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玩具逛街时突然按下按钮的故事,丰满的妺妺3伦理播放,新婚人妻不戴套国产精品,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视频百度

從創意人到創業人,他們親身闖出12條野路子(上)

舉報 2021-04-13

從創意人到創業人,他們親身闖出12條野路子(上)

憑借一個“狂”字,廣告人成為商業社會中最會玩的物種之一。

他們狂在有一千種模樣,紋身工裝油頭、腦暴香煙紅酒、深夜跟ddl死磕、白天趕場提案賣稿;
他們狂在不斷創造新可能,從報紙廣告到H5、互動裝置;從集團巨頭到大中小Agency百花齊放;
他們狂在生命不息、折騰不止,而創業,是他們尋找更多自我價值、開啟事業第二春的共同選擇。

今年春天,數英啟動《從創意人到創業人(上、下篇)》專題訪談計劃,聚焦有著廣告行業背景的創業人,希望讓行業內外看到廣告人擁有的更多才華、更多價值和更多可能性。

他們有多“野”?戳視頻看看!

數英小分隊尋遍天南海北,找到12位創業中的廣告狂人。他們來自北京、上海、廣州、臺北、烏魯木齊、馬來西亞、新加坡;他們擁有5年、10年、20年的廣告從業經驗;他們之中有人拿過戛納金獅,有人被寫進教科書,有人現在還做廣告……

比起開廣告公司,本篇的6位嘉賓更想玩點不一樣的:開花店、賣藝術眼鏡、開居酒屋、做潮玩IP、玩樂隊、開酒吧。他們的故事,意想不到的精彩!
PS:本文篇幅較長,但故事如小說般絲滑,配歌配酒配奶茶皆宜,建議先收藏后慢慢品,文末還有福利!

點這里看下篇:http://www.sh-jinniu.com/articles/433789.html

 

“追隨自己的心靈,用一生去做喜歡的事”

從創意人到創業人,他們親身闖出12條野路子(上)

馬天天,10年廣告人+5年花店主理人
曾任職:靈獅副創意總監、JWT創意總監
現身份:花治MIZU植物美學實驗室主理人

不到30歲就當上JWT創意總監,拿過戛納金獅,馬天天卻決意離開廣告圈,在自己的精神后花園隱居起來,隨后創立自己的植物設計品牌“花治”。 

她沒想到,這家開在胡同里的小花店,在幾年后與LV 、Alexander Mcqueen等眾多著名品牌達成合作,也成為繼廣告后自己職業生涯的新起點。


置身于被植物圍繞的陽光工作室,馬天天回憶起她的廣告經歷和創業故事

如果人生一定要有一段
在公司的工作經歷,很慶幸我是在廣告公司

我的廣告生涯比較簡單,大三就在靈獅實習,留在那里一呆就是7年,當時感覺做創意毫不吃力,這份工作非常適合我。我感到非常幸運,第一個老板鄭俊宏是一位有著強烈的人格魅力的創意人,奠定了我職業生涯的榜樣,他對我無限包容,給了我很大的發展空間,對此我一直充滿無限的感激。他曾對我說:“你是一個小天才,可是不知道過早地到達一個高度以后會怎樣呢。”

后來我去了JWT,開啟了第二段廣告生涯,在那里不到30歲晉升了創意總監,跟著雷厲風行的Polly又學習到了很多新的寶貴的東西,遇到了更廣闊的天地,我們團隊也幸運地獲得了戛納金獅

如果人生一定要有一段在公司的工作經歷,我很慶幸自己是在廣告公司。因為每一個同事都非常有才華、很有個性,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光非常有趣、開心。這些年的點點滴滴都是很寶貴的回憶。

家中角落里落滿灰塵的金獅獎杯

1618051556892855.jpg

但果然應驗了當初第一任老板的話,后來隨著工作密度和壓力的增加,身體有點吃不消的時候,我決定離開辦公室的工作,從此告別了廣告生涯。

 

回到精神后花園,開一家自己的花店

辭職后我回到和先生在北京藝術家村租的畫室,每天種種花、做點小創作,生活非常的簡單,沒有任何的物質需求,也沒有復雜的人際關系,我意識到這大概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吧。我不太擅長與人打交道,但喜歡和植物交流,不喜歡為取悅客戶而做創意,但喜歡自己搞點小創作,那就干脆開個設計植物的店吧。

開店初期,當時還在奧美上班的老公一直在幫我裝修、做設計,最后不得不被拉下水一起和我全職經營花治了,我倆性格都比較低調,和植物相處似乎非常融洽,這樣一做就是5年。

李曉晨和馬天天在花店門口

馬天天、李曉晨合影.jpg

店內鋼筋水泥的工業風設計
和繁茂的植物形成別樣的美感

1618052991958205.jpg

每天的生活是這樣的:早上送女兒去幼兒園,再騎一輛單車穿過上午寧靜的胡同,來到店里和店員一起照顧下花草,然后去旁邊的工作室工作。

工作室是一間胡同里的二層小樓,一樓用來做一些關于植物的藝術展覽,二樓是一個陽光屋頂的小屋,是我平時工作的地方。隔壁鄰居養了很多鴿子,每當它們飛過,會投下翅膀揮動的影子落在白色的桌子上,非常美。

