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穩占今年夏日熱搜榜的《樂隊的夏天》收官,重塑雕像的權利、五條人、達達、大波浪和Joyside拿下今年的Hot5。隨之而來的是商業的夏天。
華東把重塑的勝利定義為“小眾音樂的勝利”。其實不僅是重塑,“樂隊”這一群體在很長時間都被圈定為小眾。由于知名度不夠、收入不穩定,很多的樂隊都經歷過“漫長的冬天”。
而今年的樂夏結束后,各品牌與樂隊的商業合作蹭蹭上漲,小眾樂隊文化逐漸大眾化甚至成為熱門IP。小編盤點了一下近期樂隊相關的廣告,如下——
樂隊的商業價值被挖掘
先說商業合作,近期許多廣告中都能看到熱門樂隊的身影。人氣小王子五條人的出鏡率最高。
01 五條人×拉面說
(1分鐘處有驚喜,記得戴上耳機!)
終于不用撈五條人啦,他們喊咱去撈面呢!
02 五條人×Boss直聘
哦我明白了,五條人=年輕人+莽撞人+好心人+老實人+聰明人,他們都哼著小曲兒找到了工作。所以想找工作上Boss直聘唄,相信你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對了,Boss直聘還推出了和五條人聯名的“可能出現問題”日記本和“什么都會很多很多”手機殼,說是讓大家沾沾五條人的“錦鯉運”。
03 五條人×一加手機
槍響、帶血的白玫瑰、護士、針、令人緊張的BGM和不斷重復的“撐得住”,我還以為五條人都進軍影視圈拍起了懸疑劇呢。正當我以為是什么大事要發生時來了個神反轉:電量還撐得住的一加手機躺在手術臺上。
04 五條人×喜茶視覺設計
這人字拖就很五條人,設計師是五條人“視覺主任”胡子哦。上周末小編還專門為了這個包裝袋去買了杯喜茶,結果買兩杯才能有,卑微小編收獲了平平無奇白色塑料袋一個......
05 五條人×博朗剃須刀
用來裝獎杯的塑料袋這次裝了博朗剃須刀哈哈哈。隨手掏出剃須刀理理胡須就是臺上靚仔,停電了拿它當麥也是“No problem”。一向走高端路線的博朗接地氣了。
06 五條人×中國平安
五條人回小鎮和朋友喝啤酒吃燒烤去了,順便帶我們感受了下生活氣息滿滿的小鎮日常。這其實是中國平安針對下沉市場的一個推廣活動啦,借著喝酒聊天順便就傳遞了下品牌希望打破小鎮和城市壁壘、關愛每一個人的理念。最后點題文案也蠻抓人心的:小鎮是去處,也是來處。
07 大波浪×淘寶特價版:《廠貨大時代》
淘寶特價版搞了個“1元真香節”,于是就邀請大波浪樂隊又唱又跳地去“香香村”的倉庫促銷,中間順便陪大媽們跳起了廣場舞。大波浪樂隊這迷幻電子音真的太上頭了,誰敢信我把一廣告循環播放了5遍?
08 后海大鯊魚×自如“海燕計劃”
自如的“海燕計劃”主要是針對畢業生的租房優惠,后海大鯊魚樂隊作為自如的形象大使為此專門出了首新歌《海燕說》。這首歌和片中的場景還是蠻搭啦,夠勵志夠青春。
09 Mandarin×科勒
短片開場就洋溢著青春文藝氣息,緊接著又切換到神秘炫酷的場景,三個“天才少年”在里面敲鼓唱跳。若不是時不時“亂入”的馬桶,說這是Mandarin的新MV應該也有人信吧?
10 超級斬×優酸乳:加油跨次元歌者
23歲的優酸乳今年在不斷嘗試煥新營銷的路上,潮酷風也在品牌之前的宣傳中得以體現。想要破圈創新的優酸乳和跨次元的超級斬還是蠻搭的。
11 馬賽克×優酸乳:《優酸乳小賣部》
剛和超級斬玩了新潮的優酸乳,這下又和馬賽克玩起了復古和情懷。如果“加油跨次元歌者”是為了吸引當代年輕人,那這個“優酸乳小鋪”大概能吸引一波小編這類23年前還是年輕人的“老年人”吧。
12 盤尼西林×大眾汽車
盤尼西林樂隊開著大眾汽車去成都探索內心的聲音啦,短片滿滿的人文氣息。在帶著觀眾看成都時順便帶出了“眾行無限”這個主題,相當于和咱說:“你們盡管開著大眾汽車去各城市探索吧!”
除了商業合作,人氣高的樂隊也會自力更生開開店鋪、賣賣周邊。五條人的店鋪生意就很不錯——
13 五條人士多店
這張海報真是一秒帶我回到小時候啊!五條人的店開在天貓,給大家指個路吧:五條人士多店。
店鋪主要售賣海報、徽章、塑料袋、T恤衫等一些周邊,偶爾仁科和茂濤也會自己當當店鋪模特哦~
當然還少不了大大小小的商演活動——
14 后海大鯊魚、五條人、木馬×雪碧
十月中旬雪碧邀請后海大鯊魚、五條人和木馬樂隊開了場“線上直播演唱會”。
15 福祿壽×自如客
九月份自如客邀請福祿壽樂隊去線下公寓體驗“整租4.0”。
16 重塑、傻子與白癡×YSL
奢侈品品牌也把目光投向了小眾樂隊,十月中旬YSL就邀請重塑、傻子與白癡至線下“美妝快閃酒店”演唱,一塊收到邀請的還有未參加樂夏的落日飛車樂隊、DA_BANG樂隊。
與此同時,超級斬、白皮書、Mandarin等樂隊全國巡演門票一搶而空,五條人10月份有9場音樂節,樂隊們有了更多的機會為觀眾所知。
如此一來,品牌為自己的宣傳找到新的突破口,樂隊也有了更多繼續做音樂的物質支持。
音樂情懷和商業化相沖突嗎?
《樂隊的夏天2》播出后讓很多樂隊看到了走出“地下”的希望,熱門綜藝IP本身的商業價值給予了樂隊一個良性平臺,但樂隊的大眾化也并不全是綜藝的功勞。小編認為這幾個原因也是一波助燃劑:
1、商業破圈趨勢越發明顯,表現形式多樣的樂隊正好符合品牌尋求多元發展的路子。
2、樂隊的粉絲多為年輕人,是消費的主力軍,也正是很多品牌的目標受眾。
3、更加開放和多元的市場環境給了樂隊更多展現自己的機會。
有了商業合作很多樂隊就可以告別緊巴巴的日子了,而這時也有人擔心樂隊過多的商業合作會讓他們丟掉做音樂的初心,沒了當初那份情懷。小編覺得倒也不至于,藝術和商業并不沖突,畢竟沒有經濟基礎單靠情懷也很難支撐樂隊一直走下去。我想真正熱愛樂隊的人不會因為物質上的逐漸豐盈而丟掉初心,相反這能幫助他們去實現更大的音樂夢。
你們覺得呢?
數英原創內容,轉載請遵守規范
作者公眾號: 數英DIGITALING (ID: digitaling)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