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玩具逛街时突然按下按钮的故事,丰满的妺妺3伦理播放,新婚人妻不戴套国产精品,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视频百度

騰訊未來究竟將如何走?馬化騰劃了17個重點

舉報 2017-03-06

來源: 哈佛商業評論(微信號:hbrchinese)
作者:HBR-China

兩會來了,小馬哥又來了。

今年,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向兩會提交了包括數字經濟、數字文化產業全球競爭等方面的7個建議。

在昨晚舉行的媒體溝通會上,馬化騰先介紹了7個建議的具體內容,然后一口氣接受了記者的26個提問。從公眾號付費閱讀、小程序到未來的戰略調整、人工智能布局,他坦率直接、侃侃而談。對于很少接受采訪的馬化騰來說,實屬難得。

那么,對于騰訊目前的發展狀況,馬化騰都有哪些焦慮和反思?對于未來,他又有什么判斷與規劃?

《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第一時間為你送上滿滿的干貨,拿走不謝:)

騰訊未來究竟將如何走?馬化騰劃了17個重點


Q:當后微信時代到來,你會如何應對?現在,騰訊內部有沒有一個殺手锏可能會成為下一個微信?

馬化騰:我分析應該是跟終端變化有關才會有比較大的機會。因為我們自己內部就有QQ跟微信的競爭,我覺得不應該是簡單地說誰突然間發明了某個東西。

當然可能會有別的產品形態,比如說更加偏媒體性質的,可能會有另外一個角度去切入,但是完全純通信為主的,通常要等到一個新的終端變化才會有新的機會。那時候也是我們的檻,所以我很關注不同的終端演變,包括微信本身也要變。

當年QQ為什么不能早一點變?因為受制于我們當時的內部組織架構,手機、PC是分在不同事業部門、由不同的老板管的,所以很難捏合做一件事情,這是一個教訓。我們要吸取前面的經驗教訓,該怎么改就怎么改,該做決定就不要拖泥帶水,否則反而會延誤戰機,最終害了整船人。

 

Q:騰訊是否會加快推出微信公眾號的付費閱讀?在互聯網免費模式仍然占主流的今天,微信的付費閱讀是否能夠真正走得通?

馬化騰:其實,我當初是在朋友圈回復朋友,結果后來被截了圖傳出去。這里面有一些誤讀,有些人罵“公眾號怎么還收費了?”這個就跟當年講微信收費一樣是謠傳。

其實,我們是提供一個基礎設施,讓內容生產者自己決定哪些免費,哪些付費。因為這也是內容生產者的剛需,過去他可能是靠尾部廣告或者加入我們的廣告聯盟,但是我覺得應該還有另外一只腿,就是他愿意把高質量的內容做成付費,或者是做成俱樂部、粉絲經濟。

為公眾號運營者豐富這些管理手段,對整個產業是更加多元、更加有好處,而不是一刀切的。我們不會代替他做決定,都是由內容生產者自己決定的。

 

Q:你對小程序的期待是怎樣的,想打造一個什么樣的生態系統?它的困難和瓶頸又是什么?

馬化騰:我覺得外界存在很多誤解。其實,小程序在一些應用場景是可以極大地降低用戶流失率的。

我們不想取代APP,只是希望比較輕量的體驗可以在小程序上實現。對于重度用戶,我們反而希望在使用小程序一段時間后,有一個合理的場景途徑,引導他下載APP,實現更復雜的體驗。

 

Q:有人置疑在線廣告的效果評估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你如何看待騰訊在線廣告業務的發展

馬化騰:關于在線廣告效果評估,騰訊從品牌廣告到現在的社交廣告,從QQ空間到微信公眾號尾部的廣點通,都是不同形態的,現在這些還是在摸索期,永遠談不上最滿意的產品形態。那些從門戶、資訊演變出來的個性化視頻流、資訊流形成的廣告形態,其實也是一個新的機會。

 

Q:目前,有一種觀點是互聯網行業從“流量競爭”轉向“內容競爭”,你是否認可這個觀點?騰訊如何應對甚至引領這個變化?

馬化騰:內容沒有發展起來的時候,大家都是以流量為主。未來內容的價值、IP的價值會越來越重要。但是也不能說流量不重要,這兩個可能原來是八二,以后變成了五五(都重要),有了流量入口,同時又要有內容的制高點。

 

Q:相比國外發達的文化產業和眾多公認的超級IP,你覺得我們做強自己、掌握全球文化主導權的關鍵是什么?

