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霸B站的《瞎看什么》,竟然是一家廣告公司的課外作業
緣,妙不可言~
來源:PingWest品玩(微信號:wepingwest)
作者:喃醬
數英用戶原創內容,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如果太忙太累不想燒腦看電影,那“X分鐘帶你看完X電影”類的短視頻節目可能會合你的胃口。
這種由谷阿莫在2015年開創的短視頻類別,以幫網友們試看、解說并吐槽影視劇為主要特色。自此,只要有新片/新劇上映,就會有各種無數的電影解說播主一擁而上,帶你邊看邊吐槽。
但這類內容看太多,我都快吐了,你呢?
但是!對電影解說的理解能不能不要這么膚淺!制霸A、B站和用二維碼君勾搭觀眾的“瞎系列”才是你的品位和智商的歸宿!
每周一,“瞎系列”會在微信公號、A站、B站和開眼視頻同步更新。與那些吐槽商業爛片、收割情緒流量的Up主不同,“瞎系列”以國內目前少有的黑色幽默/冷笑話的形式推薦冷門佳片。
從瑪麗蓮·夢露的黑白電影,到科恩兄弟的代表作,再到恩斯特·劉別謙的經典之作……解讀與重構這些電影史上優質而冷門的電影,是“瞎系列”最與眾不同的地方。
先來看一段視頻,感受下這位播主清奇的畫風……
早期,“瞎系列”以短視頻《瞎看什么》嶄露頭角,隨后大受歡迎并橫掃A、B站,近期改名《閱后即瞎》,兩個節目均由天納團隊出品。
作為一檔周更的電影解說節目,每期在A站和B站的播放量都在百萬級,病毒式傳播也讓節目經常登頂A站香蕉榜以及B站日排行榜。
開播僅一年就收割了一百多萬粉絲,可謂異軍突起。
與谷阿莫、唐唐、阿斗這些以個人化風格爆紅的播主不同,“瞎系列”反其道而行之,選擇了“去個人化”的風格。“蝦菌”和“蝦醬”是兩位帶著墨鏡裝瞎的主播,素人的設置補足了人格,同時也讓節目更接地氣。
兩位靈魂主播
蝦菌、蝦醬在節目中采用了《新聞聯播》式字正腔圓的配音,搞笑的解說詞配上高冷的播音腔也成為了“瞎系列”另一大特色。
“瞎系列”的解說詞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的巔峰,堪稱業內一絕,有B站上炸裂的彈幕為證……
“緣,妙不可言”,“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場面一度非常尷尬”,“他們二號去聽經,晚上去旅店,三號去餐廳,然后看電影”……這些在不同節目中頻繁出現的臺詞,也成了“瞎系列”的魔性洗腦金句。
瞎粉間的暗號!
《瞎看什么》,其實一點也不瞎
這么好看的“瞎系列”,起源卻是則廣告。
2016年3月,當時還是廣告公司的天納跨界制作了一部烏七八糟的網絡劇:《了不起的咔嚓》,講一個可以瞬間移動的理發館,邊給人洗頭邊給人洗腦的故事。
天納從這部單元劇里挑出了污污的一集,給網劇做了個解說劇集的視頻廣告。為了和故事本身的污形成鮮明對比,親自操刀這則廣告的天納CEO王錚決定把解說廣告做得嚴肅正經。
于是,王錚找了兩位央廣《新聞和報紙摘要》的播音員,用播音腔解說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低收入大齡單身男青年,在某夜酒后沮喪,選擇通過大保健的方式完成自己初夜。
《了不起的咔嚓》里對大保健充滿期待的青年
廣告播出后效果奇佳,播放量比網劇還要多。王錚覺得有趣,想到自己又喜歡看電影,就打算用這樣的形式做個電影解說的短視頻節目。
當廣告公司老板的好處是任性,他想做節目就能做起來。于是就有了“瞎系列”最初的《瞎看什么》。
最開始王錚覺得,做《瞎看什么》不會花什么時間,可以當作公司的一個集體愛好,誰看了什么好電影就來寫寫。畢竟他寫《瞎看什么》第一集的文案,一共也只花了兩個小時。
但他發現,做《瞎看什么》成了公司里“最累的活”。制作一集節目要花兩周:編劇們看大約十部電影才能選出一部適合節目風格的,之后編劇和剪輯師還要共同工作一整周時間:先要把這部電影仔細看上至少五遍,找到滿足“聲畫同步”的笑點,然后編劇撰寫文案,剪輯師進行毛剪,再之后進行錄音錄像……
耗時較長原因之一是,王錚鼓勵大家不斷做新的嘗試,這些嘗試有時能碰撞出有趣的結果,有時也會做出不能播出的內容,那下一期就只好斷更。
另一個原因則是他對節目的苛刻要求和精心設計。
《瞎看什么》系列節目延續廣告片使用播音腔,因為播音腔能保證節目信息量大、節奏快,又不能讓觀眾聽著不舒服。節目還在廣告的基礎上增加了蝦菌蝦醬的主持人設計,因為《瞎看什么》是個“去個性化”風格的節目,主持人的出現讓節目有了具體的形象,可以拉近和觀眾的距離。
主持人除了蝦菌蝦醬,還有蝦汪
在此之外,王錚還要求節目要高度聲畫統一,節目里為電影人物重新設計的臺詞,基本都能對上口型。
你相信嗎?電影里的外國妹子和圖片上的中文詩詞,可以完全對上口型
在選片上,《瞎看什么》也和別的電影吐槽節目不同:別人都在追熱點、吐槽爛片,《瞎看什么》卻熱衷于推薦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前的經典影片。
一開始,《瞎看什么》也曾學谷阿莫,嘗試解說熱門爛片,但這種“幫觀眾把他們罵不出來的話罵出來”的節目意義不大,于是王錚就讓節目編劇們為爛片重新梳理故事邏輯,把爛片講成另一個好故事。
解說節目要提煉出電影的主要情節,在十幾分鐘里表述出來,這是個艱難的再創作過程,這其實會把電影充分解構,失去原貌。所以“瞎系列”節目的制作,也會“遵守講故事的規律”。原本電影中有的設定、鋪墊、矛盾推進都要有,節目可以加入搞笑的元素,但原來電影經過關鍵事件到達升華時刻、人物得到成長,都要保留下來。
這樣,觀眾在笑過之后,也可以去看看節目里介紹的那些優秀冷門電影:
“我希望觀眾看完一期節目之后,對電影本身的主題和調性是有判斷的。像科恩兄弟的一些電影,里面冷幽默有時難以消化。我們希望能給觀眾提供一條路,讓他們覺得這個東西不是那么難懂。”
好好的廣告公司,怎么就去做短視頻了?
