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玩具逛街时突然按下按钮的故事,丰满的妺妺3伦理播放,新婚人妻不戴套国产精品,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视频百度

我們為什么害怕回家過年?

舉報 2018-02-09

我們為什么害怕回家過年?

來源:不懂點心理(ID:bddpsy)
作者:吳在天
本文已獲授權,轉載請聯系原公眾號

春節就要到了,回家團聚,是中國人很深的情結。然而,很多人會抗拒回家,甚至怕回家。

關于過年回家還是不回家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是很矛盾的。有好幾位朋友都提到,其實自己還是挺想回家過年的,但是一想到回去之后會面對的情況,就開始害怕了。

為什么我們害怕回家過年?

 

(01)

春節回家最怕最討厭的事情,莫過于被安排相親、被催婚逼婚了。這可能也是現在過年談得最多的話題。而中國式的逼婚,更多的是,父母用威脅和暴力手段強迫子女成婚。

微博上看到一位媽媽對女兒的逼婚,女兒不勝其煩,于是將房門反鎖,這位母親竟然冒著生命危險,從八樓的窗戶爬進女兒的房間,只為擲地有聲地撂下一句:“無論如何,必須結婚!”

我們為什么害怕回家過年?

婚姻是每個人的人生大事,可是,對于這樣的人生大事,很多的年輕男女卻不能有自己的意愿,不能有選擇的權利。而對于父母的逼婚,子女有時候真的很無奈。因為很多父母常常利用的孝文化把逼婚合理化。

最常見的,是很多的父母,對子女表達說,你不結婚就是不孝,你是不是要看著父母死都抱不到孫子。子女聽了,既難過又內疚,為什么自己的人生大事竟會和父母對立了起來,這究竟是誰的事情?

我們很容易因此喪失了邊界,子女常常為了表達對父母的愛,也為了讓自己不內疚,最后失去了自己的邊界。

我們害怕過年,也許是過年的時候,邊界很容易被入侵。

 

(02)

有位朋友說,他其實挺想回家過年的,但是不敢回,因為沒賺到錢,怕不能好好報答父母,覺得沒臉回家。為什么要有錢才能回家?因為有錢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換句話說,如果沒錢,是否就意味著,你在這個家族里面是沒有價值的,因為會給家族丟臉。

我們活著,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家族這個集體,是為了家族的面子,為了光宗耀祖。

武志紅老師在應對中國式焦慮的講座里,講了這么個故事。有位媽媽對女兒說:你就結個婚吧,哪怕結了再離都行,這樣我也完成任務了。子女的婚姻大事為什么就成了任務?這個任務又是完成給誰的呢?武老師說,我們仿佛都在活給集體看,活給“所有人”看。

我們為什么害怕回家過年?

春運,號稱每年一次的全人類最大的遷徙。更多的,其實不是為了自己,而是因為不能和別人不一樣。所以,我們沒有了自己,父母在家族中沒有了自己,所以父母也讓孩子不能做自己。

我們害怕過年,也許是過年的時候,很容易會沒有了自己。

 

(03)

很多人會有這樣的感覺,小的時候還挺喜歡過年的,但是越大越煩過年。為什么?

節日也是儀式,所有儀式總會伴隨著種種禁忌和規矩:不能說不吉利的話,不能做不吉利的事。小孩子還可以童言無忌,但是越長大,越是容易被各路親戚說你不懂事。

這樣的節日,越是長大,越是難以感受到生命的歡樂。因為在過年的團聚中,大家都習慣性的戴上了面具,各路親戚也習慣性的,以各種標準來審問和評判年輕一代。

有對象沒有?沒有。你該找對象了…

生娃了沒有?沒有。你該要一個了…

你應該怎么樣,不應該怎么樣…。


這些話題,就像春晚一樣,固定出現在過年期間的每個場合,這些假裝的關懷,就像規矩一樣,難以拒絕且容易被扣上不懂事的帽子。

我們為什么害怕回家過年?

