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腦了!盤點近期廣告視覺中最火的設計風格!
數英網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底部規范!
廣告人基本都遇到過很多尷尬的需求,比如:
一種平淡中帶有喜悅的風格是什么?
一種既夢幻又簡單感的風格是什么?
雖然遇到各種各樣的狀況,但許多廣告人也在這樣的情況下從藝術界、影視界為廣告行業帶來了許多流行風格與趨勢。
我們總結了一下最近兩年廣告行業的那些風格趨勢,看看那些曾經在我們面前刷過無數次臉的廣告風格背后到底有什么故事。
孟菲斯風格(Memphis)
如果評選一下2017年上半年最火的廣告形式,地鐵廣告一定是候選之一。很多品牌都走上了承包地鐵之路,而且大多都是用文案的形式展現廣告內容,整個地鐵都是各種各樣或有趣、或感人的文案,有些甚至一路延伸到地鐵口。
而今年的地鐵廣告也帶火了一種上世紀的設計風格——孟菲斯風格,看兩個例子:
孟菲斯風格在色彩上常常故意打破配色規律,喜歡用一些明快、風趣、彩度高的明亮色調,特別是粉紅、粉綠等鮮艷的色彩,再加上多樣的圖形與線條充斥其間。因為很多學過配色的朋友都知道一個原則:設計一樣東西最好不要用超過三個顏色,但孟菲斯風格在這點上是完全地叛逆。
孟菲斯風格最早形成與1981年,以索特薩斯為首的設計師們在意大利米蘭結成了“孟菲斯集團”,他們反對單調冷峻的現代主義,他們認為設計沒有確定性,只有可能性;沒有永恒,只有瞬間。因為在上世紀70年代非常流行極簡風格和現代主義,從而導致了當時的設計呈現出一種沒有裝飾性、沒有個性化、也沒有色彩主義的趨勢,而孟菲斯風格就是對這種趨勢的解放。
現在有很多產品、室內設計、服飾設計都借鑒了孟菲斯風格,以下是孟菲斯風格的其它產品設計:
由于孟菲斯風格設計較為大膽,色彩比較跳躍,元素之間沒有過多的聯系。因此比較適用于海報、店面招牌等設計當中。以下是孟菲斯風格的平面設計作品:
故障感藝術(Glitch art)
故障藝術這個詞聽起來很陌生,但看看下面這個在廣告中運用的例子就知道了。我們前兩天剛剛總結了一篇有關抖音的文章,抖音的廣告中就是使用了故障藝術的拍攝手法。
滴滴最新推出的滴滴快車廣告——《想出發就出發》中也使用了故障藝術的效果,讓整個廣告片看起來就很燃。
故障藝術(Glitch Art),就是利用事物形成的故障,進行藝術加工,使這種故障缺陷反而成為一種藝術品,具有特殊的美感。
其實故障藝術最常見的就是電視機、電腦出現問題后產生的破碎、有缺陷、顏色失真的圖像。最早關于“Glitch”的記錄是在1962年,在一次美國的太空計劃里,在一次美國的太空計劃里,信號圖像的傳輸中出現錯誤,產生了我們在電視機、電腦中會看到的圖像。
下面這則視頻是1978年,Jamie Fenton 和 Raul Zaritsky通過干擾一個視頻游戲控制臺中的游戲而得到的影像資料,這也算是故障藝術的早期作品之一。
故障藝術作品
故障藝術其實是完美主義對立,是由次文化中朋克和黑客文化萌生出來的審美觀。其實故障藝術在美國已經流行一段時間了,而且因為故障藝術制作很容易,電視上失真的廣告、視頻,掉幀或者出現高純度幾何彩條,卡花的屏幕都可以用來創作,而且,現在還有很多制作故障藝術的軟件。
像素感藝術
大多數人接觸到“像素化”圖像應該要追溯到玩小霸王游戲機那個年代了。但其實如果把“像素化”放在藝術領域去講,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紀80年代的點彩派。
點彩派不用輪廓線劃分形象,而用點狀的小筆觸,通過合乎科學的光色規律的并置,讓無數小色點在觀者視覺中混合,從而構成色點組成的形象。之后的藝術家用電腦繪制類似的圖像被稱為像素藝術。
點彩派作品
像素化在現在看來有一種復古的感覺,同時又有著二次元的獨特魅力,所以很多品牌都會用像素藝術來設計產品,讓人們有種游走在現實和二次元中的感覺。特別是現在的年輕人,他們很喜歡像素化的風格來追憶童年。
日本80后新生代設計師 Kunihiko Morinaga(森永邦彥)設計的服裝
挪威新版紙鈔也采用了像素化設計
樂高廣告是像素化風格的一個代表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電視、電腦品牌也會采用像素化風格來制作廣告。以下是像素化風格的其它廣告作品:
脫力系
“脫力系”這個詞可能大多數人有點陌生,但其實從字面意思就能理解,當一個人已經無法受地心引力控制的時候就會···無力地癱在那。“無聊”正是脫力系作品的特征和賣點,讓人們在“無聊”中找到樂趣。最有特點的一個例子就是“葛優躺”了。
日本喜劇中經常會有“脫力系”的表演,而這個詞在二次元中一般是指脫線搞笑到讓你笑得沒有力氣徹底無語的動漫作品。
《懶蛋蛋》
而在時尚圈內,脫力系也成為一種潮流。
在廣告中,也有不少脫力系的風格作品,比如最近因為金山毒霸再次刷屏的日本雪糕品牌 ——AKAGI的廣告。
-END-
(大創意:pitchina_)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