很難想象一個公司會把自己的官網主頁做成這樣:
天納成立于2008年,原本是個腦洞大開的廣告公司,近兩年才進入影視、自媒體行業。公司開在今日美術館旁邊的寫字樓里,門上貼著一個巨大感嘆號,就是他們的logo;英文名TAMNAAAA里有5個A,也是想說自己比傳統的4A廣告公司還要好一點。
天納的廣告作品也確實不錯。在病毒視頻剛剛興起的2010年,天納做了一期內部集訓課程,把他們認為沒有新意的廣告視頻翻拍成一組創意視頻,標題就叫《廣告說啥我信啥》。
這組視頻的“牙膏篇”里,王錚還親自上陣,扮演了纏著路人做牙掃描的變態醫生:
之后,天納又為七喜定制了病毒視頻廣告《史上最爽的7件事》:
身為球迷的主角有天突然看到國足得了大力神杯、前女友和前前女友回來要求跟他復合、老板給他加薪了、李剛也說他是自己失散的兒子、李剛送給他一套房、居委會張大媽也給他送來了鹽、2升一瓶的七喜只賣4塊9……醒來發現,只有最后一條是真的。
再之后,天納還為七喜做了單媒體平臺播放次數過億的《七喜圣誕許愿寄》。“微電影”概念產生后,他們為New Balance 574三原色系列做了微電影三部曲,還因為內容有趣被傳統電影公司找上門,希望能把微電影廣告改編成院線電影。
如果一切只是照這樣下去,天納本來能在廣告領域玩得很好。但近兩年,他們把自己定義成了”原創內容開發公司”,和視頻平臺合作推出了網劇《了不起的咔嚓》。王錚說,這是因為他認為廣告行業已經是夕陽行業,行業成長性很低。
物聯網、大數據的發展讓傳統廣告行業備受沖擊,一支廣告拍得再好看再有趣,效果可能都不如在電商平臺花錢多買幾次推薦。天納于是拓展了業務線,開始在影視和自媒體方向尋找創意內容的用武之地。
過往做廣告的經驗,也讓他們在視頻節目的商業化上有了更大想象空間。
《閱后即瞎》是扇門
今年年中,《瞎看什么》的內容制作方天納與推廣發行合作方創客互動的合同到期。雙方沒有達成繼續合作,就按照合同都不再使用《瞎看什么》的節目名稱和平臺賬號。
天納的新節目名稱叫《閱后即瞎》,內容跟《瞎看什么》基本一致。換號之后的《閱后即瞎》很快吸引了大量老粉絲,公眾號后臺也收獲了大量留言。王錚對于其中一條印象深刻:
“她說自己在富士康工作,特別忙,打工宿舍Wi-Fi也壞了,所以就有一個月沒看了。今天終于喘口氣,算了下自己流量覺得差不多夠,就去看了。看了之后發現停了,就哭了。哭了之后看到最后,發現有新的號,就跑到新的號看,看完之后又哭了。”
作為內容創作者的王錚認為這是他的價值所在。而作為商人的王錚看到,《閱后即瞎》的價值是建立了天納與粉絲之間的聯系。
如今的短視頻領域并沒有一個成熟的商業模式可供參考,一條、二更之類微電影紀錄片式的視頻自媒體正在嘗試通過內容合作變現,做成了網紅的papi醬則選擇邊做papitube平臺邊接廣告變現,美妝和飲食類視頻自媒體則大多選擇開淘寶店或自營電商。
《閱后即瞎》未來可以嘗試的道路很多,王錚認為他們可以用《閱后即瞎》的方式講自己寫的故事,也可以用這種形式來講電影之外的其它內容。短視頻有視聽有場景,進行廣告植入也比圖文、微信公眾號有優勢。
就在剛剛過去的一周,《閱后即瞎》終于在結尾插入了商業廣告。觀眾們留下滿屏的彈幕說,恭喜恭喜。
本文由PingWest品玩(ID:wepingwest)授權轉載。
關注『PingWest品玩』有品好玩的科技,一切與你有關。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