每天工作前,我會先沏一壺茶,靜下來讀一首詩,讓自己保持對周遭一切詩意的感知,以一種比較浪漫、天真的心態去看待一切。

馬天天的工作臺
如果有媒體來訪,她也會在這里招待記者

1617801006704894.jpeg

然后開始處理一些品牌合作、設計推廣、采訪等工作,我們沒有Account,只能自己去跟人家談。讓創意人去要錢,我特別頭疼(笑)

到了下午4點,我會結束一天的工作去接女兒,帶她去公園玩一會,希望她能從小接觸自然。比起學多少英文單詞來說,我覺得接觸泥土與植物,懂得與大自然相處并從中獲得能量,對孩子來說更重要。

1618053102360001.jpg
馬天天與女兒


創意人的特質,讓花治脫穎而出

做廣告的時候,最痛苦的是和與我們不在一個頻率的客戶溝通審美;而自己做品牌,會任性地過濾掉這樣的客戶,只和彼此惺惺相惜的客戶一起合作。所以這些年來無論是小的獨立品牌,還是大的像LV這樣的品牌,我們合作得都很順利。

做植物設計和廣告創意一樣,只是語言換成了植物。比如LV那年早春的服裝是馬卡龍色系的花卉圖案,我會根據這些印花和顏色挑選出相應的植物,做出符合它調性的設計;Alexander Mcqueen則用了蕾絲等輕盈的花卉來表現它服裝里飄渺的呼吸感。

花治與LV、Alexander Mcqueen的合作

1618053968747488.jpg

因為我們店并不是傳統的那種美麗的花店,而是鋼筋水泥風格的,所以這一類混凝土空間找我們合作的也比較多。比如如恩設計的修車鋪B+、化妝品集合品牌HARMAY,由于審美都在一個基調上,所以客戶給我們的開放性非常大,做起來也比較有趣。

花治為HARMAY、B+做的展覽和裝置

1618053334951308.jpg

我們希望用各種有趣的方式呈現植物的美感,把自然的力量帶到人們的生活中,所以設計了很多好玩的植物產品。

1618057434970785.jpg

想把每件事做出創意,是廣告人最大的特質,也是我們的植物店能夠從傳統的花店中脫穎而出、堅持這么多年的一個原因,因為不想走尋常路,總是想做一些別出心裁的東西。

常常聽到有客人說,“我不開心的時候來你這里逛逛心情就好了。”這讓我感到莫大的成就感,原來植物不僅治愈了我,也治愈了很多陌生人。

1618054451652017.jpg

久而久之,我開這家店就有了一種使命感,希望能給更多“自然缺失癥”的城市人帶來大自然的能量,喚起他們內心深處與自然相處的和諧與喜悅。或許這也是為什么當人們漸漸遠離實體店鋪,都在低頭忙著互聯網營銷的時候,我卻還堅持選擇逆流而上,在胡同的深處開一家實體店的原因吧。

每顆浮躁的心,都需要有一個美好的地方來治愈。


“知名創意人/視覺藝術家/眼鏡店老板/潮牌主理人/奶爸”

1617958373245942.jpg

Tif Wu 吳天賦,18年4A廣告人+創業6年
曾任職:BBDO、奧美、TBWA、HAVAS
現身份:XScube極小立方(藝術創意機構)創始人,注藝眼鏡主理人

Tif每天早上都要和兒子在朋友圈發合照,Tif有一面價值六位數的手辦墻;Tif是在4A待了18年的廣告老門將,Tif是至今都很年輕的藝術靈魂;Tif說藝術家本質上就是生意人,Tif還說創意人愿意士為知己者死……

他是18年前的Tif,他也是現在的吳天賦。


下面是吳天賦的自述:

我是一個斜杠很多的人,知名創意人/視覺藝術家/眼鏡店老板/潮牌主理人/奶爸……如果讓我選的話,我更傾向于說自己是個奶爸,因為做爸爸真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事。

有了小孩之后,整個人的生活節奏就都跟著孩子走了。我現在每天早上8:00送我兒子去上學,必定和兒子合照并且發朋友圈打卡,然后8:15去公司,我是全公司最早到的人。

Tif和兒子拍過幾千張合照
這是他最喜歡的一張

1617801955835620.jpg

 

廣告是我第一個人生

1997年,我大學畢業前夕加入BBDO,當時居然由余添旺(BBDO中國第一位總經理)親自面試我。他問我為什么想進BBDO,我脫口而出:我覺得我會是個好戰士,所以需要一個好的陣地。之后,我在4A待了18年,BBDO、奧美、TBWA、HAVAS……這些都是我的第一個人生。

