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看門人”單霽翔火了,一個隱藏在故宮里的超級段子手
來源:藝非凡(微信號:efifan)
數英已獲授權,如需轉載請聯系原出處
這兩天,
單霽翔火了,
因為網友驚喜地發現,
原來,我們的故宮院長,
竟是個隱藏在宮里的超級段子手。
段子一:故宮院長親傳職場生存指南
對于領導視察這件事,不少人既緊張又無奈。為幫大家排憂解難,故宮院長親傳了一則職場生存指南。
故宮收藏了各種奇珍異寶,比如大到一人都抬不動的印章,據說是乾隆皇帝85歲退位時用和田玉給自己刻的。但因為搬運不方便很少示人,連院長都沒見過。
直到有天領導來視察,工作人員把這印章搬出來了。
院長一時錯愕:“怎么把這方印搬出來了?”
工作人員:“這方印印殼壞了,你跟領導匯報一下吧。”
于是院長如實匯報:
領導馬上詢問:“那為什么保管不善啊”?
院長解釋道,因為地下庫房是80年代建造的,只能設定一個溫、濕度,為了保護那些嬌貴的字畫,就先委屈其他文物了,這印章就是其中之一。
這么一說,領導瞬間就讀出了院長的言外之意:“那改善這個保管條件需要多少錢啊?”
院長脫口而出:4個億!領導沒接話,氣氛有點尷尬……
不過幸而領導又轉念一問:“那你們地下庫房保管多少文物啊”?
感覺機會來了的院長,抓緊一分一秒講這庫房多重要,但現實條件多艱苦。總而言之,讓人聽得心酸,同情心泛濫。
領導很快做出批示:上對祖先,下對子孫,我們這代人要負責,要把這件事在當代做了。
為方便大家學習,
院長專門總結概括道:
越是重要的領導,
越要給他看最不好的地方,
這樣,領導的責任心油然而生,
就會給我們解決很多問題。
這方法啊,屢屢得逞……
段子二:推銷故宮淘寶套路深
相信大家近幾年,都對故宮淘寶印象深刻,這跟院長的推銷“套路”,其實密切相關。
比如夸自家的行李牌:一上來就勸大家千萬別買,因為太好看,用一次都得丟。
再比如引導大家買傘:一把不夠,春夏秋冬得各有風采。
“一個人準備四把傘就夠了”,真的需要四把傘才行嗎?
段子三:給德國總理講花鳥
院長不僅下得“倉庫”,而且上得“廳堂”,接待過各種外賓。
德國總理默克爾來華時,院長送她一個冊頁,里面有一些花鳥,總理喜歡得不得了,讓院長一頁一頁給她講。
然而,院長自己并不知道……
段子四:力圖挽救法國前總統婚姻
法國前總統奧朗德和前女友來華時,參觀故宮博物院。
進了故宮后,兩人誰也不理誰。院長覺得他倆前一晚肯定吵架了,于是送了他女朋友一條披肩,她才第一次露出燦爛的笑容。
然而,最后兩人還是分手了,
院長對此表示非常遺憾:
好像也沒挽救了這個婚姻。
段子五:我是故宮看門人
如今,雖然我們的院長是網紅,
是正兒八經的故宮博物院掌門人,
但他說:自己其實只是故宮看門人。
人們常常說,
紫禁城有9999間半房子,
可誰能把這些房子走一遍呢?
恐怕皇帝都沒有。
600年來,
單霽翔是第一個
走完故宮9000多間房屋的人。
整整五個多月時間,
院長走遍了每一間房子,
總共9371間。
2012年1月,剛成為院長那會,
有媒體問他:“新上任,你有哪三把火?”
