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人報獎攻略,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數英用戶原創文章,轉載請遵守底部規范
剁手的雙十一,收貨的秋天。
雙十一之后,你除了坐在辦公室里收快遞,還收獲了什么?小獅子?小鉛筆?
眾多廣告獎陸續收官,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期間,小白們來請教Dalson:老板讓把今年做的案子通通報上去,可是……我真不知道怎么寫報獎信息???
這個問題讓當時正擔任廣告獎評審的Dalson不禁思考起來。評審時,總會遇到從創意到執行都不錯的作品,而卻終淪為淘汰的局面,那一定是報獎環節出了問題。
如何不讓原本好的作品慘遭淘汰的厄運?
學會報獎攻略一二三,還有機會敲開正在征集的廣告獎的大門,你就已經可以看見金燦燦的獎杯們在向你招手了。
攻略之一:知己知彼 對癥下藥
國內外大大小小的廣告獎,都名聲赫赫。即使你是一個如白紙一樣的新人,想必你也一定在公司前臺看得到堆滿各式各樣獎杯的墻。相信很多人都會跟你介紹過這些獎杯的來頭,卻沒人跟你介紹過這些叫得上的或頭一次見的廣告獎之間其實各有側重。如果你覺得一個作品拿著同一套報獎資料,像撒網般的到處投遞,抱著總有一家會“慧眼識英雄”撞上你的作品,可就大錯特錯了。
舉個栗子。
剛結束的金投賞和艾菲獎都是側重實效、ROI的,對于那些報個飛機稿來搞事情的參賽作品,被打槍的幾率就很高了。那么,像是One show和戛納這樣的都更偏重創意,在創意部分卯足了功夫,讓人眼前一亮,獎杯自然也很容易手到擒來了。
往小了說,每個廣告獎內也會設置十幾種不同的類別。你可能會投到不同的幾個類別去,視頻類、社交媒體類、公益類,同一個模板用到三個不同的類別,結果變成在任何一個類別里都會變得不倫不類。這是填寫報獎資料時很多公司都容易犯的錯誤,也就是“懶”。即使是同一個作品,在不同的類別下,也要有側重地去重新描述報獎作品在該類別下的亮點,千萬不能怕麻煩。不然評審就會失去焦點,難以在短時間內抓住重點,分分鐘內將你淘汰。
攻略之二:報獎就像投簡歷
其實,很多報名的表單都準備得很仔細,只要按照里面的要求填內容進去就好。但是,如果你覺得到這里只是填個表,抱著酒香不怕巷子深,填表只是走個形式的單純想法,可就相當于在給自己挖坑了。
初審時,每個評審要看很多作品,真的……很多作品。字多到眼花。整潔簡明的基本信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非常重要!
1、內容要準確
人家問你本次創意的洞察是什么,你回答挑戰是預算緊張。不禁讓人開始懷疑這家公司是不是有能力理解客戶的brief。
2、言簡意賅
有人曾經無視報獎規則,略過報獎表格,直接把提案的PPT投了過來。且不說沒有遵守報獎的規則,這長篇大套的工作模型和理論,真不知這位報獎的廣告人是太懶太忙還是想跟評審就這種工作模式進行個促膝熱論。
能像微博一樣,用簡單明了的結論直接說明是最佳做法沒有之一。將復雜的事情用簡單的話講明,也是廣告創意人的基本功力?。?nbsp;
3、實話實說,別亂吹捧
最終效果沒有達到幾千萬量級,可能直接放數字覺得不好看,要么夸大,要么亂編一氣。如果你這樣做了,就真的很危險了,很容易被質疑。要知道,做評審的老大們,都是行業內的veteran了,對數字敏感,對作弊這種事的嗅覺也很敏銳。
4、圖片,排版是門面
平面和排版是一家公司設計功底的體現。試想一下,連最基本的字體、大小、行距都混亂地擠在一堆,不易閱讀;平面看起來像是美工請假了一樣,哪位評審老師忍心看得下去呢。
5、措辭用字要仔細
錯字,不能原諒。如果因為打字失誤一兩次,還是可以理解的。連報獎的品牌名字都連續錯了幾次,估計這填表的人一定很狠品牌方吧。
措辭,含糊不清。雖說填寫報獎表格的人不一定是一個文案,但倘若連這樣說明性的文字都說不清楚,如何讓人相信推出slogan會讓消費者明白呢。