BBDO四代創意人
在Tif的新辦公室里合照

1617883522763879.jpg
左起:Tif、余添旺、陳仲翰、余思

那些年,印象最深的是在奧美服務統一的時候。對接的老板是一個慈眉善目的老先生,他很尊重我們、很認可我們的付出,能夠碰到這樣一個客戶是很幸運的。

我常常在想,客戶像這樣尊重創意人員其實是很聰明的,雙方還是要站在同一戰線上。比起經營管理者,創意人能夠像小孩子一樣單純開心,如果想到自己特別喜歡的創意,還有機會去把它實現,他熬夜加班也要替你做出好東西,士為知己者死嘛。

1617802189170694.gif
Tif服務統一的時候提過一個創意:兩個間諜去竊取情報,在緊要關頭肚子咕咕叫了起來…
產品是兩塊面餅的桶面。后來客戶真的買單了,還拍了第二季

至于什么是好的廣告,我現在真的不確定。因為大數據可以判斷洞察是否正確;AI可以瞬間全都做好文案、設計的工作;廣告創意的方法可以靠機器去排列組合,如何去跟機器人搶飯碗是所有行業都會面臨的問題,但是有一點我堅信,機器人沒那么容易取代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

2015年,我正式離開當時任職的4A公司漢威士。在給同事寫的道別信中說:各位,我18歲成年了,想去外面看看。我走了大家都很開心,因為終于可以不用忍受我的臭臉(笑)

離開4A那天,Tif發了條很長的朋友圈

從創意人到創業人,他們親身闖出12條野路子(上)

 

創業,我們最大的優勢是心態好

說到創業,其實純粹是緣分。注藝眼鏡前身是一家藝術公司,與很多藝術家創作過藝術衍生品。某天,幫我配了15年眼鏡的師傅吳剛打來電話問:“Tif,我想自己開眼鏡店,你能不能幫我設計一套VI?”我立刻有了想法:第一,做眼鏡這件事情沒有很“重”;第二,可能會嫁接到一些藝術元素,有機會去做一些好玩的東西。于是藝術+眼鏡,便成為注藝的新方向。

剛開始真的是很困難,設計、制作眼鏡都還好,難在賣眼鏡。讓我賣稿我肯定能賣掉,但讓我賣眼鏡就要考慮更多方面。不過好方面是,以往做廣告的經驗還是能用上的,尤其我是Art Base,對于注藝眼鏡店鋪的整體風格還是提供了很多幫助。

1617876164898125.gif
小分隊打卡實拍,店里到處是藝術元素

注藝眼鏡新分店,入駐上海新天地商圈

1617883070314833.jpg

要說我們最大的優勢,恐怕就是心態好。我奔五還不做,難道要等到奔六再做嗎?我們希望用創意靈感,以這種沒有雄厚資本支持的方式,看看能不能在商業土壤里面發芽開花結果。創業有風險,入坑需謹慎。至于將來去能否與其他國際大牌進行聯名或者進一步合作,我倒是看得很開,畢竟藝術與商業的聯名到頭來就是生意,赤裸裸的生意。

注藝主推款藝術眼鏡
后面是巨大的兔子裝置,目前就擺在Tif的公司門口

從創意人到創業人,他們親身闖出12條野路子(上)

小小透露一下:5.15 Tif將在魔都M50開辦個展
作品有關對100年后生命的想象
感興趣的伙伴可以前去打卡喲

1618033645670835.jpg

數英:為什么市場上需要一家叫注藝的眼鏡店?

藝術和大眾中間是有一個橋梁的,這些產品可以讓你了解到一些藝術家和他們不同的藝術語言,同時如果覺得好玩的話,那就買回去了。

比如MAD BUNNY的藝術語言就是桀驁不馴的大兔子,我們設計的眼鏡就是像兔子的紅眼睛。之前計劃每個季度出一款新鏡框,但真正著手做這個事情才發現,各方面的投入太大了,所以我一直不覺得自己是很“合格”的創業人,還好有搭檔把這些事情給搞定。

Tif辦公室,一整面價值六位數的手辦墻
他收集了10年,最高的兩件價格已經翻了10倍
他笑稱這是投資理財項目

   1617803039871542.jpg


“不同時期自我需求不同,所以做的事也不同”

1617956103741047.jpg

排骨,11年廣告人+2年居酒屋老板
曾任職:環時互動(北京)執行創意總監
現身份:純情商店街+星期三比較好 合伙人+雜工

做好了“虧本的話,就當做給自己買了一個大玩具”的心理準備,曾任環時互動ECD的排骨開了一家名為“純情商店街”的舊世紀居酒屋,同時在樓上開了一家“星期三比較好”廣告公司。

兩年過去,居酒屋的生意火熱,廣告公司的作品接連出街,每天樓上樓下跑動的排骨發現,自己越來越容易被“簡單”打動……

 

