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百雀羚雙11的廣告后,你會下單嗎?
我發現,最近百雀羚玩跨界有點上癮。除了和故宮設計師合作,還跨界了魔術師,并造了個叫作「黑科技魔盒」的東西。
聽名字簡直讓人充滿幻想,一個國民護膚品牌也玩起了黑科技?
別被騙了,所謂「黑科技」,無非就是:把盒子一拉,空空如也,再一拉,出來一套百雀羚護膚品......
為此,百雀羚和在「美國達人秀」走紅的魔術師蔡威澤,拍了支一鏡到底的MV。
據官方微博描述,這支MV拍的是「蔡威澤第一次帶女友回家」,全程魔術,所以你最好別眨眼。
怕中國消費者不認識蔡威澤是誰,百雀羚在這支MV開頭,用了專業新聞畫面和美國達人秀畫面,以顯示他在美國成為「大事件(sensation)」的受矚目程度。
所謂的全程魔術,看完MV你就懂了,魔盒拉進拉出,一會對著爺爺奶奶拉,一會對著叔叔阿姨拉,一會對著侄子侄女拉。我就算拼命眨眼,也還是看出來了啊。
只想發表一句略主觀的感慨:這個盒子,要騙小孩子,興許都不大容易了誒。
那么百雀羚出這樣一個魔盒,到底是要吸引誰來買?
假設一
如果要吸引和我一樣,美麗又年輕的護膚品用戶,那我想說:我對護膚品最基本的需求是「功能性」,再往外擴展就是「對美的追求」。就算是要送我贈品,我也希望能夠「好看、實用」。
顯然這個盒子并不滿足我的需求,哪怕作為贈品,我都覺得它過于笨重,拉進拉出個一兩次可能就會嫌它放著占地方。
舉一個走心的贈品例子,雅詩蘭黛在今年雙11會送鑰匙扣、手機指環。對此我的評價是:好看、實用,買買買!
假設二
話說回來,縱觀整支MV,魔術師帶著魔盒在家庭團聚時晃悠了一大圈,最終盒子還是到了他女朋友手里。
不禁假設,這盒子要吸引的對象是...直男們?為了送女友、逗長輩之用?
那我想說,這簡直是典型的直男式思維。女人真的會因這樣的魔術而會心一笑嗎?不、敢、茍、同。
假設三
最后一種可能,就是作為雙11的突圍噱頭,制造話題和關注,為旗艦店帶去流量。
問題來了,魔盒是否具備成為話題的特質呢?
想想奧利奧音樂盒,在社交上之所以引起廣泛關注,原因大概有四點:
1)外包裝極富「創意」,符合年輕人的審美;
2)「音樂」是重要元素,年輕人熱愛音樂;
3)「好玩新奇」也是年輕人所追求的;
4)使用場景簡單,自己一人就能玩,就能拍小視屏發到朋友圈。
再來看看魔盒:
1)魔術這個主題目前在國內并不熱門。蔡威澤走紅的地點在美國,而國內,幾年前大家對劉謙的那種關注度,也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
2)外包裝毫無美感可言,視頻中看起來是一個老土的厚箱子。
3)這個魔術真的不新,記得我小時候就看過類似的盒子,只是略小。
4)使用場景才是最大的問題。估摸著應該是要一家人都在的時候吧。可雙11不是新年,根本不存在老老少少聚一起讓你表演魔術的機會。如果放在春節出魔盒,倒還有可取之處。
所以,感覺百雀羚在考慮營銷手段時,應該多關注消費者需求和創意,如果只是依葫蘆畫瓢,甚至連消費者的使用場景都無法預設好,是并不能為品牌帶來實際收益的。
還好,除了魔盒,百雀羚在雙11前夕上線了一部「古裝大片」,名字叫《俗話說得好》。
依舊是大腦洞的古裝風格,似乎比去年的《四美不開心》更好看。
《俗話說得好》
為雙11吆喝打折信息,古裝劇能夠博出位!
一是因為:古裝劇是網絡新寵、群眾基礎扎實。要知道從媒體數據來看,2017年上半年,網劇播放量排前三都是古裝劇。
二是因為:古裝劇內容延展性強、可以很魔性。從最早的《萬萬沒想到》開始,網絡古裝劇就已經自帶搞笑無厘頭的基因了。
為雙11吆喝打折信息,最重要就是讓消費者「看完廣告記住你的品牌折扣」,最好能夠被主動想起來,這支片子做到了這點,因為最后的折扣信息露出得簡單、直接、有魔性。
當然執行也很重要。就這個廣告,創意完成得很不錯,更厲害是每一話的劇情都能和最后的打折信息銜接上,從頭看到尾很容易。
比如第1話說「不打不相識」,最后落到「她們打架,我們打折,雙11全店粉碎性五折」;
再比如,第3話說「千金難買也高興」,最后落到「但百雀羚旗艦店這些限量款,可以讓你高興」。個人感覺很妙。
反正看完后,五折記住得妥妥的。如果是潛在TA,想必會行動,那此廣告的任務也就達成了。至于路轉粉這種事,應該是雙11之外其他campaign的訴求。
依稀記得,去年《四美》的結尾call for action并不直接有力,只是點了下題:「陌生的他鄉,在擼串的夜晚,像家鄉,開心就好」。
個人覺得,百雀羚從《一九三一》長圖文之后的營銷,一直在求新求變,玩過很多,乍看上去也都挺成功。但這次雙11的廣告看完后,你會下單嗎?講真,魔盒我是真心玩轉不來......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9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