馬化騰:國外對IP的開發很專業,可以說“一雞多吃”,把一個動漫或者文學產品包裝成電影、影視、舞臺劇、主題公園、線下產品,甚至可以再授權開發成游戲。中國現在做泛娛樂的概念都是基于互聯網的,這個和基于離線方式、傳統無網方式是不一樣的。

有網的做法是我們的優勢,而且我們已經實戰這么多年,這方面我們是有機會的。比如看到國外的一些IP很好,但是對方不知道怎么開發,我們就可以合作,使用對方的IP,我們來主導怎么做。在這塊,我看到了很大的機會,是一個很大的戰略制高點。

 

Q:在收購全球文化產業的過程中,是不是要面臨不太一樣的意識形態,比如文化壁壘方面的考量?你剛才提到,做大文化產業的路徑是把資產買回來和把IP收回來,兩者該如何協同,什么樣的路徑是最好的?

馬化騰:這是非常好的問題,我們其實也在思考。相對媒體來說,文化產業的敏感度沒有那么高。我覺得這塊還是剛剛起步,還有很多可以合作的。很多IP可能對方也不會賣,但是他可以與你合作,存在各種各樣的合作方式。 

我們更多還是要合作或者投資一些好的團隊和人才。 這個過程中,我覺得還是缺乏人才,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鍛煉出擅長國際文化運作的(包括交易)的人才和經驗出來。從國家層面來說,可能也要鼓勵和支持,同時也要避免過分地標簽化和政治化,這方面還是一個產業、行業的問題。

 

Q:螞蟻金服和京東金融都想爭奪互聯網金融的第一股,騰訊金融在這方面將有什么動作,未來有沒有可能獨立分拆,進一步對接資本市場?

馬化騰:在金融方面,騰訊通常采取“穩健”的思路。因為金融最核心的問題就是穩健,重點在于拼誰的命長,而不是拼誰在短期內跑得多快。 

對于騰訊的金融業務來說,其實一部分是在體外、是我們投資的(比如說像微眾銀行,是天然銀行牌照的),但是核心的(包括支付、理財平臺)都是在我們體內的。所以在這方面,我們不是把它全部包在一個所謂的金融集團來做。因為這些業務跟我們平臺耦合非常緊,沒有必要為了分拆而分拆,這不是我們的風格,我們也一貫不是這個思路,也不會去玩什么“財技”(資本運作),顯得好像這塊兒資產有多少錢。

 

Q:如今,在閱讀領域騰訊有閱文集團,音樂領域有音樂娛樂集團,這兩個都是超級獨角獸,是準IPO公司。現在有一些聲音是希望騰訊將一些游戲工作室拆出來。所以從這個角度看,是否可以說在內容領域的切入方式上,騰訊有一些不同的思路?

馬化騰:音樂、文學用別的實體方式來做,是有歷史因素的。我們其實是用一種比較靈活的角度去看待的,希望對方有創業者的能力,但是又要在整個大的內容生態中符合我們整體的戰略規劃。

至于游戲會不會存在這種情況,我們其實在外部投資了很多游戲公司,內部也有很多工作室。我們內部也在用類似的方式管理,叫做激勵機制的計劃,比較接近體外的獎懲機制,否則留不住這些人才的。

在這方面,HR對激勵體系的設計也是很重要的。沒有一個很嚴謹的管理,只是靠給股份、給錢其實走不長。我們是折中結合,既要堅固激勵,又要有一個體系的建設,包括干部怎么輪等。

 

Q:在移動支付方面,香港市場對于騰訊來說,是不是一塊兒比較難啃的骨頭?騰訊未來會如何面對這些挑戰?

馬化騰: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在境內我們綁的都是借記卡,綁信用卡是不能發紅包的,但香港是借記卡很少,基本上都是信用卡。信用卡如果又變成發紅包或者充話費等,會有現金套現的潛在風險,因此會比較謹慎。所以香港其實還是額外給了一個額度,我記得好像是1000塊錢,能夠讓它用起來,所以這是一個不同點。

第二個問題是,香港的應用場景不夠。如果是純港幣的應用場景,我們試了一下,線下好像都沒有應用場景可以落地,這是一個比較頭痛的問題。從今年開始,我們也會努力拓展線下的很多場景。

 

Q:騰訊已經是中國第一大網絡安全廠商了,對于這個業務,騰訊有沒有什么新的想法和定位?

馬化騰:對于網絡安全,我們是6年前3Q大戰才開始重視的,現在變成歪打正著,網絡安全真的太重要了。所以,網絡安全已經不再是僅為QQ保駕護航了,它是為整個產業(也包括整個生態)保駕護航。

如今,我們已經加了很大的力度去建立安全實驗室。業界安全領域的知名專家,我們也都不惜代價把他們請過來,幫助我們構建這方面的力量。

正是有這個基礎之后,我們認為未來不管是云還是生態,自身的數據安全與合作伙伴的安全,已經是一體的了。希望行業不要把安全當做盈利或者是要挾的武器,我覺得這個應該是更長遠的,應該用健康發展的角度看。


Q:去年有消息說,你在內部提出騰訊未來要做的是一家科技公司,這是否意味著騰訊的戰略有所調整?