創意人和創業人這兩個身份
已經沒有什么區別

現在,我的一天非常規律,早上起來在家吃早飯看NBA,中午到店里吃午飯,下午忙廣告公司的事,想東西、寫東西、看東西,晚上5:30開始當居酒屋服務員,進行人類觀察。

居酒屋店面和店內環境照片

1617805499304045.jpg1617804670482612.jpg

對我來說創意人和創業人這兩個身份已經沒有什么區別,現在我跟合伙人胡晨一起經營,我主要負責創意,他負責客戶。

我覺得創意人和創業人都是在為做人、做自己服務,職業、工作本身并沒有那么重要,因為無論在干什么都是在慢慢認清自己,看到自己是什么樣的,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工作狀態、生活節奏的變化,大概是以前上班的時候會更職業,會特別特別努力。

我們招人也是,無論是居酒屋還是廣告公司,跟我們是一類人最重要,這樣至少大家能長期相處,其次就是有個特長吧,比如這個人是很細心還是很聰明,這些都是教不了學不會的。

 

在環時做到ECD,說哭過一個甲方

上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環時,2011年就跟著老金在做,最后做到北京的ECD。上班在環時挺好的,經歷了社交網絡傳播從無到有,從給圖配文,到做各種形式的創意,學到了很多,得到了很多。

在廣告公司難忘的事挺多的,要挑一個不太一樣的,可能就是我說哭過一個甲方,這個就不展開了。對我影響最大的人肯定還是前老板老金,他對我很好,提供的機會、錢、價值觀都很好。

IMG_3108.JPG
2015年左右的老金

好廣告可能有很多種,但我覺得輕松點,簡單就好,拋給受眾的信息一復雜,等于什么都沒說,沒人那么關心你。或者說所有廣告里,有一種廣告是簡單輕松的,那些就是我自己喜歡和想做的。個人不喜歡太復雜太炫技的東西,不是說那些不好、不對,只是個人單純的不喜歡。現在做純情商店街,越來越想把廣告做簡單,可能因為自己年紀大了,越來越容易被簡單打動了。另外,我覺得做出好廣告,一定是甲方有80%的功勞。

居酒屋的一部分海報和雜志封面

1617805289375569.jpg

或許所有做廣告的人對廣告都是又愛又恨吧,有感情了就是會又愛又恨,跟人相處也是如此。做生意之前,我有1年多什么都沒做,就是到處玩,我發現自己一個廣告都沒看,所以廣告沒那么重要。

 

賠掉的話,就當給自己買了個大玩具吧

快要30歲的時候就不想再上班了,擔心再上班就要一輩子上下去,所以創業了。我的合伙人跟我差不多大,同樣的30歲危機吧,所以一起做現在的事。

排骨和合伙人(右)

1617804624785848.jpg

做居酒屋也沒有其他原因,就是喜歡,想有個自己喝酒的地方,預算也在自己掏得起的范圍之內,賠掉就當給自己買了個大玩具。最初的想法就是開一個黃了,就用廣告公司賺的錢再開一個。沒想到居酒屋生意意外地好,馬上我們居酒屋就開兩年了,第一年已經回本了!

1617805713754189.jpg

廣告人創業和其他人沒什么不同,都是從零開始。但是,我們給純情商店街拍了挺多小廣告的,還做了一些文案啊、設計啊......比如我們菜單是一本雜志之類的,這些都算幫助到店里生意變好。

 

我們所有的東西都是圍繞著“純情”在做

純情商店街是一家自稱為舊世紀居酒屋的居酒屋,算是和現在別的居酒屋有點不太一樣,從裝修到菜品,到音樂。都是自己把自己想法往里面塞,組合出來的一個怪物

店里有一面海報墻
冰箱里裝滿印有純情的啤酒

未標題1.gif

對純情而言,品效決策中肯定品牌是最重要的,我們所有的東西都是圍繞著“純情”在做,無論是裝修、設計、菜品、酒飲、音樂、氛圍,還有我們做的小廣告,整個都是在傳遞同一種感覺,會刺激大家喜歡你,來反復消費的,這也是我們跟別的居酒屋最不一樣的地方,可能就是專業上所謂的壁壘。

當然我沒有去思考那么多,沒有那些背后的邏輯。我們做每樣東西的初衷都是自己喜歡,沒什么比這個更重要了。

 

“我會老會死,但我創造的虛擬人物會永遠存在”

1617956836597497.jpg

Ken Wong,15年4A廣告人+創業1年
曾任職:盛世長城、李奧貝納、TBWA、Leagas Delaney、BBH、Y&R
現身份:花臂老王IP創始人

Ken一開始并不喜歡“花臂老王”這個名字,但鑒于另外兩個外號更土,便用了這個名字。

它是一個瘋狂又善良的虛擬角色,是Ken的風格,是Ken的自我滿足,是Ken重新撿起的熱愛。

來自馬來西亞的他,或許在畫板上勾勒老王這個人物的時候,才能做回曾經那個剛剛踏足廣告圈的少年。

 

下面是Ken Wong的自述:

