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來源:@假裝在紐約、豆瓣
午夜12點,報時鐘響起,城市的一隅,屬于一家食堂的時間開始了。菜譜只有豬肉套餐,但你想吃的都可以點。這就是老板的經(jīng)營方針。
上面是日劇《深夜食堂》里經(jīng)典的一段開場白,一家只在晚上12點到次日早上7點營業(yè)的小店,用美食治愈人心。每集25分鐘,一集一個故事,劇情舒緩、溫暖卻不矯情。
就是這樣一部被網(wǎng)友譽為最具治療系的深夜劇集代表作,讓眼尖的中國商家看到了希望。于是乎,由蔡岳勛執(zhí)導(dǎo),黃磊領(lǐng)銜主演的中國版《深夜食堂》上映了,卻在6月12日的首播就遭遇滑鐵盧。
尷尬的廣告植入,豆瓣評分2.4,網(wǎng)友集體吐槽,強烈呼吁拍攝一部真正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深夜食堂》。近日微博博主@假裝在紐約和豆瓣發(fā)起深夜食堂故事的話題,小編精心整理成了六大合集,不知能否給有翻拍意向的編劇帶來一絲靈感呢?
沙縣、餃子和面
我在如東客運站開了個沙縣,經(jīng)常在附近乞討的老頭和我說他要回老家了,不來了,問他原因,他說不需要錢了,得白血病的孫子走了……那一刻突然覺得活著都好不容易,每個人背后的故事都意味深長。我請他在店里吃了個飯,嘮了會嗑,結(jié)束時他抹著眼淚走了,和我說了一句他說的最多的話:好人一生平安。
@一個理想主義的大人
小區(qū)西安面館,中午總會有個農(nóng)民工,大概三十大幾歲的樣子,每次都吃兩大碗面,然后用手機看小姑娘的視頻直播,第一次覺得是個偉大的發(fā)明,給了這些人群一點起碼的幻想空間。
@無盡燃燒
凌晨一點,進了一家餃子館,里面就我一個客人,我要了一盤餃子一瓶啤酒邊喝邊吃邊哭,老板坐在旁邊不停的安慰我,我要走的時候老板說什么也不收我的錢。
@張小顏Mf
在包頭一個牛肉拉面館,聽一個衣衫邋遢的人打電話叫人叫人匯五千萬訂煤……
@小魚嬉戲
結(jié)婚后,很少在家做飯,沒時間回家,再加上倆人很少能碰到一起。偶爾的一倆次也是充滿了儀式感。如果本來是倆人的戲,變成了一個人舞臺,五味雜陳。那天我下班早,老公說他大概晚上8點左右能回來。他喜歡吃豬肉韭菜餡的蒸餃,正好我也想試試手藝。等他,買肉,買菜,和面,包餃子,蒸了滿滿倆蒸籠。時間一點點過去,欣喜逐漸褪成絕望,他還是沒回來,我一個人吃了一籠餃子,邊吃邊掉眼淚,把他那份也吃了。晚上10點,他終于下班了,等了1個小時都沒等到出租車,他放棄了,哽咽著跟我說:老婆,對不起,對不起。
第二天我把餃子拿給我媽,說:昨天我倆一起做的,太多了,沒吃完。
我大概再也不會做餃子了。
@會飛的蝸牛(豆瓣)
北京西城區(qū)有個桔子酒店,酒店巷子口有個沙縣小吃。出差時候半夜會去點一碗小餛飩。一個深夜碰到一對情侶,女孩子哭到眼線都暈開,對著兩人面前僅有的一碗炒面放聲大哭,我只聽清了一句:“我陪你走不下去了,這碗炒面是我最后的錢。”男生全程無言,但是等女孩子跑出門后,我看見男生手捂住了眼睛。
@有個小星球唉
以前練瑜伽路過的胡同里有家小小的拉面店,只有五張桌子,但是老板打理得很干凈,墻上擺著綠植和雜志,每天都親自熬骨湯捆叉燒肉,很用心地經(jīng)營著小店,后來不練瑜伽之后就很久不去了,再后來知道老板去CBD開了個比原來大十倍的店,還是一樣的干凈,一樣的好吃,運氣不會虧待用心做事的人。
@Kalpis
以前語文課本里的《一碗陽春面》,似乎也可以算作是深夜食堂。
@-阿娜塔
麻辣燙、大排檔
在一個老家的排擋吃晚飯,吃到中間有一個拄著拐杖的人來打包飯,大概打了3個菜一個飯還有一碗湯,老板收了他5塊錢。就覺得很奇怪,后來我買單的時候問了服務(wù)員,他告訴我,原來那個人住在這附近很多年了,以前都在這吃飯,中間出車禍了,老婆孩子遇難了,就剩他一人,后來老板說每頓就收他5塊錢,這個世界還是有好人,這個老板也是潮汕人,驕傲!
