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和《我和我的家鄉》拍了6支家鄉味短片,網友看了直呼地道?
各位家人好!不知道你們國慶假期看電影沒。要說今年國慶檔最大贏家,還要數《我和我的家鄉》,匯聚中國最會搞笑的一批人鼓搗出來的作品,再加上應景的“家鄉”主題,直接拿下國慶檔的票房冠軍。
順著“家鄉”這個命題,抖音作為《我和我的家鄉》的線上宣發搭子,拉著創意代理商WMY北京制作了一版《我和我的家鄉在抖音》短片,一口氣cue了重慶、天津、青島、北京、廣州、東北6個城市。俗話說,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家鄉的樣子,一口氣拍那么多地兒,能整出咱老家那地道風味嘛?誰說都不準,不如家人們先和小編一道品品這系列家鄉小片?被cue到的本地er也可以說說品后感。
抖音:我,短視頻之子·《我和我的家鄉》宣傳旗手·氣氛小精靈,
給鄉親們整了6支家鄉短片!
作為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官宣伙伴,抖音為電影中沒有被cue到的家鄉們補拍了短片,不過這次合作伙伴是搞電影創作的,那咱配置方面自然也是向電影規格看齊,不止拍了6支電影感的短片,還像模像樣地整了6張獨立的電影海報。
先上視頻:
視頻文案:
即使世界都聽我的
我也聽老婆的
「這很重慶」把生活的坎兒
都抖成包袱
「這很天津」大海裝不下的心事
用海量裝下
「這很青島」想和你開涮
先拿你開涮
「這很北京」如果生活泡湯了
煲個湯吧
「這很廣州」把后背交給對方
才是真正的信任
「這很東北」
憑良心講啊,家鄉啊,愛情啊,這種人類情感母題,就跟做蛋炒飯似的,是最簡單的菜也最難做好。一方面這個命題具有普遍意義能發揮的空間很大,但是另一方面這個命題又太大了,大到你無法精準貼合各人心中對家鄉的想象,形成情感聯動的。所以給六個城市分別制作了短片,也算是抖音比較機靈的一點,既然沒辦法一口氣擊中大家的心靈,那么我就逐個擊破好了!
逐個擊破第一步:把無形的家鄉,轉換成具體而典型的城市,然后抓住當地居民中的日常生活中的片段來切入。
01 《重慶呼叫轉移》
即使世界都聽我的
我也聽老婆的
「這很重慶」
重慶篇,就集中表現了一個川渝地區的地域特色:耙耳朵(編者注:一種尊敬老婆的行為)。一個看起來社會閱歷豐富的光頭大哥,正在苦口婆心地勸誡身旁稚嫩的社會新鮮人:“做大事的男人,可不能聽風就是雨哈!”但是一接到老婆的電話,姿態立馬軟了下來,表示“話是那么說,但是老婆的話是必須要聽的。”這種獨特的地域人文,在外鄉人面前新奇,在本地人面前逗趣。
02 《天津奇幻漂流》
把生活里的坎兒
都抖成包袱
「這很天津」
在天津篇中,一場傾盆大雨把騎摩托的小哥澆個透,他還在那鼓勵自己的小摩托:“穩住,兄弟,只要不熄火,明兒就換95的油?!蹦峭Σ蛔≌φ?,小哥的意思是,讓摩托把自己當船試試(小摩托表示:我可去你的吧)。這種生活想要給你開個“小玩笑”,你就順著往下笑,順便捧個哏的天津衛式樂觀,只能說應了那句老話:“天津人就是哏兒?!?/p>
03 《青島沒有眼淚》
大海裝不下的心事
用海量裝下
「這很青島」
到了青島篇,哎呀,說起青島那就是青島啤酒啦!據說最純正的青島啤酒必須是拿塑料袋裝,拿吸管嘬,在青島三、四歲的孩子都知道上街打啤酒了。喝酒姿勢都那么爽利了,更不要說性格了,活在大海邊上的小孩,那肚量何止能撐船,上一個海邊長起來的小孩,目標是星辰大海,你就看著這話尋思,這同樣長在大海邊上的山東半島小孩胸襟也不差,在這里主要點名表揚視頻里那袋青島啤酒。
04 《北京開涮》
想和你開涮
先拿你開涮
「這很北京」
而到了北京篇中,鏡頭聚焦在了北京人嘴皮子碎,愛耍貧嘴這一點上。要說北京人嘴碎到了什么程度,之前有過一個講述北京人家長里短的瑣碎日常的電視劇就叫《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你看“貧嘴”已經變成了一個北京人的特有形容詞了。
有趣的是,這倆北京人互相開涮的場景,是在吃涮鍋的時候,你一言我一語互相爭做對方爸爸的同時,手里的筷子也沒閑著,一詞雙關的巧思,說是開涮,無非是老友之間的心照不宣罷了。
05 《粵雨》
如果生活泡湯了
煲個湯吧
「這很廣州」
來到廣州篇,這支短片的標題也玩了一下諧音?!盎浻辍?span style="color: rgb(153, 153, 153);">(照慣例說一句,建國,這盛世……)。但如果是沒帶傘的下班時刻,遇到暴雨真的挺糟心的,尤其是想到出門前晾的衣服沒人收,那咱打工人的鋼鐵意志今天就算折這了。不過對于廣州仔來說,如果生活泡湯了,那就把那些苦惱和著熱湯一口吞下,有當地俗語已經表白了喝湯對于廣州人到底有多重要:“寧可食無菜,不可食無湯?!眽奶鞖獍。瑹┬氖掳?,通通由一鍋熱湯來治愈吧!