我曾經覺得自己可以做一輩子廣告

不敢稱自己是個創業人——我對創業其實不太懂,我無法兼顧創業人和創意人兩重身份,只是比較Prefer做自己的東西,算是一個藝術家吧。

當然我是非常熱愛廣告的,以前覺得自己可以做一輩子廣告,每一次案子出街我都會很開心。小時候我還會去拍下戶外廣告然后收藏起來,后來也會去網上下載。

入行第一家公司是盛世長城,我記得,將近大學畢業的時候學校辦了一個展,4A的老大們正好來看展就挑了幾位去面試,我就是其中一個。

大學畢業前后的老王
不,這時候應該是小王

1617806352412775.jpg

在盛世長城工作一年后,我去了李奧貝納,遇到了廣告生涯中對我影響最大的人,老板娘Yasmin Ahmad。

當年我21歲,還是小朋友的時候,她帶我到馬來西亞最大的一個客戶面前,讓我用我不正統的英語去給客戶提案,賣一條3、5分鐘的視頻廣告,“你怎么跟我提就怎么跟客戶提,我在后面你怕什么”,我當年穿著白T恤牛仔褲,留著金色的長頭發,面對一群西裝革履的大佬……最后真的賣過了。后來她突然去世,也成為我最難忘的一件事情,我覺得做廣告好像沒有太大的意義了。

老王和Yasmin Ahmad的合照

1617810368452687.jpg

2012年,我從馬來西亞來到上海,入職TBWA服務麥當勞,后來去過幾家國際熱店,最后在Y&R待了4年,巧的是我廣告生涯最后的老板也是我第一位老板。

離職那天,同事包場KTV
還送了一面印著“卵世梟雄”的錦旗

1617810432288506.jpg

現在每天7點左右我送兒子去上學后,就又睡過去,到公司就會稍微比較晚了。現在的狀態肯定是比較自由,我自己來管理我的時間。

 

花臂老王是我重新找到的熱愛

做了這么久廣告,我對廣告的要求一直沒變,或者能煽情能打動我,或者要能娛樂到我,就是這兩點。

有一段時間我做廣告做到迷失了,感覺是像在交功課。因為服務客戶可以照著Reference模仿,久而久之我就不知道自己在畫什么。有一次,一位辦畫廊的朋友跟我講:我知道你很會畫,但你的風格是什么?我當時崩潰了,也被點醒了。

1617805813562937.jpg

正式離職之前,我每天下班畫一會兒花臂老王,不管這東西有沒有人喜歡。后來我的制片看到這東西很有趣,就說我們做出來。目前大概有三四個人一起合伙做花臂老王IP。其實老王是有一個組合的,叫做“老巨三”,是我和我幾個伙伴,以后都會慢慢畫出來。

2020年5月底,我正式離職全身心做花臂老王。當時很掙扎要不要離開舒適圈,不過在幾位朋友的幫助下順利推進,到目前已經有盈利了。

1617805893213987.jpeg

花臂老王的造型就是復刻我的線條,不管是發型還是皮衣,都是我個人的愛好,他最大的特點就是個痞痞的形象,跟市面上有的那些帥的、漂亮的角色會區分開,但他不一定就是壞人,就像我自己寫的一句話——I'm a gangster but I am kind

花臂老王是沒有腦子的,但他有超能力,觸碰到的任何一樣東西都會帶上他的標記,不斷地去感染更多人。

花臂老王和老王本王

1617806179122140.jpg

最開始也有朋友拿我這個IP去和品牌聊,早期的時候這種是不被接受的,覺得他長得很負面。我其實不太care這些,我在創作過程當中已經找回自己的畫風了,尤其這些配色都是我自己很喜歡的顏色,但在做廣告的時候,這些顏色肯定會被客戶斃掉的。

我想,總有一天會有人欣賞花臂老王的。最近就有一部分品牌找上來,讓我放手去做,我很喜歡這種可以自由發揮的狀態。

花臂老王和GXG聯名服飾

1617874443674718.jpg

花臂老王這個虛擬人物也算是實現我的明星夢了。我會老、會死、會變難看,但是我打造的虛擬人物,它會一直在。我希望在我還沒有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它已經有了一個專屬于他的樂園,像迪士尼那樣,但不同的是,這里是一個瘋狂做自己的樂園。來這里,把腦子丟掉什么都不要想,不要去跟有邏輯的社會掛鉤。

我以前就在想,我既然能幫品牌去做這些讓他們品牌更牛的事情,為什么不能給自己做?做真實的自己,去找尋自己最真實的熱愛。這也是我不斷地從滿足客戶,變成滿足自己的狀態轉換。

不同形態的花臂老王
粉色的是今年情人節出的,很快就售罄

1617810597816446.jpg

后記:

采訪結束后,Ken又特意在群里補充道:“我背后真的要感謝一班默默幫助我和支持我的好兄弟,出外靠兄弟,感謝在這條道路上幫助過我的每一位,沒有他們沒有我”。這番很接地氣的感言,讓人想起《讓子彈飛》里的一個角色——張麻子,他是張麻子,他叫張牧之,Ken和張麻子很像。

