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與傳統并存,這10家韓國創意工作室值得關注
作者:三度出版傳媒,來源:三度出版傳媒
原標題:10個值得關注的韓國創意工作室
韓國是一個充滿反差的國家,城市中隨處可見現代與傳統并存的情況——僅在首都首爾,摩天大樓就與五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混雜在一起并存。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之一,韓國輸出的文化在全世界廣受歡迎,全球對泡菜和韓國流行音樂的喜愛多年來一直呈持續增長的趨勢。
更厲害的是,到目前為止,全世界對韓國設計的關注早已遠遠超過了對韓國流行音樂的喜愛。從首爾到釜山,韓國各地都有大量才華橫溢的創意工作者。這篇文章為你梳理了10個韓國本土的創意工作室,相信看完后,你會對目前的韓國設計有更深入的了解。
01 Sulki&Min
Sulki&Min 是平面設計師 Choi Sulki 和 Choi Sung Min 在首爾成立的工作室,這兩位設計師在耶魯大學讀書時相識,之后在荷蘭馬斯特里赫特的 Jan van Eyck 學院做研究。2005年,當他們回到韓國時,一起成立了這所工作室。
他們服務的對象主要為文化機構為主,2019年首爾藝術博物館的 David Hockney 展覽的主視覺就是由他們所設計,這座有著7層樓的博物館,每一層都分別反映了 Hockney 作品的各個階段。Sulki&Min 選擇的字體是先鋒派哥特式風格的 Herb Lubalin ——這是在 Hockey 創作的開創性作品“Mr and Mrs Clark and Percy”同年設計的。
David Hockney
Mind Stream 2020
Delivery
Her Name Is
Homo Faber
MMCA Performing Arts 2018 Asia Focus
Karel Martens
Sulki&Min 網站:www.sulki-min.com/wp/index-random/
02 Sehee Chae
Sehee Chae 也叫 Pie,是一位來自韓國沿海城市安山的插畫家。她的創作靈感來自于大自然,在她的作品中,總是以鮮艷的色彩、女孩、花草為主要元素。
在2019年女子足球世界杯上,她為韓國隊設計的 Googld Doodle 令人眼前一亮,在這個作品中,Sehee Chae 還使用了包括韓服在內的一些韓國傳統元素來代表韓國這個國家。
2019 FIFA Women's World Cup Google Doodle for Korea
The Story of the Girl
the Dream of the Puffer Fish
the Devil in Me
Sehee Chae網站:www.pieillust.me/
03 Triangle Studio
Triangle是一家來自首爾的平面設計工作室,以理性策略和情感和諧為基礎,專注于品牌、編輯、平面這三方面。他們認為設計中最重要的是人、關系和交流——他們喜歡三位一體的事物,因此得名Triangle(三角形)。
他們為 Hart Cafe 打造的品牌形象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是一家位于韓國首爾城北區的咖啡館,采用了大寫無襯線字體和簡單的灰色調,為這家咖啡館創造了一個簡約、優雅的身份。
Hart Cafe Branding
Poetic Movement Identity
2020 Smalls
Typojanchi 2019:6th International Typography Biennale
Silk-screened Poster
Triangle Studio網站:www.triangle-studio.co.kr/
04 Minimalist
Minimalist 工作室于2013年在首爾江南地區成立,旨在創造出在功能、美學上都能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作品。
他們為 ULLA 和韓國 Ark 工藝啤酒廠合作釀造的啤酒包裝上有一只友好的大猩猩,它熱愛大自然和鮮花,并以該啤酒廠的名字命名為 ULLA。這兩款名為“周日早上”(Sunday Morning)和“擁抱我”(Hug Me)的啤酒包裝旨在宣傳韓國東海岸北武良島(North Ulleung Island)的美麗風光。
CAFé ULLA
UNESCO X CJ Group
Minimalist Classic
Leuven
CJ azit Gwangheungchang
Minimalist網站:www.minimalist.kr/
05 En-ho
En-ho 的化名是 Eunho Lee,是一位來自首爾的插畫家和設計師,曾與無印良品、耐克、優衣庫等品牌合作。她的插圖作品可愛又古怪,使用明亮的顏色和簡單的形式來進行創作,充滿趣味感。