06 《這個東北不太冷》
把后背交給對方
才是真正的信任
「這很東北」
終于來到了東北篇!這次東北可不是花棉襖大餃子味兒了,這次是一股澡堂子味。認真說,東北人在外最不能缺的就是大澡堂子和搓背師傅,沒有這倆,那洗澡約等于嘡啷水(夸張手法)。澡堂子就是東北人的星巴克,在這沒啥不能談的,你想,人都赤膊相見了,還有啥不能談成的呢。所以一個東北人,愿意把自己后背交給你搓,這代表莫大的信任,對你本人的品格和專業水準的肯定。
而且這小片兒還特別逗,用著廣告片的長度,比照著電影的規格來創作。這每個故事單元短小的長度,硬是在結尾給自己勻出3、4秒來展示主創陣容和故事主題。
格式大概是這樣:
對主演和音樂直白簡潔的介紹,咱先不說。那燈光咋是“霧都難得的陽光”,還有特別鳴謝是“重慶大哥的老婆”。你說你都把這小廣告片兒規格整那么正式正經了,咋到了結尾的字幕又開始放浪起來。
而且短片里每句字幕底下,居然還給配了拼音???
這樣正規里又隱約透露出一絲野路子,嚴肅里又泄露一絲活潑的操作,讓片子釋放出一種平易近人的接地氣氛圍。
抖音:《我和我的家鄉》給我拍了獨家番外,
作為友好象征,抖音豪華套餐必須給兄弟安排
抖音這次和片方合作,不止做了前期吆喝工作,也有售后服務工作。在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在自己抖音的賬號下,投放了與抖音共創的一系列電影番外。番外或是由導演講述自己私人的家鄉情懷,又或是由原片中的演員,再度演繹劇情短片,豐富了許多電影之外的信息,給觀眾更多的觀看視角,提高觀眾對電影本身的認知。
而且在內容還是形式上,也符合抖音平臺用戶群的觀看習慣,是一個個獨立短小又和電影主題相關的小故事。
當然,抖音方面也是持續輸出了經典的電影宣傳大套餐:《我和我的家鄉》電影主題貼紙、家鄉主題創意視頻拍攝、百城家鄉 7×24 小時直播等玩法,讓平臺用戶能夠深度參與“家鄉”話題。
《我和我的家鄉》貼紙
而且,雖然抖音是主攻線上的小玩家,但是這一次與《我和我的家鄉》合作,抖音也在北京核心地區的公交車牌上,投放了站牌廣告。
廣告畫面展示了家鄉到站牌的實際公里距離,再輔以當地用戶們拍攝的家鄉模樣,生生是把家鄉送到在漂泊異鄉的人們身邊。
站牌廣告畫面展示
最后一滴
在今年這種線下宣發難以發力的時刻,抖音已經逐漸從一個電影的線上宣發渠道,逐漸轉變為一個深度參與者。
如果說之前,電影要想在抖音上爆紅,能做的僅僅是單方面依靠電影名場面cut刷屏,比如《前任3》那樣憑借精彩場面,在用戶中形成共鳴和傳播;要么就是電影的主題曲(推廣曲)成為抖音的熱門BGM,引發用戶自主的UGC內容傳播,比如《西虹市首富》的插曲“燃燒我的卡路里”那樣。這些操作雖然讓電影最終票房表現不錯,但你要說最熟悉抖音自身的調調,能配合片方打出一波王炸,還得是抖音本人自己下場才行。
拿這次與《我和我的家鄉》合作舉例子。抖音親自上手,先是配合片方拍了一波極具地方特色的短片,把大家心里共同懷揣的一份對家鄉的情緒勾引出來,順便把電影中沒有被呈現到的地方做了一個補充。
接下來老練地玩了一波創意UGC,還貼心地制作了一波電影主題貼紙,讓大家也能拍出自己心中的家鄉,放到平臺上來讓網友們一起瞧瞧看看,樂呵樂呵。一組經典套招讓全國人民的家鄉都能參與到這個話題下,既應景也迎合人們的節日情緒。承接著這些話題,片方在自己的官方抖音賬號下,不斷釋放出電影的預告、花絮、明星視頻等,在“家鄉”話題下瘋狂刷臉,吸引著受眾。
線上情緒醞釀得差不多了,線下搞事也不能少,在北京核心地區的公交站牌上,做的站牌距離家鄉的實時距離,配合當地人拍的風土人情,很難不讓那些漂泊的異鄉人動容。
在這次合作中,抖音深度發揮了自己的短視頻小王子的能力,但凡是能用視頻形式包裹的物料,一個都不放過。不管是花絮、明星導演、番外,還多加了一手線下廣告投放,把對“故土”的情懷揮發到每個人的心間,在這溫馨的氛圍中,抖音也染上了絲溫情,少了些距離感。
素材來源:
微博@ 廣告文案
WMY 北京
《我和我的家鄉》抖音官方賬號
《八佰》票房破20億,帶來哪些做抖音電影營銷的啟示?
數英原創內容,轉載請遵守規范
作者公眾號: 數英DIGITALING (ID: digitaling)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8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