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上線“親情賬號”,再也不用擔心爸媽拎油扛米了
2018淘寶親情帳號宣傳視頻
來源:新華網
作者:陳聽雨
“小時候爸媽手把手拉扯我們,長大后,我們希望能幫爸媽淘點喜歡的東西。”“油和米是比較重的東西,爸媽網購后快遞員可以送到家里,是比較方便的。”不少熟悉網購的年輕人表示。
2月1日,淘寶正式上線“親情賬號”,它旨在構建一種全新的用戶關系,讓每個家庭都可以簡單分享。用戶可以通過添加親情帳號,連接家中長輩、子女、配偶情侶,實現全家人的流暢溝通和便捷支付。“平等對待每一個消費者,關注到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讓更多人享受互聯網紅利,這是淘寶做親情帳號的初心。”淘寶互動業務負責人丁健表示。
一鍵喚起子女
綁定親情賬號后,長輩可以在淘寶上一鍵喚起子女
淘寶親情帳號該如何使用?據介紹,首先,子女用戶打開“我的淘寶”,選擇“親情帳號”。用戶可以選擇創建“父親”或“母親”角色關系,或對父母進行注冊邀請,或直接綁定父母淘寶帳號。其次,完成親情關系綁定后,父母的手機淘寶將切換成專屬頁面,頁面有懸浮的子女用戶頭像。在任何場景下,父母可以一鍵喚起子女,發起聊天、電話、發送產品鏈接來溝通交流,做出購買決策。最后,在支付環節中,父母還可以在無需綁定銀行卡的情況下,選擇“代我付”或“親密付”來完成購買。
淘寶互動業務的負責人季山表示,除了重構產品框架,淘寶親情帳號給用戶帶來的改變還體現在其他維度。例如,親情帳號將針對特定人群篩選出專屬的優質折扣商品、優惠權益等。“多一些柴米油鹽,多一些爸媽會高頻購買的商品。比如天貓超市1小時達業務,都會出現在爸媽手機淘寶的首頁上。”季山稱。
為爸媽網購保駕護航
季山表示,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的在線購物知識可能還存在一定的短板,保障老年人網購安全也是需要特別關注的問題。
“首先,我們希望,在消費者端,子女成為父母網購的第一個老師,幫助老年人識別一些商品;與此同時,在逆向交易的過程中,比如退貨退款等,子女也能夠介入交易流程,協助父母完成。”
其次,在平臺側,無論是導購還是搜索,淘寶都對背后的商品池做了梳理與算法的推薦。“希望我們為老人推薦出來的商品更加有保證,我們會通過技術手段,把一些可能隱藏風險的商品往后放。”季山稱。
第三在服務側,為了服務好長輩,淘寶客服團隊搭建了專門團隊與應對方案,為新手們“觸網”保駕護航。
淘寶產品經理、運營小二指導長輩體驗“親情賬號”產品
發力銀發經濟
事實上,隨著銀發經濟的崛起,爸媽們的網購需求一直在快速發展。據2017年民政部數據顯示,全國60歲以上人口高達2.3億,他們中使用手機的比例超過80%,其中不少是智能手機。
另據阿里巴巴集團數據,全國50歲以上的“剁手軍團”已十分龐大,僅淘寶天貓上就有近3000萬。其中,50歲-59歲臨退休人群是主力軍,占比高達75%,大多是90后和80后的爸媽。而在2017年,全國50歲以上的消費者網購,人均消費近5000元,人均購買的商品數達到44件。
“2018年,淘寶將針對多種人群進行精細化運營,親情帳號是一個開始。未來,我們希望把淘寶變得更加簡單、更加友好,能滿足更多長輩們的網購需求。同時,我們也希望淘寶變成一座橋梁,讓子女和爸媽的家庭關系變得更加親密、更加樂于分享。”丁健表示。
在體驗完淘寶“親情帳號”后,64歲退休教師劉艷萍表示,“淘寶做的親情賬號讓我很有感觸。現在年輕人們工作節奏這么快,平時能花時間和父母溝通的機會并不多,而淘寶則是鼓勵了老人和年輕人走到一起。不管是子女給爸媽淘寶,還是爸媽給子女淘寶,都是一種親情的體現、親情的延續。”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