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前副總裁衛哲揭秘:阿里內部是怎么創業的?
來源:混沌研習社(ID:dfscx2014)
作者:衛哲
若需轉載,請聯系原公眾號
混沌研習社是一所全新的互聯網大學,力邀全球最頂尖的老師加入,奉獻最專業、最實用、最頂級的移動互聯網創新課程。
為什么大公司創新有點難?為什么會遭遇創新者的窘境?是因為大船難掉頭嗎?
嘉御基金合伙創始人兼董事長衛哲認為,可能只是因為大公司沒有找對方法。任命一個項目班子,大把砸錢,效果可能都不會太好。
提高創新效率,最重要的是,先還原到“空手套白狼”的創業環境中去。
衛哲,嘉御基金合伙創始人兼董事長、前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總裁
創新效率的低下,不僅是對錢的浪費,也是對公司戰略機會的最大浪費。
阿里的經驗是,凡是把它還原到創業環境的,成功率就高。
每次公司有點“大公司”做派:任命一個能力很強的人、抽調一個團隊、公司組織資金、公司提供資源,凡是這么來干創新的,失敗率都很高。
大公司做派:阿里軟件的失敗
阿里巴巴不是神一樣的公司,阿里巴巴也犯過很多錯誤。
2007 年時,阿里想做一個公司,叫阿里軟件。當時的夢想很好:一天一塊錢,用上世界級的企業軟件。也就是,讓中小企業一天付一塊錢,就可以用上企業軟件。
那時候,阿里已經擁有幾十萬的付費中小企業,在技術上也有非常優秀的團隊。我們覺得這件事做成是水到渠成的。
當時阿里軟件投資 2 億人民幣,做了兩年,卻無疾而終,沒有做出來。
所以,我們所有的人坐下來復盤:我們為什么失敗了?
1、創新不是被任命出來的
當時去領軍做這件事的人,并不是自告奮勇,而是被任命的。
老總說:“小王,我覺得你不錯,你去領一個創新項目吧”。
小王迫于老板的“淫威”,答應了。
其實他內心也是覺得這事不靠譜,他沒信心,但不好說出來。
你們問一下自己,當年你們去創業,有人來任命你嗎?沒有的。所以創新創業必須是自我驅動,是他自己認為這事靠譜兒。
2、創新不是用錢砸出來的
我們檢討阿里軟件,一下子給兩個億,覺得是錢給的太多了。
錢多了,人一定就變傻了。
錢多了,你用了公司的團隊,會說:我為老板負責。你追求的是投資回報率、投入產出率。這還是公司為這個團隊付費,并且遇到一個負責團隊的前提下。
但是沒錢,你就不會去想投入產出率。你想的是:我不投入也要有產出率。創業的時候,是沒有錢的時候,是你要空手套白狼做生意時候,也是你最聰明的時候。
阿里媽媽的成功:還原到創業環境
后來阿里又想做一個項目,叫阿里媽媽。
馬云這種怪名字挺多,他覺得有爸爸沒媽媽挺孤單的,就很早就把域名都注冊好了。你也可以從名字知道這個項目多重要,那是爸爸的另一半。
今天淘寶的收入的將近 70% 跟阿里媽媽有關。其實它是一個廣告系統,也就是今天的阿里直通、阿里鉆石展位、阿里整個淘寶的聯盟,它的基礎就是阿里媽媽。
這個項目,本來需要花大價錢
當時淘寶還不知道怎么賺錢,后來想,廣告還是靠譜的。
但是那時的阿里沒有互聯網廣告的基因和技術,也沒有團隊。怎么辦呢?當時是想去買另外一家公司,喊價是四億美金。
阿里那時候想去買,因為資金不夠,被別人買走了。后來阿里融了 17 億美金,又去找買了那家公司的人說,你剛買了 6 個月,現在我們出 10 個億,賣不賣?
但人家聽說阿里融了 17 個億,就說, 15 個億就賣。
這么一來我們就不干了。 17 億美金,全世界路演好辛苦,拿回來口袋里沒捂熱呢,買不起。不要覺得阿里都是財大氣粗,花 15 億美金這事不敢干,雖然我們認為很重要。
創業沒有退路,買不了就自己干。所以這個時候我們決定自己做阿里媽媽。
你猜,馬云愿意花多少錢來做這個項目?
我為什么要講前面這兩個前提?
