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廣告人生活在一個“不幸”的時代
數英用戶原創內容,轉載請遵守文章底部轉載規范!
和現在的廣告相比,我當然更喜歡以前的廣告。
根據目的不同,以前的廣告會投放到不同的媒體上,報紙雜志上刊登內容詳細的廣告,因為受眾閱讀停留的時間長,電視上的廣告因為時間短,要瞬間抓住受眾的注意力,獲得好感度,要有記憶點。
互聯網時代的廣告要求快。以前可以有一年的時間去做一條廣告片子,現在這樣干就不太可能。你要每周甚至每天都制造新的內容出來,跟受眾建立聯系。
我拍過耗時最長的一條廣告花了兩個半月時間,也是最貴的一條片子,預算700多萬,客戶是國泰航空。2003年,SARS剛剛爆發,一切都很低迷,我拍了一支主題為四季的廣告片。我們在香港中環的高樓上取景,等雨天,等風來,等太陽,也去新西蘭拍綠地藍天和部分飛機的鏡頭。可能當時的這一切現在都可以在攝影棚內完成了。
過去廣告可以拍好幾個月,這個時間花下去,作品能在電視臺上播上一個月甚至一年,現在就不太可能了。我每天睜開眼睛就要想,今天微信發什么,微博更新了嗎?
我們現在接觸傳統廣告的時間和接觸互聯網廣告的時間已經天差地別。我們不會一天24小時看報紙或看電視,但是現在很多年輕人就真的是一天十幾二十個小時地在使用手機使用網絡,而我們接觸傳統媒體的本就不多的那一點時間一下子就被互聯網吞噬掉了。互聯網賦予了現在的廣告更多的展現時間和到達機會,廣告的形式也更加多樣。另外,除了接觸的時間變多,現在的廣告更能第一時間收到反饋,是無人問津還是刷屏朋友圈,可能一個晚上就知道了。
過去的廣告無論是平面還是視頻,消費者很大程度上都是被動接受的,現在的廣告互動性更強,很多時候大家會主動去看,去參與,甚至還會自己制造內容去傳播,消費者參與進品牌的建設過程中,并且成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以前品牌單方面通過廣告向消費者介紹自己推銷產品,現在消費者可以自己通過各種渠道去了解品牌的方方面面。
也許我懷舊,總覺得以前的廣告更耐人尋味、更有智慧些,你可能不會一眼就看懂,但看懂以后就會會心一笑或眉頭深鎖,有些思考。現在街頭巷尾多是信息類的廣告,喜歡或者不喜歡,消費者一眼就決定了它的命運。
我希望年輕的創意人不要泄氣,讓他們的創意在新媒體中有更多實現的可能。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