1617806277794880.jpg
“老巨三”合照,左起:Tommy、Star、Ken

1617955280751952.jpg
左邊是當年點醒老王的兄弟sk sai kit


“我現在是一個由簡到繁、可能是最繁的階段”

 1617891013466457.jpg

王偲行,5年廣告人+8年樂隊貝斯手
曾任職:盟博AE+網易渠道經理+麥當勞市場經理
現身份:對角巷樂隊貝斯手、零售店店主、央企市場顧問

每天3點睡、7點起,在央企市場顧問、樂隊貝斯手、零售店店主三種身份之間切換,他卻說,“沒覺得累,至少精神上不累。”

廣告學畢業后便再也沒有離開過行業,即使創辦了自己的樂隊,仍放不下對廣告的熱愛,一邊觀察行業,一邊用打造品牌的方法做樂隊。

王偲行操著一口京腔,掩飾不住熱情地和我們聊了聊對廣告與生活的思考。

 

下面是王偲行的自述:

做廣告、做樂隊都是我熱愛的
后來我選了更有挑戰性的一個

我們去年剛進行完一輪全國巡演,全國走了十六七個城市。對角巷樂隊在我讀書的時候就組建了,一步步走到今天。

樂隊的存在的原因很簡單,只是因為我們有想做的音樂,又恰好有人覺得好聽。

樂隊當年排練的照片
他從大學開始學貝斯、玩樂隊
中途做過廣告、去過甲方,音樂從沒斷過

1617869195299552.jpg

當初離職是因為做樂隊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這是一個抉擇的過程,我也挺痛苦的,因為我很喜歡廣告這個行業,但是同時我也還是有做樂隊的夢想,這兩個事都是我熱愛的,但是后來我選擇了一個更夢想性,或者說更有挑戰性的一個——做樂隊。

做樂隊是一個過程,開始玩的時候肯定是從零開始,一幫人湊在一起聊喜歡的樂隊,聊得挺好,然后大家就提議咱們一塊組個樂隊吧。然后一起排練,一起上臺演唱。我們的第一場演出就是從School走出來的。

1617810815537754.jpg

那會兒門票還是二三十,隨便演,也沒人,最少的時候臺下只有一個人,但我們一樣演得很開心。我從來沒有覺得這件事困難,因為它就是我喜歡干的事。后來從1個觀眾演到10個觀眾,演到幾百人、幾千人,但是我們在做的事情沒有變。

 1617810700276694.jpg

我覺得打造一個樂隊確實像做一個品牌,要了解這個行情、市場、收入,研究完這些就開始研究自己。

取名、設計Logo,推出自己的音樂產品,然后開始推廣,演出、選擇服裝、打造形象、拍攝宣傳片;也要做社群運營,用戶互動、定期福利、落地執行,這些都和做品牌一樣。唯一不同可能是,我們不再需要反復考慮品效抉擇的問題,我們已經知道自己的風格是符合市場的,有人喜歡,那我們只需繼續做好自己的音樂,繼續表達自己。

樂隊作為公眾人物去接一些廣告代言,我認為這是很好的現象。第一能得到足夠的曝光,第二能和品牌互相借助對方的內容的內核,更好地表達自己,第三也賺到錢了。廣告并不會占用太多創作的時間、空間或者意識,這可能和樂隊本身的性質有關,它本身不是一種迎合消費者的產品,每個樂隊最核心的目的和動力都不是走紅,而是創作自己的音樂。

 

好廣告就是講良心

從廣告系畢業后經同學介紹,我也去到一家廣告公司從數字部門的執行開始做,后來我又到網易做資源對接相關工作。因為樂隊漸漸忙起來,網易那邊工作量也大,就離開網易去了麥當勞市場部,但又發現麥當勞也挺忙的,最后才來到現在服務的央企。

恰好甲方、媒介、公告公司都待過,我現在特別理解每一方的焦慮。甲方領導作出的決策可能過于主觀,但由于嚴格的層級關系,下邊的經理、總監沒有辦法緩解這種壓力,只能把壓力轉移給廣告公司。廣告公司更像一個統籌的角色,一邊要兼顧甲方需求,一邊要負責廣告的創意、執行、投放效果。媒介就是賣東西、賣自己的資源,但也有自己的業績指標之類的壓力。

麥當勞工作時期
偲行參與的其中一個項目

1617868655700780.jpg

我一直覺得好廣告就是講良心,不管是賣東西還是宣傳某一個概念,只要你講的事情是你真正擁有的,真正能提供給消費者的,就是好廣告。比如說你就是能讓人年輕10歲,你就是能解渴,只要表達精準就是好廣告

