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微信公開課,營銷人應該關注哪些關鍵點?
作者:魏家東
數英用戶原創文章,轉載請遵守底部規范
2018年1月15日,微信公開課上張小龍的演講不出意外的刷屏,當然這在科技圈、自媒體圈、營銷圈、商業圈……但凡與微信沾點邊兒的領域,都會引發關注,從玩跳一跳6000分中引發了一系列思考,當然對于我們各行業從業者都是一個開年啟迪的最好機會。
看過演講之后,大致談一下我的一點感受,對于營銷人、自媒體人在2018年會帶來哪些變化,或者說是哪些機會,如何結合,一點體會,與大家交流。
有4個關鍵詞值得記住:
1、信任
從跳一跳引申到外掛,這確實是一種朋友之間信任的考量,當我們都在努力練習游戲時,人家用技術改變了一切,我們看之前“微信運動”就有這樣的問題,每天0點一過我的好友里就有立馬1萬步、2萬步的,這種“作弊”行為刷存在感的,確實影響力一個產品,當然真正玩游戲是有自己的樂趣、運動的人也不都是為了排行榜,但一個產品如果被外掛,那關系鏈的信任就出問題,產品熱度下行時必然,比如最近直播答題,剛剛出來就有不同的外掛產品,這種一時過熱的現象級產品就忽略或者回避了這一問題。
2、好產品
張小龍說,他一直認為“好產品自己會說話”,這一點毋庸置疑,確實好產品自帶傳播價值,我曾在《數字營銷戰役》這本書里就提到過“好產品就是營銷源”,如何讓產品自帶流量,讓用戶自發傳播就需要我們做產品規劃時仔細思考,不論是互聯網產品,還是實物產品都需要都可以加入“自帶營銷”的思維。
當然,張小龍所提的“好產品”并非單純從營銷角度,怎么把微信做成最好的工具,哪一步是對是錯,這樣的思維讓我們不斷體驗到微信這樣一個產品的不斷創新,且每一處都引領著行業。
3、尊重
從一開始就不獲取用戶聊天記錄,這是對用戶隱私的最大尊重,這也有別于一些產品,前幾天支付寶為自己年度賬單道歉,這樣的事情就是在對用戶尊重上的輕視,用戶不傻但是用戶在這些巨頭面前卻很被動也顯得很弱勢,可是每個產品都是一個個用戶一個個點擊一次次購買打造的。
尊重用戶的產品才會走的更遠。
4、線下
張小龍在演講中提到了線下,很真實。
我們已經被手機“綁架”了,不論在哪里都是在手機的世界,和朋友吃飯大家在玩手機,去看美景時在玩手機……如何放下手機發現更美好的線下世界,如何讓移動互聯網置入到我們的線下生活,而不是我們在線上體驗著線下。
這一點,值得更多企業思考。
有2個趨勢值得關注:
1、游戲化小程序激發社交
一個跳一跳再次激發微關系鏈,依托小程序的游戲應用會成為2018年里很重要的社交連接器,當然對于營銷推廣也可以花點心思,用游戲化的小程序讓社群粉絲參與起來、PK起來。
從新版微信升級的跳一跳,到2018微信公開課張小龍開場用跳一跳在講小程序、小游戲,以小游戲類的小程序將成為2018年微信群、微信朋友圈很重要的傳播內容,也會成為很重要的創業機會。
不過作為品牌以植入類參與是不太容易的,一旦用戶進入游戲后基本沉迷于游戲場景的PK中了。依托小游戲的小程序營銷玩法建議:
(1)冠名
(2)場景道具植入
(3)內容植入
(4)獎品
(5)積分兌換
(6)品牌定制小游戲
在這里不詳細描述了,以后有機會再開文章或者課上分享。
另外,除了小游戲類小程序,當然還有更多其他方向,作為平臺不會局限哪一類,比如小程序電商。在小程序的機會中,可以考慮一個小功能,比如之前火爆的微名片、紅包、養貓等小程序就很不錯。
2、好內容將獲得更多機會
可以在手機端隨時創作內容的獨立公眾號App,以及贊賞回歸后對從公眾號到作者的變化,足以證明微信對好內容,優質作者的重視,隨手創作的改變將加快內容更新的速度,同時在篇幅上可能也會發生變化,熱點快評、借勢營銷等更適合手機端完成。
1月17日晚騰訊企鵝號在北京舉行了“金企鵝之夜”,提出了“新平臺、新賦能、新內容、新算法”,不論是營銷人還是自媒體人,在內容上與最前沿的玩法、最熱門的應用結合,紅利自然會不斷傾斜。有人說我不需要這些,我就是寫我自己的內容,其實讓更多需要你內容的人看到沒什么不好,在短視頻火爆的時代,如果把內容視頻化,這就是機會,在小程序不斷讓用戶接受,且微信在不斷推動的時代,作為營銷人、自媒體人可以花點心思,好好考慮怎么結合?
不過,還是需要注意兩點:
1、不要為了刷屏而忽略規則:每個平臺都有規則,比如不允許誘導,不允許xx,這方面還是需要謹記。
2、不要為了小程序而小程序:小程序一樣需要入口,需要流量,不是說你隨便搭建一個就會火,花點心思想想你的用戶最需要解決的問題、需求是什么?用什么活躍你的粉絲群?“自有+BD公眾號綁定小程序”+“社群”+線下場景應用……為小程序提供更多入口,激活它會讓它更高效。
在新年伊始,希望開啟不一樣的2018。
借勢而行,乘風破浪!
作者:魏家東。一個人的營銷商學院,我是魏家東,《數字營銷戰役》、《借勢》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特聘教授、北京大學EMBA授課導師,蒲公英獎、金旗獎、金瑞營銷獎評委,WeMedia成員,年度最佳自媒體人,《極限挑戰》第三季宣傳顧問。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