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賣奶茶了!9.9元/杯、小料隨便加!會火嗎?
作者:大龍,來源:咖門
原標題:9.9元/杯、小料隨便加!海底撈賣DIY奶茶,會流行起來嗎?
導語:
海底撈做奶茶了,還搞了一個DIY新玩法:
讓顧客DIY奶茶,9.9元/杯,自己配小料、選擇茶底、頂料等,消費的個性化、參與感被極大滿足。我注意到,古茗也在“玩”DIY奶茶,它會流行起來嗎?
一、9.9元/杯!海底撈推出DIY奶茶
最近,海底撈開了“第一家奶茶店”,消息在圈內不斷擴散。海底撈武漢楚河漢街店,在一樓待客區開辟了奶茶檔口,命名為“制茶樂園”。
“海底撈第一家奶茶店”,圖片來自小紅書
“制茶樂園”檔口的布局形式,類似于奶茶店的操作臺與海底撈小料臺的結合,一杯9.9元,顧客自己DIY拼配,底料、茶湯、頂料選擇都非常豐富。我跟該海底撈門店的店員求證了一下,目前可以選擇的配料有:
茶底:嗨派奶茶、嗨派奶綠、蜜桃果茶、葡萄果茶;
底部小料:脆啵啵、椰果、小芋圓;
頂料:奶蓋、豆乳粉、可可脆、豆乳粉、抹茶粉、葡萄干。
該店員稱,產品還在不斷更新,該區域也有專人負責。在操作臺的上方,有各種操作提示,比如“六種小料任意搭配”、“按下開始,按下停止”、“水果加椰果更好喝”等。
操作臺的上方有各種操作提示,圖片來自小紅書
海底撈的這波操作,在小紅書上掀起首波測評反饋:“味道真的可以,9.9元誠不欺你”、“奶綠、水蜜桃非常不錯”、“實現奶蓋自由”。
對于海底撈的客單價來說,9.9元一杯的價格不高,大概不久后就會出現一波“海底撈DIY奶茶攻略”。2019年,有網友就在微博上曬出海底撈在北京推出的4款茶飲,售價10~12元。這次開出DIY奶茶檔口,創新飲品+火鍋的體驗,讓人眼前一亮。其實,DIY茶飲早已出現,而最近在茶飲圈又有流行跡象,古茗、SEVENBUS都在推。
二、DIY茶飲,古茗、SEVENBUS都在嘗試
幾天前,古茗也在微博上發起DIY奶茶的征集帖。
官方發布的參與方式是:在評論里發出“腦洞配方”和“加料”,并給出一個帶有品牌LOGO的空杯圖案,讓人盡情發揮,而創意搭配一經品牌采用,新品推出時微博端宣發會以粉絲名字命名這杯奶茶。
網友熱情被點燃了,“榛子+生巧+半杯奧利奧+無糖奶茶+咸芝士奶蓋,出了我能連著喝十天”,“蛋糕掛壁、巧克力醬沉底、烤奶、芋圓、芝士奶蓋”……
這種形式相當于收集粉絲對小料口味的問卷式調查,可以幫助品牌在產品設計、研發方向上做一些主動的顧客溝通與粉絲互動。
可以窺見的是,茶飲消費者追求自我表達、參與感的訴求愈發明顯。
在剛剛落幕的咖門2021萬有飲力大會上,SEVENBUS創始人甘天天表示,產品以前是固定搭配,經常會遇到非常多的備注信息,這個不要、那個不要、這個多加點,消費者會有很多自己的需求。
“消費者會期待去自己創造一些個性化的產品,可以多提供一些小料給消費者做一個DIY的形式。”甘天天稱,目前,SEVENBUS自選奶茶銷量占比達60%。
SEVENBUS的做法大體上參考了火鍋:先選茶底再選撒料(頂料),最后再選3種小料。
SEVENBUS的自選系列外賣銷量占據前兩名
茶飲DIY,本質上是客制化的一種,根據客戶的需求來定制產品,讓消費者和品牌之間產生情感連接。
那么,客制化會不會成為接下來行業的一個趨勢?
三、DIY會不會成為一個茶飲小趨勢?
為了保證門店出品的標準化,大多品牌都會有統一的SOP,要求所有門店按照標準操作。但近些年,有的地方涌現出類似茶飲實驗室,讓消費者自己體驗,制作飲品。
綜合多位行業人士觀點,DIY奶茶有哪些優勢與挑戰?
1、產品更個性化,消費過程增加驚喜
當下年輕消費者更愛追求個性,消費的過程是否有趣、有沒有驚喜,都是追求個性的一部分。DIY的出現就是滿足消費者差異化的口感需要,按其喜好搭配,讓消費者參與到研發、制作中來,參與本身也是一種消費價值。
2、遇到“選擇困難癥”,會降低出品效率
之前跟一些飲品同行聊天,他們都談到過有的顧客有“選擇困難癥”,很難快速下單。DIY茶飲選項更多,消費者更容易產生“選擇困難癥”,讓出品效率降低。
3、完全由顧客DIY,出品不可控
穩定、標準的出品,是復購的重要因素。完全由顧客DIY的茶飲,出品“一杯一個味”,無法實現標準,當最初的新鮮感消失,復購就是一個挑戰了。 SEVENBUS的做法是個參考:顧客自選小料、茶底,但加多少、怎么加,是店員來操作的,讓出品更可控,解決一部分標準化的問題。
店員來操作,讓出品更可控
此外,還可以通過多種運營手段帶動DIY玩法:造節、盲盒甚、話題,抓住粉絲注意力,增加復購幾率。
4、酸甜比難掌握,DIY奶茶比水果茶更穩妥
SEVENBUS的自選融合奶茶,首先是選擇1種茶底,然后選擇3種小料,最后選擇奶蓋。
從DIY奶茶的種類及方式來看,SEVENBUS僅用奶茶與各種熱門小料搭配。
有研發人員認為,在DIY層面,奶茶對茶底、小料的搭配更易標準化。而水果茶在DIY過程中,甜酸比平衡對大眾來說很難掌握,特別是用鮮果材料來制作。
5、DIY會不會拉高成本?
資深行業人士分析,DIY客制化是否增加成本,重點是預估小料的使用量、使用頻次、使用效率,以及和產品的合理化搭配。
一些罐頭小料,不存在繁瑣的預制工序,不會增加太多成本;但預制小料,需要花時間、人工成本,如果儲備量大,就會提升成本。
有行業人建議,可以按小料標價格,讓顧客自主選擇,平衡成本與價值感。
結語
總結下來,SEVENBUS的“你選我做”,是一種產品形式創新;古茗的“你參與我安排”,是一種粉絲互動創新;海底撈的DIY,是一種場景體驗創新。
無論哪種形式,DIY的意義都不止停留在“多料”,而是在于讓用戶參與到產品的研發、制作環節,更容易與品牌形成正向情感鏈接。
充滿新奇體驗、注重參與感的DIY茶飲,眼看是要刮起一陣風了。
這種拉動消費者到店、實現產品創新的玩法,你怎么看?
作者公眾號:咖門 (ID:KamenClub)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