@周志研
麻辣燙店里,一個姑娘一個人在吃。過了一會有人打她手機,姑娘:在吃麻辣燙,你過來付錢。又過了一會來個男的,是她丈夫,聽他們對話,應(yīng)該是姑娘跟婆婆吵架,生氣跑出來吃飯了,連錢包都沒帶,丈夫勸了她幾句,就去付錢:50塊?你吃啥了吃了50塊???姑娘邊吃邊笑。
@koogio
一個常去的大排擋很便宜的大排擋,有天隔壁桌坐下一對衣著樸素整潔的父子只要了一個肉片菜湯,兩碗米飯,一聲不響的吃著,老父親只用湯兌米飯,把肉都給了年輕的兒子,兒子又把肉夾回給他,老父親不時抬頭看看周圍的人,眼神黯淡,最后埋單25塊,兒子掏了好久才湊夠。兒子說的唯一一句話就是“我在這很好,我送你去火車站吧。”
@----------NICOLE-----------
一個人的時候經(jīng)常去吃麻辣燙,麻辣燙是一個人的火鍋,孤獨和寂寞伴隨滾燙的湯水吃進肚子里,胃暖了心就滿了……
@Hello(豆瓣)
麻辣燙店里一個女生在結(jié)帳的時候正好跟男生打電話“你都不陪我吃飯,害我一個人吃十幾塊的麻辣燙…”這時候老板正好大聲說“你這個三十二!”。
@顏子昱-Viggo
麥當勞
我有一次在麥當勞點餐,然后一個女的和服務(wù)員因為點餐的問題?(不記得具體為什么了)反正就打了起來,互相扔薯條、漢堡 ……就在我面前薯條和漢堡飛來飛去......
@瘋琰瘋語
老爺爺目測七十往上,在麥當勞啥都沒要,就點了支粉色甜筒,一個人在座位上閑云野鶴地舔,瞇著眼睛咂巴嘴,吃到興起還把腳放在面前的圓墩兒上抖,給人一種“趕緊滴要上課了”的感覺,他舔完后立馬起身走掉,溫吞吞的步子,留下一堆麥當勞俗人。
@座墩兒肉
龍蝦、啤酒
2011年8月,畢業(yè)2個月后,第一次和在武漢的同學(xué)一起約出來吃蝦子,我們喝酒吹牛,對未來世界自信滿滿,現(xiàn)在回憶起來,好懷念那種盲目自信呀。
@龜癮
C一個人到大城市工作,老婆孩子都在老家,剛來到那個城市也沒什么朋友,一個人去飯館吃飯,點了瓶啤酒,旁邊桌子的人干杯的時候,他也會舉起酒杯一起干杯……
@薄德未-喇菲啊忒
常去的龍蝦館,老板娘因為瑣事跟老板理論,以為兩人要吵起來,然后老板關(guān)了火,走到老板娘身邊,一臉寵溺說哪有你這樣的老板娘呀,在店里跟老板吵架的,消消氣。老板娘就笑了。后來跟老板熟了就說出這個事情開玩笑,老板羞澀的說年輕的時候很多比我優(yōu)秀的追她,她不顧一切跟著我吃苦,我必須要對她好。
@小小鈺呀
某個冬日下午的小飯館里,鄰桌兩個看起來很失意的中年男喝的醉眼朦朧,甲喝了口酒對乙說“我對兒子徹底沒辦法了,現(xiàn)在打著都不管用了”。乙回應(yīng)“還是打得輕,我都是往死里打,不怕他不服”。甲苦笑一聲:“我教育兒子都夠失敗了,想不到你比我還失敗,來,喝酒……”那天陽光很好,但難以掩蓋父親甲的悲傷。
@summer健身工作室_曹
一群朋友去吃飯,旁邊桌是一個白頭發(fā)老太太,一個人點了幾個涼菜一瓶啤酒。吃了半程來了另一個老太太,兩人對飲幾杯,抽了幾根煙,結(jié)賬走了。這樣的老年生活簡直不能更酷。
@貓壓床的菇?jīng)?/span>
可能是我孤陋寡聞,以前真不知道小龍蝦可以這樣吃:露天排擋上,一大盤赤紅的小龍蝦端上桌,再點綴幾個小涼菜(有些人不要小涼菜,單單要小龍蝦),幾瓶啤酒,三五個人圍著方桌,吃著喝著聊著,好不快活。
@沙侖(豆瓣)
一人食
記得那是初中的時候,某個星期六的晚上,八點,我在一家米粉攤子吃粉,店里的客人只有我一個,老板在盤算著一天的收入,煮粉阿姨在偷閑聊天,然后走進一個穿著西裝套裝的小姐姐,坐到了我對面,說“今天我失戀了,可以和你一起吃嗎?”