我們特別喜歡她的插畫,她的作品經常為年輕人重現韓國傳統的民間故事,獨具個人特色。
Let's Dance
People in my hometown
What are you waiting for
Still-life
En-ho網站:www.en-ho.com/
06 BOWYER Studio
BOWYER 設計工作室由 Hwayoung Lee 和 Sang Joon Hwang 于2016年創立,專注于藝術、文化、音樂和商業領域的品牌識別、印刷和展覽。毫無疑問,他們的作品既是現代的,又富有韓國傳統元素。
BOWYER 為2019年“Seoul?See You Tomorrow ? Pyongyang”操刀的展覽視覺讓人賞心悅目。該展覽的內容是關于暢想首爾和平壤兩座城市的未來,而它們的設計也反映了這一點——兩條垂直線代表了南北朝鮮首都之間的邊界,這條線代表了對未來的積極展望。
Seoul?SeeYouTomorrow?Pyeongyang
The Seoul Illustration Fair vol.9
GRAPHIC MAGAZINE#45 Logo Now
《外師造化 內得心源》
PRISM OF MAGAZINE #13 Attila Marcel
Cup of Coffee
PIN! UP! CAL!
BOWYER網站:www.bowyer.kr
07 Kimgarden
Kimgarden 是一個位于韓國加平郡的平面設計工作室,由 Yunho Lee 和 Kangin Kim 創立。2013年,Kangin 從傳播學設計專業畢業后創立了這個工作室,同時他還在建國大學講授字體設計的課程。Yunho 則在做了一段時間的平面設計師和 UI 設計師后,加入了該工作室。
他們的海報項目“他們愛首爾”(They Love Seoul)是為2016年 AGI 大會而設計的。這張引人注目的海報取材于韓國谷歌地圖公司 Naver maps。
Rest Forest 2019 Poster
Hangeul Day 2019 Google Doodle
Seongbuk Children's Museum
Peppertones Club Tour 2019
Yoo Jae Ha
Summer Classics
Kimgarden網站:www.kimgarden.kr/
08 Jisu Choi
Jisu Choi 是一名插畫家,她喜歡在首爾和其他城市游歷尋找靈感。在這些旅行中,她通過拍照、素描和筆記來真正地捕捉每一個地方的精髓,并以此為靈感進行創作。她的創作習慣結合了兩種形式——先用鉛筆在紙上畫出插圖,然后用夢幻般的數字色彩將這些作品填充起來。
她的系列作品“Corner For Rent”以每月一張明信片的形式分發給當地的咖啡館和書店,上面展示的是想象中的房地產廣告,小空間里擠滿了貪婪的味道。
Corner For Rent
Corner For Rent
A Motel
Windy Empty City
PLEYEL in Paris
Jisu Choi網站:www.jisuchoi.net/
09 Everyday Practice
Kim Kyung-Chul, Kwon Joonho 和 Kim Eojin 三人是在倫敦皇家藝術學院學習時認識的。2013年三人回到韓國后,聯合創辦了 Everyday Practice 設計工作室。
Achille Castiglione and Brothers:Master of Italian Design
Noryangjin:Site,City,Human
WESS Exhibition Publication
Unforgettable Faces-Workers in Memory
Poster for Seoul International Handmade Fair 2020
Everyday Practice網站:www.everyday-practice.com/
10 Hey Joe
成立于2010年,Hey Joe 由 Yoel Joe 和 Taeyung Jo 組成。該工作室主要與藝術家、出版商、策展人、畫廊和博物館合作。
2017年的時候,他們為首爾當代藝術中心設計的 Counter Time 展覽視覺絕對能引起人們的關注。使用有限但引人注目的色彩,作品中隨處體現者他們對字體和簡潔設計元素的巧妙運用。
Counter Time
More Lovers Than Haters
Gray Navy Black
Card series design for KioskKiosk shop
Useful Words
Hey Joe網站:www.heyheyjoe.com/Overview
來源:Shillington 翻譯&整理:三度出版傳媒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作者公眾號: 三度出版傳媒(ID:sandupublishing)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