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馬宋:你做不好上一份工作,大概也做不好下一份工作
來源:小馬宋(微信號:zhongguowenlian)
作者:小馬宋
后臺某讀者提問:
我是來問前程的。
我今年26,男,未婚,不入流大專,于13年畢業到16年在做銷售,10月做文案,基本是原創,有一不錯的文案出身上司,學到很多,數月后公司經營不善倒閉,后經介紹到另一家公司做文案做一個月辭職(寫愛情故事,可完成工作,但無成就感也無興趣)。
現于一家港資上市嬰幼兒食品營養品公司供職一周有余,公司主打線下渠道商,感覺公司的人都在混日子,無前途,大陸市場做了十年,去年銷售額才三千多萬,我部門是市場部,總數六人,分別是兩個網絡推廣,平面一個,文案一個,網絡媒介推廣一個,上司是品牌媒介副經理,我的工作是公號和微博運營,寫母嬰知識,內容基本來源網絡,復制粘貼改動,因為對小孩無感,也無興趣去了解母嬰知識,想辭。
自從從事文案以來,已換兩份工作,想:有一份有些興趣,能讓我敬佩學習的大牛,接觸更廣,工作穩定下來。。。。。問題是:我該辭職么?若是辭職,路在何方?
PS:為什么會問你這個問題呢?因為自己搖擺不定,一是想到年齡問題,二是換工作的話,那下一份工作又是否可以如意呢?第一份文案工作雖然壓力挺大,但是覺得很充實,有激情,通過審稿也有成就感,上司給的建議總是剛好。他的水平我也很敬佩,向他學習也曾想超越他。
再往后的工作中,卻沒有遇到讓我如此佩服的人,入行時間不長,我覺得自己還需要學習更多,怕自己在這條路上蒙眼橫沖直撞,最后一事無成。所以才希望工作里有一個標桿,他比我牛逼,被虐我愿意。現在的工作中不僅沒有這樣的人,甚至也沒有能在自己喜歡的行業里。。。。
我也是覺得,在自己不感興趣的行業里,我自然也不能把這件事做到最好,做到自己滿意,因為沒有動力和激情,再者是,做不好的話,28,30歲我還要做一個普通的文案混日子么?…………總的來說就是:渴望不凡,卻感覺自己沒有在路上。想換道,目標不變。
我的回復:
這是年輕人最常遇到的一種情況,所以我選出來公開回答一下。
你并不孤獨,因為我年輕的時候也迷茫過,接下來我要說的這些話,希望你認真看完,因為我真的是認真回答的。
1、不要把文案當做終身職業
首先我建議你重新審視自己對“文案”這個職業的認知,文案說起來是一個很獨特的職業,我現在非常非常不贊同年輕人把文案當做一個終生職業,因為這個職業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個標準的公認的評價標準。
這種情況下,會讓你很難感知到自己的進步,不知道自己是否有進步,這種情況就會讓人特別難受。比起寫程序、做翻譯,或者做銷售這些職業,文案沒有公認的、標準的衡量尺度,這絕對會讓大部分做文案的年輕人心生倦怠和疑惑。
你寫了一句感覺很好的文案,老板說不好,客戶說很糟,同事說沒感覺,然后你也沒辦法,你就會覺得很挫敗,你不知道你的文案究竟好不好,反正也沒有個一把尺子來量。你的上司、客戶和同事,也不知道這個文案為什么不好,反正他們都是“覺得”。
這個怎么破呢?
