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種排版方式,漢字也能高逼格!
來源: 超炫網頁設計
我大天朝的文化博大精深,
文字在世界上也是獨樹一幟,
要想把漢字的效果發揮到極致,
還是得往這看!
直接來點實在的。
▼
一、字體意象的選擇
誠然,用戶在閱讀的過程中,思維主要專注于文字內容上。但毫無疑問的,除去內容,載體文字的形、色、間距、強弱,甚至文字周邊的圖片插畫等,純視覺上的元素,也會以意象的方式存入用戶腦海,形成一定程度的“潛意識”。
1、選用哪種字體:
在確定字體的選用前,先得明確其主題。或者說,要理解畫面上的文字,想傳達怎樣的觀感、情緒等。舉例說明:
手寫體:
手寫體更能體現“人文”、“自然”的主題,往往能給人以親筆寫下的誠意與溫度。商用廣告里面,像是:家庭題材、手工制作產品、隨筆書籍、部分服務業都適合使用手寫體。就像這樣:
毛筆字體:
“楷書”、“隸書”、“篆書”、“行書”、“草書”等偏向于古樸,有沉淀感的字體適用于偏傳統風、民俗題材、歷史題材、文化古跡等文字內容。如圖。
不過這類字,單看裝飾性也很強。如:
標準字體:
標準字體如果加以適當寬松的間距,極簡化的干凈背景,便能極大地提升畫面的嚴謹精致與設計感。如:
▲蘋果官網
▲性冷淡官網
2、選擇合適的顏色/明度/色相/飽和度:
暖色:這類顏色偏于熱情,有一種excited的感覺。
▲紅/橘/黃
冷色:偏于安靜、冷靜、沉穩,所以商務題材非常愛用。
▲藍色系列
改變顏色的明度/飽和度,可以更加貼近所述氛圍。如:
春天題材:粉綠/粉藍/粉紅
夏天題材:純白/天藍/鮮橙
總結起來,在選擇上,要多代入場景、氛圍來思考,確定主題。成果展現的意象,也千萬要切題。
二、視覺導向的斟酌
大家如果看日漫,一定有這樣的經歷:第一次看日本漫畫時,頻頻蒙逼…
與中文由左至右的閱讀習慣不同,日式排版讓人超不習慣。這算是文化差異帶來的不易閱讀的例子。歸納來說:
1、內容和字體的關系
字號
這里主要講偏書籍、雜志、手冊類的排版規則。
標題:大標題>小標題>副標題>引言>正文
正文:一般至少為9pt,如果面向的是兒童、老人這類人群,則需酌情放大字體
補充說明:如批注,圖片說明、原作者等,一般在6.5pt左右。
邊界&對比
邊界即畫面上下左右的邊距留白,這里用HTML排版里,比較典型的盒子模型為例:
邊界的比例,尤其是在書籍印刷上,給人心理的愉悅度影響程度很大。比如窄邊距,往往有一種壓迫感,兩眼一黑。對比分幾種:
① 字號大小對比
② 重量粗細對比
③ 字體形狀對比
④ 文字色彩對比
對比主要是將文字動靜分化開,比較有主次、沖擊力。
2、易于閱讀的排版
行長/行距/分欄
當文章較長時,行長、行距、分欄的設定往往會決定讀者的閱讀節奏。如果閱讀節奏和主題內容較為吻合,往往能得到較好的閱讀體驗,甚至能增強代入感。
行長:即每行長度,太長會給人疲累感,太短會給人頻繁換行的閱讀上的不快。
行距:每行間的留白,通常8pt的正文字號,適合行距在1.3mm~2.72mm之間。
分欄:欄數越多往往意味著行長縮減,故應結合行長調整
文字間距
文字間距是個神奇的東西,往往它決定著文字在閱讀時的“韻律感”。西方字體,如W和I,其字體寬度本來就不同。但是東方字體,,每個字占據空間相同,幾乎都是一個個正方形方塊。
字距狹窄:突出密度感、緊湊感。
字句寬松:給人舒適怡然感、結合細體文字往往有一種設計感。
關于視覺的引導性。舉幾個極端的例子大家就懂了,比如:
或者:
三、排版上的美觀
1、節奏&方向性
舉個例子:
有沒有覺得上圖②號火柴人的跑動方向“奔跑”二字的閱讀方向不同,導致畫面節奏略顯奇怪。
2、文字重點&對比
這個在上面提到過了,需要注意的是:要先思考突出內容,再考慮整體美觀性。
3、陰影&線框
如果你想用的純色字體和背景色太過相似,背景色很有可能會“糊掉”你的文字。從遠處看背景與文字根本分不清主次。這個時候可以用線框或是陰影來強調文字,使之在視覺上與背景分開。如下圖的destino。
4、材質
這點和英文字體一樣,使用符合主題的字體材質,往往能增強標題的戲劇化效果,增強文字的密度與重量感。
文字作為抽象產物,材質化也能使之減輕其“抽象感”。
5、文字擬態
這個和材質化很像,也是增強文字張力的手法之一。也能使之更好地與畫面上其他視覺元素進行互動。
四、基于印刷品材質/比例/尺寸的不同,做出相應調整
1、書籍/雜志/手冊
這類頁數較多、文字圖片內容明確且豐富的出版物,一般會有雛形板式。包括:
版面大小
版心
段落
正文
標題樣式等
如果是書籍裝幀的排版,還涉及到:
書眉
訂口
切口
天頭
地腳
頁碼
正文等
原則上至少要做到內容易讀,排版結合讀者閱讀習慣,具有引導性,突出重點。另外,紙質也是重要的參考因素。
2、海報
海報是個很看重“第一眼印象”的東西。一般來說用戶觀看海報的時間平均可能只有1.5秒的時間,接收到的幾乎是瞬時信息。所以標題一定要最顯眼,其次主題、內容、時間等按照視覺邏輯依次按重點優先級排列。
標題文案最好不帶解說色彩,與背景圖片互相呼應互補才是最好的。不過相比文字,大部分情況下海報最重要的元素是圖片,能用圖片敘述的內容,就最好不用文字。
當然,如果海報本身的設計足夠有沖擊力或是吸引力,往往能達到讓用戶停留更長的時間觀看,達到+1s的目的。
3、文字Logo
這個是相當多設計師的槽點之一啊啊!!你們甲方看起來很簡單是吧!!簡單提幾點:
文字局部擬物:
局部色彩強化:
最后:高格調好看,但一定一定切合主題 。文字和圖片同樣重要,請將文字當作圖片來處理。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