過年,在很多人看來,不是一個享受放松的假期,而是一個耗神耗力的年關。這個假期沒有放松,只有規矩。所以越長大越覺得孤單,越過年越覺得沒有活力。

我們害怕過年,也許是過年的時候,生命的活力都被禁錮了。

 

(04)

有位網友說,過年回去最怕聽到父母的嘆氣和抱怨。父母會跟他說,別人的孩子如何的好,工作單位怎么樣,找的女朋友怎么樣,然后再說他如何的不是….。

他聽著非常難受,情緒一來,又不可避免的就發生了爭吵。他說自己并不想和父母吵架,他也試圖去理解父母,可是父母親戚總會拿出來比較。他說,覺得自己也不差,也可以養活自己,工作也還可以,他真的覺得自己都夠努力了。

可是,為什么他們總要比較?非得拿孩子來比較!

他想著自己在外面也很累,也很想過年回家可以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可是每次過年想到回家后要面對各種比較,就不想回家了。這種渴望回家又害怕回家的感覺,就像是考了90分的孩子,想和父母分享自己的喜悅,結果父母說一句,你看別人都考100分。

這種典型的中國家庭式“潑冷水”,真的可以澆滅一個人回家的熱情。

我們為什么害怕回家過年?

渴望回家的孩子,不過是想和父母分享愛;不敢回家的孩子,不過是害怕父母不認可。若有愛,外面的辛酸又算什么;不認可,再風光內心也是孤獨。

我們害怕過年,也許是過年的時候,從未得到過認可。

 

(05)

常回家看看,這首唱了這么多年的歌。這是父母對子女的心聲,父母的渴望,也是我們社會的主旋律。然而,子女害怕回家過年,不敢回家過年的心聲,卻一直沒有被好好的提出來,也沒有很好的被尊重。

過年了,回家還是不回家?一個本不是問題的考慮,已是濃縮了親子關系中的所有問題癥結的存在。因為孩子的感受從小就沒有被尊重,孩子從小就得以父母的感受為中心。于是,回家過年就成了父母對子女濃縮的情感控制。所以很多人會覺得,過年回家一趟,身累,心更累。

我們為什么害怕回家過年?

為了父母的面子,為了長輩們的任務,為了他們的感受,子女付出的,可能是他所有人生大事的代價。可是,子女自己的人生呢?他們自我的價值呢?他們的存在呢?

當這一代人的子女,也面臨結婚生子的人生大事的時候,他們又是否也會像上一輩人一樣,在自己的下一代身上去尋求控制感,去完成上一輩給他們布置的任務?

團圓,本該是一個幸福溫馨的日子。也許,我們并不是害怕過年。我們害怕的,是在這樣一個團聚的節日里,自我被否認,邊界被入侵,選擇被剝奪,活力被禁錮。最后,連我們之間的愛,也被年歲沖掉。

臨近新年了,也祝福每個人,無論你回家與否,都能在新年里面得到愛,獲得認可與接納,開啟新的人生,活出自己的生命。

 無論如何,對自己說一句:這一年辛苦了,親愛的自己,新年快樂!


作者:吳在天,二級心理咨詢師,心理行業從業7年,始終在自我成長的路上。
微信公眾號:不懂點心理(ID:bddpsy)

1.jpg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數英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文明發言,無意義評論將很快被刪除,異常行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錄后參與評論

    評論

    文明發言,無意義評論將很快被刪除,異常行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玉县| 岫岩| 中宁县| 横山县| 通河县| 敦化市| 兴宁市| 浑源县| 公主岭市| 杭锦后旗| 甘洛县| 体育| 和田县| 黄山市| 讷河市| 穆棱市| 绩溪县| 墨竹工卡县| 嵊州市| 娱乐| 江永县| 昭苏县| 广宗县| 张家港市| 达孜县| 马鞍山市| 江山市| 梁河县| 三台县| 呼伦贝尔市| 临夏市| 缙云县| 疏勒县| 酒泉市| 桃园县| 彰化市| 津市市| 万荣县| 肇东市| 南部县| 日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