式地解決問題。
而這本書里,似乎隱藏著某種解答。它從妄念的反面,去探尋創(chuàng)意發(fā)生的場合,真切的,一手的,甚至是不假思索的創(chuàng)意。
不知道身為營銷人的你,又是如何拓展與積累個人的創(chuàng)意庫呢?本文提煉書中內容,結合個人的體驗、觀察,總結了啟發(fā)創(chuàng)意的秘訣,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 策劃創(chuàng)意的原點:讓對方感受到幸福。換句話說,原來稀松平常的事情,你愿意動腦筋,本身就是一種創(chuàng)意的延伸。《奇葩大會》有一位北京的哥來分享他的故事。
說有一次,為了逗樂一位在生日當天被分手的女孩,他播放自己灌制的唱片,讓女孩猜歌手,猜對就免單。的哥說,女孩聽到免費倆字,也不難過了,至少在車里這一段時間,她能暫時忘掉不開心的事。
這難道不也是一種策劃和創(chuàng)意的能力嗎?
2. 制造驚喜,從生日宴會開始。雖然很多公司都有為員工過生日的文化,但是大部分公司為員工準備的生日宴會,都像是茶話會多了一塊蛋糕而已。
小山薰堂在書里說,他們公司每月會組織一次驚喜派對,為當月過生日的員工慶生。有專人擔任“驚喜部長”,也有專門的驚喜對象。一切都瞞著驚喜對象默默籌備,過生日的人自然在當月也多了一份期待。
你不妨試著從父母、妻兒開始,在某些重要時節(jié),帶給他們一些小確幸,炮制驚喜,同時也不放過每一次刻意練習“策劃創(chuàng)意”的機會。
3. 讓身邊的、明確的人產生歡喜感。“與其獲得見不到的人的贊賞,不如讓身邊的人歡喜來得真切。”小山薰堂在書里很坦誠地說。
以前有一個說法,說上司就是你面對的第一個客戶。如果你都搞不定上司,你又怎么能保證搞定客戶呢?說法可能絕對,但意思不難明白,每天相處的上級都不能順暢的溝通,不能獲得對方的信任,又怎么會獲得后續(xù)更大的支持呢?
所以,放下莫名其妙的企圖心,先讓身邊的親友、同事產生歡喜感。
4. 寫作方案的時候,腦中需要有對象。在許多寫作課堂上,已經頻頻提及這件事,就是你的寫作一定不是自言自語的,它是有表達對象的。
你跟同學、父母、同事講話的狀態(tài)都會略有區(qū)別,這種對象的不同就會倒逼你選擇的話題、語氣、措辭的不同。寫作方案也是如此,你要面對的客戶層級不同,對方所關注的事項自然也不大相同。
這也正是小山薰堂在書中提到的,“要提出能夠符合對等價值的東西,單純?yōu)榱俗晕覞M足是不夠的”。但目的是一致的,討得對方的歡心,讓對方給你回饋。
5. 和陌生人的聊天,保持好奇心。如果每一個走在街上迎面而來的人,都貼上標簽,你大概會愿意找到有相同標簽的人,因為某些共同話題而多聊兩句。
在閑聊中,結識有趣的緣分。一次偶爾的機會,也許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友誼。小山薰堂在某家壽司店偶遇美國人Randy,一來二去,兩人成為很好的朋友。小山薰堂以Randy為名,開了一家咖啡店。Randy則介紹美國某電視制作公司老板,拓展其美國的合作項目。
和出租車司機閑聊,同樣能獲取有意義的信息。過往出差,到了異地,我也總喜歡問問司機當地的美食美景、人文特色,出租車司機每天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穿梭,會給你許多誠懇又地道的建議。
6. 所有的創(chuàng)新,都是已知與已知的組合。這種感受最近越來越明顯。宜家的創(chuàng)始人在某次博物館游覽中,沉浸其中流連忘返,于是在宜家的動線設計上,也參照了博物館的設計,這是生活家居賣場與博物館的組合。