以前的時代可能會更注重創意、比稿、獲獎,在4A或者一些創意類的Agency里邊會感到很有成就。現在更注重效果,看誰能給我更多的銷量。現在是一個很著急的時代,客戶著急、Agency著急、媒體也著急,大家都很著急要效果。大家都想去做增長,想要幾個億的曝光、幾千萬的點擊,但是這里邊有多少是真的?反光鏡不是有首歌嗎,“現實就像廣告,沒有什么味道”,我其實不這么覺得。之前比較洗腦的腦白金那種廣告有,比較注重品牌的可口、百事、Nike那種廣告也有;現在廣告會更注重內容的輸出和表達自我,像B站《后浪》這種,可能就會更年輕化一些,內容會更敢于表達一些,各有各的味道。

 

深夜想到一個特別好的點子
你就愛上這個行業了

我最懷念廣告公司的一點是他們能很專注地去做事,廣告人都是很真心喜歡這個職業的。有些人干的事并不是自己非常熱愛、能調動自己的激情的工作,但是做廣告的話,你不得不調動你的激情,而當你調動你的能量,經歷過一次一次的執行、比稿和迸發創意,當你在深夜想到一個特別好的點子,你就已經愛上這個行業了。這些是想起來就會覺得特別爽的事。

廣告人去創業確實也會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做樂隊這件事,在宣傳、運營上,在一些創意點上會推進得更快,統籌性也更好一些。廣告公司熬夜的習慣,愿意多思考、想得多辦得少的習慣也有幫助,不是說不去做,而是你能夠收集到足夠多的信息,并且把有用的信息給篩出來。但到了執行階段,廣告人的經驗可能也幫不上太多忙,因為好多事雖然想得挺好,但真正去執行的時候會遇到很多困難。

我現在沒有上班點和下班點了,從睜眼就開始干,困得不行了就休息。但我覺得現在是一個由簡到繁、可能是最繁的階段,可能兩三年的時間找到一條或者兩條主線去做,因為我也快30了,覺得到30歲的時候一定得把事業立住,這樣的話后面就不會一直到處亂撞。

對角巷樂隊有很多酷酷的寫真
挑最喜慶的一張分享給大家!

1617869371487154.jpeg

我精神上不累,因為干的都是我想干的事兒,有時候繃不住了、跳閘了,那就睡,但也不能睡太長時間。做廣告人的經歷也能幫到很多,給客戶做排期、跟客戶溝通中積累的能力都是能用得上的。

最后,我想對廣告行業的小伙伴說,大家一起好好干。因為干廣告的人肯定是熱愛這個行業,熱愛就好好干。

 

“一家嚴格比照美劇《廣告狂人》設計的酒吧”

1618041088265998.jpg

Kitty:酒吧主理人,創業3年
Vinki:酒吧設計師,4年廣告人+2年室內設計師
Jack:8年電商及新媒體營銷經驗

一家坐落于廣州中華廣場頂樓的寶藏酒吧,老板和設計師都是《廣告狂人》的劇迷,店內大到裝潢、家具,小到酒水名字,幾乎全部按照劇情設計,一踏進店內便仿佛置身于美國上世紀六十年代廣告人的黃金歲月。

意外的是,這家酒吧的老板Kitty卻不是廣告人,而設計師Vinki曾在香港廣告營銷界工作過。

這家酒吧的存在,是送給所有廣告人的一個大彩蛋

 

老板不在背后的故事,適合下酒:

老板不在就是我們做的好廣告

老板不在誕生前,Vinki在時尚媒體HYPEBEAST做社交媒體內容的市場推廣工作,經由朋友介紹認識Kitty——也就是老板不在酒吧的主理人,她手下有6個餐飲品牌,老板不在是最小的一個項目,但是心思花得很多。Vinki很喜歡看《廣告狂人》,也安利給了Kitty,她們一拍即合,將廣告狂人的概念延伸成酒吧。

Kitty和客席調酒師

1618042319645389.jpeg

Kitty&Vinki:

這部劇比較打動我的是,每個角色都有一個American dream。并且劇中的小物件、小細節都布置得非常還原60年代,在室內設計也花了很多功夫。所以老板不在也在裝潢設計上花了很多心血。

老式打字機、撥盤電話、皮質座椅、復古電視…
你能想象這是酒吧一角嗎?

1617811223228001.jpg
圖源小紅書博主@鰻鯨

酒吧里所有的家具都是定制的,包括茶幾、燈具、屏風……甚至屏風上的圖案都是定制的,可以說整個酒吧都是定制的,希望每個客人一進來,就會感覺回到了以前的時代。

酒吧內部,儼然置身美國60年代的辦公室

1617811398927238.jpg

當初我提出老板不在的商業企劃的時候,大家覺得很瘋狂。首先,地理位置不是地鋪而是在商場的10樓;其次,酒吧采用的是Office風格,而非傳統酒吧一整排的桌椅。我覺得廣州會有懂我們理念的一幫消費者,也就堅持了下去。我很怕老板不在變得網紅化,拍照打卡倒是不介意,但本意不想把它打造成一家網紅酒吧,雖然現在來看是在朝著這個方向發展(笑)