他說:“一把火也沒有,因為故宮最怕火。”
俏皮話歸俏皮話,
單霽翔可不是光說不練。
在他看來,
古建筑的安全,
文物藏品的安全,
以及觀眾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要善待這些文物,
首先要善待故宮本身,
讓這座寶庫得到應有的尊重。
以前做旁觀者,看到游客抽煙,
單霽翔從來不放在心上,
做了院長后,簡直不能忍。
每到一處,看見煙頭、垃圾,
第一反應是彎腰去撿,
一年下來,他從石縫里,
摳出足足1000個煙頭。
對故宮感情漸深,
就越有“想呵護每個角落的沖動。”
2013年,他提出:
故宮開始全面禁煙、禁火,
一個打火機也不許帶入,
每一片垃圾落地,
兩分鐘之內必須清理掉,
久而久之,見地面如此清潔,
游客也不好意思丟垃圾。
2014年,他又提出,
宮殿屋頂不能有草,
“飛鳥將草籽帶到房頂,
草生命力強,生長時會拱瓦,
瓦松了,宮殿就要漏雨,
木頭就會朽毀,建筑就要大修。”
時至今日,從高處往下看,
紫禁城屋頂沒有一根草。
做得最徹底的,要屬禁車,
“英國白金漢宮,法國凡爾賽宮,
日本皇宮,都不許車輛穿行,
這是一個文化尊嚴的問題!”
頂著巨大的壓力,他將包括工作人員在內的所有私家車搬離紫禁城。
甚至不直接和文物打交道的人,也要搬離故宮,包括他自己。
可故宮那么大,
全靠走不現實,
于是單霽翔規定:
可用自行車、電瓶車,
這倒成了一道別樣的風景。
以前外賓、國賓參觀故宮,
都是警車開道,直入午門,
2013年,法國前總統奧朗德來訪,
單霽翔也沒給總統“面子”,
堅持讓奧朗德在午門前下車。
法國總統奧朗德參觀故宮不久后,
印度總理辛格參觀,
因其年事已高,
有關部門希望“破例”一次。
但單霽翔依然堅持原則,
最后不得不換成電瓶車參觀,
建國以來的“外賓禮遇”,
就這么讓單霽翔給推翻了。
堅持背后的道理非常簡單,
無論你是誰,有怎樣的地位,
都該對這些人類的文化寶藏,
保持一顆敬畏心,尊重文物,
就是尊重文化本身。
單霽翔不僅沒有一把“火”,
還像他名字般,只有雨,
他做的那些事像春風化雨,
滋潤著故宮的土壤,也溫暖著大家。
2015年9月,
故宮“石渠寶笈”特展,
為看到全卷的《清明上河圖》,
不少中外觀眾為占位瘋跑,
一下子引起巨大轟動。
單霽翔見狀,立即做出反應,
制作2000多個胸牌發給觀眾,
讓工作人員分組舉牌,列隊參觀,
整個參觀過程變得有秩序,
排除了一切安全隱患。
很多人已經排隊六個小時,
擔心不能看上展覽,單霽翔承諾:
“不到最后一人,絕不閉館!”
晚上8點,他親自去現場,
見有人口渴,趕緊組織人燒水,
泡了2500杯熱茶分發給游客。
到了12點,他又到現場,
不少游客都餓得撐不住了,
但堅決不愿離開。
他又調來800盒方便面,
親自派發到每一個人手上,
故宮成了全世界第一個,
給游客發方便面的博物館。
能做到如此無微不至,
說到底是對文化的敬意,
他希望那些富有內涵的文物,
能被更多人以走心的方式看到,
只有這樣,文化的深層價值,
才能傳播得更遠。
事實證明,
單霽翔的良苦用心,
全都沒有白費。
“石渠寶笈”特展70%觀眾,
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
這讓他倍感欣慰。
院長還親自承諾:“故宮絕對不漲價,因為價錢會把真正需要文化的那些人擋在門外。”
再過三年到2020年,
故宮就要過600歲生日了。
單霽翔的心愿很簡單:
“把壯美的紫禁城,
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
來源:藝非凡(微信號:efifan)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9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