最近在便利店觀察到,不少便利店開始建立會員制,除了代收攬包裹等增值服務,重點是商品價格兩套體系,會員則更優(yōu)惠。在我的記憶里,這種營銷方式最終應用于餐飲行業(yè),尤其是火鍋店(我真的很愛吃火鍋,沒錯吧),這是便利店與餐飲的組合。
在小山薰堂的策劃案例中,其中把公司前臺策劃成一家面包店,是一次有趣的嘗試。既增加了前臺員工的收入,又可以讓員工們購買打折的飲品與面包,同時,向客戶介紹時更加便捷,出了地鐵站,有家怎樣的面包店就是我們的公司。這便是辦公室與面包店的組合。
太陽之下無新事,“即使你認為自己是完全的原創(chuàng),該原創(chuàng)也必定源自已知的事物”。
7. 從周遭的事物中抽象出來,打破原有的常識。做創(chuàng)意的人,往往會陷入“我”的創(chuàng)意特別出色的妄念中,但是如果我們從當下抽離出來,換一個角度看待原本這件事,可能我們會發(fā)現更妥帖的創(chuàng)意方式。
如果我們能夠從周遭抽離出來,去還原某次營銷活動,或許我們還應該注重訓練打破原有常識的能力。當你對身邊每天聽到的聲音習以為常,可是有人已經開始做聲音的收藏家了。
“所謂創(chuàng)意的種子,就是從一些暗示中激發(fā)出靈感。”重新思考之后,也許你會從身邊的事物中發(fā)現創(chuàng)意的種子。
8. 從小事情上,磨練手藝,彰顯創(chuàng)意。小山薰堂在書里舉了這樣的例子,他曾服務一家酒店,他提出,為了激發(fā)員工的工作熱情,要給所有人印制名片,連保潔都要印制名片。
重點是,名片的背面,印制由員工自己拍攝的,酒店里最愛的一角。在小事情上,使用巧思,這些有意思的名片,不僅讓員工更具有責任感,竟也讓員工之間,發(fā)生了更加頻繁的交流,增加了企業(yè)的向心力。
為了幫助熊本縣提升旅游人數,小山薰堂策劃出“熊本驚喜”活動。募集當地居民,把自己日常生活中好玩的事,推廣出去,說不定會獲得外地人的認可。最后募集到1000個想法。
比如熊本的小朋友最會打招呼,號召所有的小朋友遇到人,都向對方打招呼。再比如,乘客在出租車上,司機等紅燈變綠燈后才開始計費,也會為旅客帶來幸福感。
9. 創(chuàng)造共鳴,增強移情能力。這一條似乎跟之前的創(chuàng)意秘訣有所背離,不再是微觀層面的創(chuàng)新,單就論熊本熊的出現,其實也并非一蹴而就。
從“熊本驚喜”活動開始,從市民層面的參與,到當地公務員的意識轉變,熊本熊應運而生。成為熊本縣政府機關,廣而告之的重要形象。
沒有人能夠一開始就說,自己策劃的IP形象可以精準地捕捉到當下時代的某種情緒。重要的是,通過一點一滴微小事情的推進,收獲信心,積累經驗,抽象出來方法論,再重新回到具體的事情中,也許,對于時代情緒的洞察可以更貼近。
10. 終極策劃:讓自己的人生快樂。小山薰堂在書中說,與其說是策劃出來的方案需要令自己最終感到快樂,不如說是培養(yǎng)一種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
盡管當下每一個人都感到不同程度的壓力,但實際上沒有什么事情是“非這樣不可”的。所以,如果自己不快樂,又怎么能夠產生讓別人也幸福起來的想法呢。如果你的策劃,而令別人產生幸福感,最終這樣的幸福感,也一定會反饋到你的心靈。
想一想的確是啊,只要我還能繼續(xù)碼字,不管是拆書,還是雜評,只要你們不厭其煩,依舊在這里等待我發(fā)出的文章,想到這里,也令我感到欣慰異常。
11. 小山薰堂創(chuàng)意世界里的重要一條,與沒有利害關系的人建立友誼。這是書中輕描淡寫的一個章節(jié),但回到初衷,回歸生活,我想,這也是我在這本書里,尋獲到的,最重要的答復。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7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