評審就像日閱無數簡歷的HR,偶爾遇到這樣不認真的“簡歷”,很有可能因此直接拒絕“面試”哦。
6、突出核心競爭力
挑戰、洞察、策略、創意、表現形式……不單單要精準描述,還要突出這里面最核心的點。比如,很多參賽作品覺得一定要突出創意部分,事實上,很多創意普通的作品能順利的執行和獲得不錯的收效,是因為精準的洞察,抓到了目標受眾的痛點。而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一味的加大筆觸在創意部分上,反而比不過那些真正創意精彩的作品。
綜上可看出,填寫這個報獎資料的人一定要對整個案子都非常的清晰,并且要有仔細認真、對自己的作品有一個尊重的態度,那么做策略的人則是一個比較合適的選擇。另外,在填寫報獎表格時,一定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站在評審的角度去思考,就更容易在填寫信息時,考慮到他看資料的心態。
攻略之三:要錦上添花 也要不忘初衷
1、報獎視頻要用心
終審時,評委會分組評選不同的類別。自然每個評委是有著不同的出身背景,因此會有各自的側重點和關注點。要知道,每次終審作品討論可都是非常激烈的。
例如,報獎視頻。原本應該是個加分項,如果在這里吃虧,豈不覺得冤。廣告獎作為一個最有創意的集中營,可偏偏所有的報獎視頻都是千篇一律,明明是不同的創意和作品,卻如出一轍。既然為創意做了報獎視頻,就要花點心思。當然也有不少別出心裁的報獎申請,卻拖沓、繞彎子,說不清自己到底是誰,做了什么。
視頻三板斧:無論用什么方式和形式,都要明確的講清楚。
1、遇到了什么挑戰
2、用了什么創意解決
3、最終得到了什么結果
同時也要注意,嚴格控制在規定時間內,不能出現代理商的名字。當然想獲獎,最重要的還是要靠實力,畢竟得獎靠的是作品,報獎拼的是包裝能力。
Dalson在報獎視頻里戴著兔頭面具
觀看完整報獎視頻地址 : https://v.qq.com/x/page/v0536qbsj18.html
2、廣告作品要解決客戶問題
說到底,好創意的根本還是有沒有解決客戶的問題。消費者沒有記住品牌方 (提升品牌知名度)、銷量提升明不明顯等。
好比本次Dalson在終審時遇到的一個由兩個品牌聯合推出的作品,可是其中一個品牌被淹沒了,完全沒有被記起來。那就說明,在報獎時沒有清楚的表述出兩個品牌要解決的問題。即使是再好的創意、再有力的執行、再火爆的數字,看起來也都跟那個被埋沒的品牌沒什么關系了。
3、關注獲獎趨勢
從2014年的互聯網,2015年關注環保、公益、社會命題,到2016年的VR、AR等技術的革新。2017年的熱點、IP、跨界、沉浸體驗。近年來的得獎趨勢上來看,媒介與創意執行的比例從8:2或7:3開始逐漸偏向5:5,客戶和廣告公司都花更多時間在產出優質的創意內容上。例如很多品牌開始做較長篇幅的微電影,甚至圖文海報,增加科技含量讓精簡的媒介投放更加有效。
因此,要保持關注廣告獎的趨勢以及最新科技在廣告上的應用。說不定,下一次的報獎表格中就會有“應用科技”這樣一欄了。
總 結
可能對于很多廣告人來說,“一年不拿獎,心里直癢癢”是一種常態。漸漸地,只看到了得獎后的結果,而忽略了對于報獎這件事本身要有足夠的重視。即使是一名小Account或者一個小助理來做這件事,也要把自己報獎的案例當成是一件產品賣給評委一樣,讓他們看到驚喜。
在短短的15秒視頻,或幾張海報的背后,是消費者看不到的全員的努力。而廣告獎的設立,是對這些人的肯定與支持,是他們繼續走下去的動力。它不僅為企業和廣告公司帶來良好的聲譽與形象;促進銷售,增加預算,也讓客戶感受到廣告的成就;為從業人員提供更多晉升機會;擴大了公司知名度;同時意味著更多、更難的挑戰!
報獎,從現在開始改變。
微信公眾號:FUNER(FUNER2016)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