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營銷讓小黃人火遍全世界,比電影《神偷奶爸》還出名
數英網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底部規范!
最近一群香蕉色、膠囊狀,嘰嘰喳喳的小黃人,出現在道路上、貨架旁、手機里,甚至是食物上,幾乎占領了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不得不說,《神偷奶爸》系列的小黃人簡直是IP品牌營銷的典范。
《神偷奶爸3》在北美首映3天狂卷7541萬美元票房;而在中國上映三天收獲4.5億,預計總票房將達到8到9億,營銷大咖趙寧老師打趣說,如果名字改為《小黃人出逃記》票房還能多兩個億。事實上,小黃人已經成為環球影業公司最值錢的IP,而它也是環球影業史上投資最多的營銷項目,花費了近5.93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6.8 億元。
“小黃人”本來在影片中只是個抽科打諢、調節氣氛的助手,但搞笑滑稽、無傷大雅的形象意外讓它受到了廣泛歡迎。環球影業主管品牌營銷和合作的執行董事David O’Connor認為,當小黃人對3到84歲的人都有廣泛吸引力時,它就有了粉絲基礎,將這個虛擬形象提煉出來能夠對商業價值產生巨大推動。
就像我們熟知的米其林輪胎人、威猛先生、高露潔海貍先生,都是企業用于推廣品牌的虛擬代言人。只要將它映在商品上,就能讓消費者喜歡上。舍得砸錢、包裝炒作,環球影業持續性轟炸式的營銷,讓小黃人在飲食、時尚、交通等領域頻頻出現,打造了一個持續的IP營銷效應。
“IP形象授權如今是國外動畫電影最常見的一種營銷方式,對于處在宣傳期的電影來說,這種合作是一種和品牌互相提升熱度的雙贏。”而環球影業通過上百家品牌的合作,讓小黃人混到了臉熟。
首先便是麥當勞,遍布各地2400多家麥當勞餐廳,墻面、柜臺、餐桌上都是小黃人的樣子,它們推出了“霸拿拿”、“芝啦啦”、“翅大大”等新品食物,發布了掀起消費者新一輪收藏風的小黃人玩具,還利用了AR技術進行游戲互動。這些都增添了社交網站上小黃人品牌的分享談資。
最近OFO小黃車也來勢洶洶。共享單車本身就是一個流動的營銷渠道,這意味著品牌的信息可以出現在城市的任何地方。而OFO在創意上更下功夫,大眼睛前燈、小黃人貼紙等打造的“小黃人”單車,成功引發了朋友圈和網絡上的病毒傳播,極大地增加了曝光。
查看案例詳情:http://www.sh-jinniu.com/projects/22247.html
此外,時尚圈內PUMA彪馬也推出了小黃人單品,包括衣服、鞋子、帽子等。
UNIQLO優衣庫也和小黃人合作了童裝,價格適中,估計很多大人看了都抱怨為什么沒有成人款。
Stride炫邁也把小黃人找來賣萌。口香糖一般價格低廉,且受眾廣泛,擺在超市、便利店等收銀臺附近的醒目位置,很容易引人注意,使小黃人的形象得到廣泛的社會傳播。
護膚界也沒落下,旁氏洗面奶推出了小黃人的新包裝。
環球影業主管品牌營銷和合作的執行董事Connor稱,除了一些老的合作客戶外,很多品牌方都是新加入的。他們一起進軍時尚、日用品、電商等各種領域,讓人已經搞不清哪些是主動營銷,哪些是全民狂歡。
而這種狂歡,已經不是第一次使用了。在《神偷奶爸》系列的前兩部,環球影業進行推廣時,就使用了這種“地毯式狂轟濫炸”的營銷手法。放幾張圖就能感受到了。
比如在這之前,以小黃人為主角的戶外廣告曾鋪滿了美國、墨西哥、澳大利亞、法國和英國。
看看這輛公交車,你可能會有密集恐懼癥。
電影院上也是,因為很多人拍照還導致當地的道路產生了嚴重擁堵。
曾經霸占了北京地鐵海淀黃莊站和國貿站。
就連墻上都是被“惡搞”的小黃人藝術形象。
《神偷奶爸》第一部曾有一只飄在空中的小黃人,環球影業建造了一艘“神偷奶爸號“飛艇,在美國上空橫穿而過航行萬里。
無論是社交網絡上高達上億點擊率的《香蕉之歌》、《寵物》等小黃人番外篇,還是各種實體活動中的活躍身姿,抑或與近兩百家超市、購物中心的聯手,小黃人幾乎覆蓋了生活的所有領域。
到處混臉熟的小黃人,讓它成為制作公司“照明娛樂”眾多動畫片中當仁不讓的頭牌,有效地為推進環球影業的知名度和有效地吸引廣大觀眾重新回到電影院做出了貢獻,也為環球影業在動畫片領域開辟了道路。如今,光是小黃人周邊產品的銷售業績以及和各種品牌的互動營銷,收益估計都不會比賣電影票賺得少了。
-END-
一品內容官(ID:content-officer)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