你可以繼續做文案,但千萬不要把自己只當做文案。作為一個公司員工,你的重要性不會體現在你文案的水平,而是體現在你幫公司解決問題的能力上。
就像你做一個母嬰用品的公號,你如果只把自己做為一個文案,你關心的就是你的文章是否精彩以及公號閱讀量,但你們公司需要的其實是如何通過社交網絡把自己的產品賣出去更多,以及獲得更高的知名度。如果你能解決這個問題,你就贏了。
同樣道理,如果你的崗位是運營,你的工作并不是如何策劃一個運營活動,而是幫助公司獲得更多有效用戶和提升用戶活躍度。如果你是個產品經理,你的工作并不是畫一個產品原型圖,而是幫公司設計一個用戶使用體驗流暢的產品,并能增加用戶使用粘度和口碑。
把眼光局限在自己“崗位”的工作內容上,絕對是一個錯誤。
2、如果你做不好上一個工作,大概你也不會做好下一個工作
有些人很幸運,他們第一份工作就很高大上,領導牛逼,公司體面,自己喜歡,但是這樣的機會太少,好公司太少,好領導太少,而喜歡去好公司的人卻太多。
退而求其次,很多人只能窩在一個普通公司里。更可怕的是,如果他不甘平庸,想跳槽到另一個公司的時候,那家公司的情況有可能更糟。
你說你不喜歡母嬰產品,對孩子無感。但實際上,你做的工作其實不是母嬰產品,或者孩子,你做的工作是幫助公司把一個母嬰產品賣給父母。而你需要研究的是那些有孩子的家庭,他們如何購買母嬰產品?什么渠道有效?他們會被什么文字打動?有小孩究竟是怎樣的體驗?
假如你現在進入了法拉利公司做文案,你可能也不知道那些人為什么要買法拉利。你買不起法拉利,但是可以通過調查搞清楚別人為什么要買法拉利,從而為你的工作提供參考。
一個魔術師的工作是變魔術,他可以不喜歡某些觀眾,但他一定要喜歡變魔術,他不能因為有不喜歡的觀眾,就討厭變魔術了。要搞清楚你的工作本質是什么?是賣母嬰用品,還是寫文案和做營銷?
這個判斷可能有點主觀,但是情況大致如此:如果你做不好上一個工作,大概你也不會做好下一個工作。
3、求人不如求己
有個牛人帶路確實很好,但同樣道理,夢想上進的小白太多,牛人都不夠用了,而且牛人也不是生下來專門為輔導小白的。
做任何一件事情,請你搞明白這件事的最本質的東西是什么,用李笑來老師的話說就是你要有“元認知”。
比如廣告文案這件事,大部分人認為的是“文字寫得精彩”,而我們應該追求的卻是“有效地轉化”。如果你的認知是前一個,那你可能做成一個段子手或者寫手,但你不是一個好的廣告文案。
比如讀書學習這件事,重要的不在于“讀”,而在于“用”。但是大部分人就把重點放在“讀”上了,而沒有“用”。
有沒有人讀過談判技巧,卻從來沒有想過如何用這些談判技巧跟老板談薪水的?
有沒有人讀過消費者行為學,卻從來沒想過如何用這些技巧改變一個女孩子對自己的看法的?
有沒有人學過概率論,卻以為靠買彩票就能財務自由,以及沉迷1元奪寶的?
這就是學和讀,跟用分開了,學過很多道理,有些人永遠過不好這一生。
4、如果我是你,我會怎么做?
如果我是你,我會找機會跟目前這個公司最希望公司能發展的高層或者老板深刻的談一談,他對這個公司的看法,他希望公司未來如何,他的困惑和他特別想解決的問題,然后針對這些問題,看看我是否能夠找到解決方案。
我會找來每周閱讀量最高的母嬰類文章,總結他們閱讀量高的原因,并據此改變自己的公號的內容。
我會每周找幾位有孩子的父母去訪談,看看他們更關注什么喜歡什么,如何采購母嬰類用品。
我會盡量找到淘寶或者同類市場上做得最好的品牌或者運營商,分析他們的做法和使用的工具,以及研究他們的產品,看看他們和你們公司的差距是什么。
我會找到身邊認識的最厲害的牛人,或者認識一個牛人的朋友,盡量向他學習,請教,見面。
我會給自己先定一個小目標,哪怕是通過公號賣出10件商品,然后總結經驗,繼續做大。當我做成了一件小事,我會慢慢調高這個目標,再去完成這個目標,我就不但有了成就感,還積累了經驗和手藝。
如果我的小目標逐漸實現,或許我就有留下來的理由,即使沒有,那也有機會跳槽到一家好得多的公司,繼續實現我的理想。
以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完)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