你要看為了做這件事,阿里愿意花多少錢去買?十億美金。這個事結果告訴你,是成了的。成了有多大意義?淘寶 70% 左右的收入,跟阿里媽媽有關。
講完這個我們再來看,當時我們花多少錢去干這個項目呢?馬云伸了兩個手指頭。
我們的同事站出來:老大,兩億美金,對不對?馬云說,NO,太多了。
那么,兩億人民幣?馬云說,No。
那兩千萬人民幣總要吧?馬云說, 200 萬。
馬云不是數學不好嘛。有的時候數學不好的人也挺難對付的:他的算法跟你不一樣。
他說我是這么算的。
我們 1999 年,十幾個人湊了50萬人民幣,把阿里巴巴做到 2008 年這個規模,上市部分就兩、三百億美金。
在充分考慮中國的通貨膨脹的前提下,我認為 2008 年的 200 萬,還是比 1999 年的 50 萬值錢。
如果 50 萬可以, 200 萬應該可以成的。
只花 200 萬就完成的大項目,是這么做成的——
1、誰來做
一個 200 萬創新項目,誰來干呢?
我們在一定范圍內讓大家來報名:
● 公司只投資 200 萬,你也可以參與投資,占 20~30% ,也就是 40 萬到 60 萬。
● 如果你是集團內部來申請的話,你在集團原有的級別、工資、股權全部拿掉。
● 項目做好了,公司用風險投資的方法追加投資,最后和淘寶換股合并回去。
這兩百萬,包括了所有事情:你如果用公司的辦公室、律師、電腦,都是要算錢的。員工的工資也包含在這兩百萬里面。
2、 200 萬怎么花
辦公:他們第一件事就去找馬云說:這條件實在太苛刻了。我們要去你以前創業的地方——湖畔花園。所以租金費用省下了。
人:高管決定不拿工資,把人工成本也摳下來了。
服務器:本來為什么會提需要兩億人民幣?是必須要。當時算了一下,做這個東西需要流量,包括整個阿里的流量和很多賬外的流量。
怎么算都需要五千臺服務器。那個時候服務器一臺兩萬元,光服務器的投入就是一個億。兩百萬,租都租不起。
所以,那群人在公司到處去找財務上已經折舊折光的,報廢了的服務器。一共找到兩千七百臺。工程師是有創造力的,他們通過不同的架構,讓 2700 臺舊的服務器起到 5000 臺新的服務器同樣的作用。
外部流量:原來為什么要 2 個億,還有一個億是用來干什么的呢?
阿里媽媽除了淘寶內部的流量,還需要外部的流量。但那個時候,外部流量都被百度等別的公司包了,或者百度聯盟圈進去了。
當時,百度的分成體系好像是六四開,百度拿六。我們宣布一個政策, 95:5 ,我們只拿 5 ,你拿 95 ,但是條件是沒有預付款,有帳分帳。
很多網站就敢于挑戰一下百度,所以一下子就起到了淘寶聯盟的顛覆性作用。
最后這個項目成了。
總結:大公司創新,要回歸到創業環境
整個過程是做了一個什么事:我們又回到了一個創業的環境——回到了馬云的家,只用兩百萬,整天做空手套白狼的事。
3、讓他們自己來
當時我還想,這些人都是以工程師為主,去成立一個公司,什么工商、稅務都不懂,要不要公司的法務部、財務部去幫他們給辦了。
馬云說:別這樣。你這樣做,會讓工程師都變成圈養的動物,但創業需要的是野生動物。
誰說工程師不應該學著辦工商登記?誰說工程師不應該學稅務、搞關系?他必須去,這就是他的生存能力。不能把這些事物都給外包了。外包了他們就不是野生動物了,而是圈養的動物。
我們都知道圈養的動物就是豬、羊,出來是要被別人宰的。而野生動物是宰別人的,野生老虎是吃人的。
4、內部創投
我曾問過馬云,這 200 萬不成怎么辦?
他說, 2 個億,輸一次我們就不敢亂來了。但 200 萬搞 100 個,總會有一個成的,不就是 200 萬一個嘛。所以,阿里內部一直是有創投的方法的,叫創意的環境。這樣才能把創新效率提高,提升這個創新的成功率。
從另一方面來說,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
有公司有組織,就會有很多怪話,風言風語。最好的解決方法是,讓公司回到一個公平、公正,沒有風言風語的環境。
比如說,公司真用兩個億美金把這事做成了,一定有風言風語:那個人跟馬云關系好,給他兩億才能做成。其實,給我一個億我就能做成。
沒做成那個風涼話更難聽:因為跟馬云關系好,給他兩億美金,竟然沒做成。
但這件事是怎么做成的?要把自己的股權賣掉,把級別扔了。
還會有人說跟馬云關系好嗎?不是問你報名了嗎,你怎么不來。
*本文根據衛哲在混沌研習社的課程內容整理而成,有刪節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