@老唐同學(xué)
用一根火腿腸壓住熱氣氤氳的泡面;燒烤攤煙霧繚繞下滴著熱油的羊肉串;路邊叫賣的小食品(這就是我的深夜食堂,沒有明星的參與,沒有那么多的世間百態(tài),有的是過往的歲月和那個時候孤獨的自我)
@狂奔的蝸牛(豆瓣)
某年某月,我在一個小飯館遇見了一只蒼蠅,它飛到了我的碗里,停在我的一塊五花肉上。它撲騰著翅膀,可愛極了,我不忍心趕它走,最后叫來了老板,給我免了單。
@亻則面
有一天在吃呷哺看著斜對面這個老奶奶就這么一個人吃著火鍋,然后服務(wù)員不停的過來跟她說話,后來老奶奶走的時候,我問服務(wù)員說她經(jīng)常來嗎,小哥說之前老奶奶經(jīng)常跟她老伴兒一起過來吃,老爺爺走了好像快兩個多月,老奶奶還是點這大的鴛鴦鍋然后一個人吃…真的沒忍住眼淚掉了下來………
@蟲_AT
無意中聽到一個女人打電話。大意是她去日本治好了一種挺重的病。決定趕緊離婚。成全丈夫和小三。原因是知道她生病了丈夫和小三全力以赴想辦法救治她。她覺得那是一對善良的人。雖然海鮮飯好難吃,但仍然是個不錯的夜晚。
@咭咭
中國版:饅頭配豆腐乳。 豆腐乳真是個神奇的東西,感謝王致和。
@George桑(豆瓣)
我曾在一家被稱為廈門深夜食堂的店打工,和經(jīng)常來的客人都很熟,有天晚上曹伯伯喝多,徘徊于廁所和吧臺,猶豫要不要給一個想念很久的人打電話,最終沒打。幾個月后傳來曹伯伯胃癌去世的消息,我時常想起那天晚上,希望那個人知道有這么一個晚上,他那樣想念你。
@手機用戶5722563
其他
想起大學(xué)畢業(yè)最后一夜,跑去園西路吃餌絲,我知道這是我在這個城市吃的最后一碗餌絲,下次再見我便是個過客。老板是個阿姨,認得我,她說:“畢業(yè)了吧”,我點頭。她笑著說:“吃了一年我的餌絲也沒見你吃胖,最后一碗我得多給你下點餌絲”。沒有一路順風(fēng),沒有前途似錦。
@靖101
和男朋友晚上看完電影走出電影院已經(jīng)十一點了他說他很想吃夜宵,很多店都已經(jīng)關(guān)門我們走了好久找到一家全家便利店,男朋友點了一碗粥,我坐在他旁邊看著他吃,店外的樓梯上有一只小貓,就這樣我們有一句沒一句的閑聊直到他喝完粥,他說:這是我吃過最幸福的夜宵了(我是小仙女,我當然不能吃夜宵。)
@敗給概率論的喵
小時候跟老爸去吃肥腸粉的路上遇到一對乞丐父子,老爸施舍了錢。進店后我發(fā)現(xiàn)乞丐父子坐我們斜對面,吃的比我們好還多點了一個餅。
@大海大螃蟹
2015年年中我和兒子去日本旅游,在奈良傍晚我們先去公園看鹿,回來已經(jīng)9點來鐘,找吃的,見一家燒烤店還熱鬧的有很多人在吃,想來估計味道不錯,就進去了,老板說沒位,要在外面等空位。我們就坐外面等,一會食客出來了,對我們點頭鞠躬說著什么,我聽不懂,之后兒子說人家在跟我們道歉呢……
@貓三三RD
去年畢業(yè)的時候,室友最后一天去買早飯,吃的糯米飯團。賣飯團的那個阿姨,或者叫大媽更準確,她常年占據(jù)著公寓大門口的絕佳地理位置,還是我們經(jīng)管院副院長的姐姐,聽說已經(jīng)靠賣飯團買了兩套房。室友要的是加肉松的,大媽問她是不是畢業(yè)了,她說是,然后大媽就說那以后吃不到了,然后給她加了好多肉松,還加了個鴨蛋黃,好大一個飯團。室友后來都哭了......
@戴夢琪
作為一個復(fù)讀一年,畢業(yè)一年,失業(yè)半年的廢物青年 ,我想的不是工作,而是那一份香酥雞柳。
那年香酥雞柳還是2.5一大份的年代,一放學(xué)路邊攤到處都是煎餅、玉米餅、香腸、臭豆腐、里脊肉、炸餛飩……一眾好友都會蜂擁而上去找自己喜歡的,拿著自己從父母那“騙來”的5塊“資料費”去大快朵頤。
@幻鍀·幻誓(豆瓣)
以前學(xué)校美食城上坡那里有家臭豆腐,沒有名字,晚上才開,很臭,很好吃。我連名字都幫它想好了,就叫“臭名遠揚”,可惜,它倒閉了。
@王懶懶 (豆瓣)
結(jié)語
35段美食的故事,35段人與人的故事集。平凡瑣碎的生活,藏著人情冷暖。
以今天看到甚為喜歡的一句話結(jié)尾:用食欲來講人欲,是個特別好的切口,但是故事必須是你自己的,食物也必須是你想吃的。
-END-
轉(zhuǎn)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jié)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zhuǎn)載侵權(quán)必究。
未經(jīng)授權(quán)嚴禁轉(zhuǎn)載,授權(quán)事宜請聯(lián)系作者本人,侵權(quán)必究。
本文禁止轉(zhuǎn)載,侵權(quán)必究。
授權(quán)事宜請至數(shù)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quán),侵權(quán)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