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了,或許有這些品牌的推波助瀾
來源:DIGITOWN
作者:Campaign
5 月 24 日下午,臺灣地區“司法院”大法官公布亞洲首宗同性婚姻釋憲案結果,宣布《民法》不允許同性結婚的規定違憲,要求“立法機關”在 2 年內依解釋意旨完成相關法律的修正或制定,這意味著臺灣或將成為亞洲首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社會?!W易新聞
在這一歷史性的決策出臺之際,讓我們一起回顧曾在廣告中采用 LGBT 主題的企業。
【注:LGBT是女同性戀者(Lesbians)、男同性戀者(Gays)、雙性戀者(Bisexuals)與跨性別者(Transgender)的英文首字母縮略字?!?/span>
廣告本身很少能引發社會變革,但能幫助人們漸漸改變社會觀念。臺灣最高法院宣布同性婚姻合法化,我們也借此機會回顧一下或許對此曾有過一絲幫助的一些營銷活動。
至少,這些品牌可以合理地宣稱,他們曾經在法律出臺之前就公開地支持了同志平權。
首先,是以下這部題為“接納”的麥咖啡廣告,由李奧貝納臺灣制作,自去年三月推出以來成為了在異性和同性戀人群中的熱點話題。當時,此廣告的目的在于推動人與人之間的“對話”,雖然遭到本地宗教團體的激烈反對,麥當勞依然未將此廣告撤回。
麥當勞 - 讓對話更有溫度接納篇
查看案例詳情:http://www.sh-jinniu.com/projects/17002.html
在臺灣司法院宣布同性婚姻合法化之后,當地的 LGBT 團體非常欣喜,而李奧貝納方面則表示了中立,指出公司無意支持或反對同性戀或同性婚姻。
李奧貝納臺灣首席創意長周俊仲(Murphy Chou)向《 Campaign 中國》表示,“我們的廣告只是在傳達,有不同立場的人們可以通過一杯咖啡彼此溝通,尋求相互理解。”
他還指出,在麥咖啡的廣告中,雖然父子沒有馬上達成理解,但彼此之間無條件的感情,愛和包容比分歧的價值觀更重要?!皭劭偸悄芸朔磺?,不是嗎?愛獲勝了?!彼a充說。
另外 2014 年 9 月,一個在臺灣外并不知名的餅干和糕點品牌伊莎貝爾推出一系列電視廣告,其中一條的內容是:早上,一位中年男子在廚房和臥室里忙碌著,他顯然正在為家人準備衣服和早飯,而這位家人是另一位男子——與他生活了 29 年的同性伴侶??吹綈廴说氖种甘軅?,這位同志很心疼,并為他包扎了傷口。
伊莎貝爾 - 他他篇
此廣告的宣傳語“我們結婚吧”或許在當時只是奢想,但在今天看來頗有預見性。目前已有 200 對同性伴侶在臺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登記。很快,還將有成千上萬對的同性伴侶正式舉辦婚禮,屆時他們會需要很多的婚禮糕點。
對于商業品牌而言,鮮少公開表示支持同性戀,但是像婚姻平權大平臺這樣的組織幾十年來都在為同性戀人(在臺灣稱作同志)推動婚姻平等權。
今年 1 月,該組織在本地紙媒(《蘋果日報》和《自由時報》)刊登平面廣告,通過獨特的創意祝全臺灣的同志春節快樂。廣告中,兩位身著同一件 Gap 毛衣的男子分別出現在各自的家庭聚餐中,家人不斷詢問“有沒有交女朋友了”,“怎么還沒娶老婆”。他們只能默默許愿,希望下一個春節( 2018 年)能夠兩人一起回家吃年夜飯。
李維斯則曾連續四年在 6 月的 LGBT Pride Month 前一個月在臺灣推出 Pride 系列短褲、T恤和棒球帽。今年的主題是“為愛而戰 Fight Stigma ”。
據 LGBT Capital 估計,臺灣 LGBT 人群總數約為 150 萬人,但年均購買力可達 280 億美元( 8,400 億新臺幣)。
對于想要吸引剛剛獲得“解放”的 LGBT 消費者的品牌而言,真實性將是他們要面臨的最大挑戰。作為雙收入、無子女的丁克一族,購買力之強大深受品牌的喜愛。
但是, LGBT Capital 創始人 Paul Thompson 指出,支持 LGBT 同樣也意味著要贏得思維開放的異性戀人群。想要成功,品牌需要讓消費者相信自己真得很關心這一問題,而不僅僅是在作秀。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