我們在每一個細節都有用心,尤其是“老板不在”這個名字。當初看到《廣告狂人》劇里有個場景特別有意思:老板不在之后,公司就突然間狂歡起來,把抽屜里收藏的酒全部拿出來,然后大家一邊拿著酒杯一邊對著電視看肯尼迪選舉。我們想要還原老板不在公司的那個氛圍——明明是在辦公室,但大家又能盡情喝酒,很有沖突感,也很有趣。

吧臺和卡座,酒吧總面積將近100平

1617892114234814.jpg

其實說起來也是廣告圈的酒文化使然。以前喝酒是態度,做了廣告之后發現這是圈層文化。但其實我個人覺得,雞尾酒也包含調酒師的心思,每一杯酒都有不一樣的味道和感覺。我們平時會按客人的口味去調,現在可能是每半年出一款新酒。

老板不在酒單上的酒都是以人物命名的,很多都是和影視劇相關的,我們希望能夠重現人物的那種感覺。

最受歡迎的一款酒Mr.Draper
以《廣告狂人》主角名字命名
一個愛工作、愛香煙的紳士

1617872960547927.jpeg

上酒的方式,如此酷炫……

1617872798969806.gif

除此之外我更喜歡來這里的人能夠盡可能地放松,穿著拖鞋短褲過來我其實也是不介意的。目前還沒有廣告公司過來團建,倒是有在包房成交業務的。

我們也做過很多酒的線下項目,也算是借機讓自己看到更多的可能,來做出更多好玩的內容,就比如老板不在,讓大家夢回60年代的紐約。

老板不在酒單上印著一些有趣的“規矩”…

1617873376792579.png

老板不在為自家雞尾酒設計的原創動畫
能猜出分別是哪款嗎?

1.gif1618034710865302.gif

好廣告應該是能夠去真正感動人心,而不是單純的說為了營銷而去做廣告。

其實它也包含傳達價值觀,跟客戶一起共鳴,我覺得以這樣的初心才能更容易做出來好廣告。

而對我們來說,老板不在可能就是我們一起做出來的好廣告,它能讓每一個進來喝酒的人感受到那個氛圍,引發共鳴,盡可能地放松。面對事情,喝一杯或許是最好的解決方式。

 

故事未完待續……

從創意人到創業人,狂意猶在,熱情不減,甚至衍生出一種腳踏實地的浪漫。回首當年,他們更多報以感激、珍惜和懷念,從前那段廣告經歷也化作一份禮物,或是刻在他們的基因里,為未來的漫漫創業路添上幾分滋味。

數英尋找這些有趣的靈魂,記錄他們的故事,也祝福每一位找到自己奮斗和夢想的人穩健行遠,無論是繼續做廣告,還是探索其他行業。

最后,非常感謝接受采訪的所有嘉賓
愿意和我們毫無保留地講述自己真實的經歷、故事、感想
感謝幫助數英小分隊聯系到采訪嘉賓的朋友老師:
莫康孫、黃海波、范耀威、孫杰、陳語晴、趙清、空手
姜姜、奧利維亞、高橋希一、Jack、Karen…

也感謝點贊、收藏、轉發的你呀

文末互動福利!!

在北京胡同里開一家花店、設計藝術眼鏡、開居酒屋、把自己畫成潮玩IP、玩樂隊、開《廣告狂人》酒吧……看完他們6位的故事,最打動你的是哪段?快到評論區分享你的感想吧!

我們將在評論區抽25位幸運讀者,送【禮物盲盒】一份,隨機包含各位嘉賓親手挑選的「花臂老王貼紙」「藝術眼鏡」「對角巷樂隊CD專輯」「純情啤酒」「花治帆布包」等精美禮品,驚不驚喜意不意外刺不刺激!

1618122460722459.jpg

12篇故事講到一半,下周一,我們同樣帶來6位創業廣告人的故事,他們多半是廣告行業的老江湖

劇透一下:有大家熟悉的Norman 陳耀福、鮮少在媒體露面的意識形態廣告創始人鄭松茂老爺子、和趙又廷拍過院線電影的吳有音導演、開了23年書店的新疆老廣告人王忠、為打工人辦一家咖啡館的小暖、特有梗的魔都網紅G僧東……

我們下期見!!


采訪+撰文+剪輯:Lea、Ivan、Tommy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數英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文明發言,無意義評論將很快被刪除,異常行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錄后參與評論

    評論

    文明發言,無意義評論將很快被刪除,異常行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06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福县| 池州市| 哈密市| 吴忠市| 陆河县| 靖西县| 集安市| 瓮安县| 堆龙德庆县| 东安县| 南靖县| 彰武县| 巴楚县| 绵阳市| 浮梁县| 清河县| 玉溪市| 阿坝| 五莲县| 廊坊市| 临江市| 福建省| 长兴县| 合阳县| 涿鹿县| 元朗区| 基隆市| 石景山区| 夏河县| 中卫市| 鸡东县| 大同市| 兴仁县| 昆明市| 信宜市| 阿鲁科尔沁旗| 洮南市| 鹿邑县| 甘孜县| 景东| 吉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