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思考:廣告行業的墮落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來源:廣告黑榜(微信ID:adblacklist)
數英用戶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系作者
為什么我們沉默了這么久。
因為我們想了想,該吐的槽在過去的一年多里,我們早就吐了兩圈了。然后呢,世事如常。所以我們對這個號的價值存在感,產生了深深的懷疑。
馬上要過年啦,我們也努力想總結一下這一年,卻發現廣告業越來越墮落。可供點評的案例,少之又少。
這個世界缺案例嗎?不缺,各大公眾號們每天都在貢獻著各種各樣號稱刷屏的案例。有一種刷屏,叫做行業刷屏,怎么做呢?
買行業KOL大號,大概花個三四十萬,就可以買盡這個行業的大號(清單我就不開了),少數獨立KOL無法購買。這些KOL們的水準,就在代表著這個行業的水準。至于他們的水準,不做評價。
聲浪最大的行業KOL們,早就喪失了獨立,這個行業突然發現成名是如此的容易,這就是徹底的淪喪。只要創意略有小機巧,便可找出各種理由來進行炒作。
有沒有相對好一點的KOL?有,但真的不多,比如二毛的廣告文案、SocialBeta等。但大家可以看看他們的閱讀量,絕少十萬加,這就是行業的悲哀,好的內容永遠干不過那些嘩眾取寵的內容。
那么多你仰望的刷屏級內容,真的那么好嗎?未必,當你翻看一年所有的廣告案例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多都是噱頭式的,也就是一時熱鬧,有幾個有擊中人心的洞察?創意其實在衰退,因為標準在降低。
這個行業真正的淪喪,是從行業缺人開始的。當我們支付不了青年人更好的薪資的時候,我們可以拿來吸引青年人的理由,只剩下一個——熱愛。
熱愛能支撐他們走多久?面對著網易豬場新畢業員工月薪12K的薪資,你覺得年輕人們會去拿奧美 3K的OFFER嗎?這些國際4A巨頭們還動不動要找985、211,你們給出來的價碼, 要不要太丟人啊。體量巨大的巨鱷們,你們為這個行業存在的價值,貢獻了多少力量?
缺了新生力量,行業自然沒有辦法進步,為什么薪資會這么低,因為老板們扣門同時生意不好做。老板們過那種不缺人的日子過久了,從來沒想到人荒這么嚴重。現在各間廣告公司的組成架構,都是一群三十五歲以上的七零后八零后,帶著一堆九五后們在干活。
而他們面對的甲方諸公,就算是一個小主管都可能在他們那個垂直行業里呆了三四年,比你招的那些新手菜鳥們資深多了。所以你的那些創意小伎倆,客戶幾乎都看過或者都玩過。這一點還要感謝一下數英網。而大量從乙方投身甲方的人們,也是對于乙方廣告公司玩的套路熟的不能再熟,提案永遠是最后一天才做好的,很多創意都是一拍腦袋想的,改稿的速度總是一拖再拖,因為設計師正在刷微信,所以乙方的地位正在越來越低。收費也跟著越來越低。而乙方給出的解決方法呢,就是瘋狂吐槽甲方,這有用嗎?
這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沒有錢請好的員工,出品就變得越來越差,越差收的錢就越少,入行的人越少,你還越不能嚴格管教,因為沒有人。如果員工被你罵跑了,要再找一個人好難啊。
老板們也苦惱,現在的文案美術的價格啊。那可不是漲的一點半點。稍有良知的公司,新畢業人員的工資已經到了5-6K。但九零后們的胃口不是這么小的,他們很可能在一年之后,就提出薪資加倍的要求。因為他們去互聯網公司,就可以拿到這么多。
創意行業只剩下不多的區塊是甲方難以染指的。因為門檻比較高。
那么哪些內容是創意門檻低的?平面海報、SOCIAL海報、終端物料、手冊、節氣熱點圖這些脫胎于平面設計的內容,甲方自己有個設計部有個新媒體部就可以完成了。H5,其實大家都知道,用處不大,因為H5好做難傳沒什么轉換率。至于什么沖個話題榜啥的,甲方不知道自己玩過多少次了。
視頻內容和事件類創意是甲方較難染指的部分,這兩年有點聲音的創意熱店,基本上都是從這兩個端口出來的。
所以,讓我們回歸一下這個行業的本質吧。絕不是什么所謂的現象級傳播,那些虛浮的數據不是證明一個案例成功與否的標準。這個行業的本質,是創意。只有創意的價值被認可了,我們才有可能有更好的預算,更好的利潤,找到更好的人。
現在廣告業真正要做的事情,是確立創意的標準,這也是今年黑榜真正想做的事情。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