馬化騰:騰訊總提科技,其實也是焦慮所在。我們現在越來越感覺到,歸根結底還是要通過技術的進步,企業才有可能保持在戰略方面的制高點。

可能過去有很多紅利(人口紅利、流量紅利、內容紅利),但是最終還是要看到技術是一個不可逾越的東西。特別是在AI更加普及的當下,這方面(技術鴻溝)更加明顯了。所以,我們還是非常擔心,也關注這方面的發展。

 

Q:騰訊的人工智能現在進展到什么程度了?未來,人工智能在騰訊的戰略中扮演什么角色?

馬化騰:我們內部AI分好幾塊的,AI Lab做一些基礎性的研究,各個事業部門也都有AI團隊。其實過去幾年一直在做。比如說,我們的優圖團隊,在人臉識別方面的技術是最強的。我們更希望做的,是結合到我們的產品里,讓大家發現越來越好用。

當然,我們還是希望有一些更有趣的、未來感的一些AI,我們有很多的團隊做研發、做嘗試。在這方面,我們很鼓勵創新,同一個課題有多個小組同時在做。我們鼓勵自下而上的創新,哪怕有一定的冗余度,我覺得都應該鼓勵。我覺得這方面的投入都不會浪費。

人機交互的演變,從PC到手機,未來可能到視網膜眼鏡,甚至通過腦電波、皮膚的電流可以產生互動,都會催生很多產業。騰訊研發小程序也是著眼于未來,以后這種應用的計算環境,可能就不是PC上的軟件、瀏覽器上的網站,也不是現在手機上的APP,而是一個場景和計算的代碼,是一個流動的、動態的代碼。我們也越來越感受到,如果和過去一樣只做純軟件、純服務,可能會在未來的一些領域失去制高點。所以說,既使你不生產硬件,也一定要去關注硬件如何衍化,以及誰可以在硬件方面與你成為合作伙伴。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

 

Q:滴滴、頭條、美團被業界稱為TMD,騰訊都有不同程度的入股。你覺得TMD是BAT的影子還是新一代的BAT?

馬化騰:技術和傳統行業的融合,已經讓中國在世界上形成一股新力量了,不再像過去所說的C2C(Copy To China)了,現在叫做KFC(Kaobei 拷貝FromChina)。中國已經有很多原創的東西了。比如在網約車方面,雖然是UBER先做的,但是滴滴的量已經是UBER全球總量的4、5倍了,這個是很驚人的。還包括現在的摩拜單車和OFO單車之爭,共享單車的增長非常迅速。中國作為最大的互聯網市場,是有很大潛力的。

 

Q:近兩年,互聯網醫療一直是資本追逐的重要領域。你對互聯網醫療有什么新的戰略思考?

馬化騰:所有的互聯網+領域,我覺得最難啃的就是醫療和教育了。 醫療還有政策的問題,比如醫保、醫藥分家等問題。過去騰訊的思路是投資很多互聯網醫療企業。

現在,我們希望在流量平臺上面,包括社交網絡、通信平臺上搭建一個平臺,讓我們投資的企業以及其他沒有投資的企業,用好我們的平臺。

我們還考慮投資、購買跟醫療有關的知識產權,比如說醫療IP。對于醫療,大家過去最大的詬病就是網上的信息不知道真假。所以,我們希望有一個很權威的資訊,全球認可、非常細致、專業的IP產品。我覺得是有價值的,甚至從公益的角度都值得做。

 

Q:在助力制造業轉型升級這個領域,騰訊有什么戰略構想?

馬化騰:過去兩年我們談“互聯網+”,更多地是講連接服務。今年開始,延伸到互聯網+制造業、互聯網+工業方面。我們關注整個物聯網、整個業態的變化對制造業會有什么樣的沖擊。騰訊從自身的社交,包括微信硬件平臺和QQ互聯方案,都在做一些物聯網的嘗試,希望能夠跟這些智能家電產生一些交互。有些領域,我們暫時沒有辦法做得很深,可能會從底層方面提供一些工具,然后還是讓產業去多合作,包括第三方的合作者。

 

Q:過去一年多來,騰訊在“互聯網+政務”方面不斷推進,如何才能促進第三方平臺以及企業跟政府更好地合作?

馬化騰:過去兩年我跑了好多省,基本上都是為了推動“互聯網+政務”,跟每個省簽戰略合作。我們看到各行各業,包括城市服務、醫療、教育、公安、人社等方面存在很多需求。我們也是在過去的兩年,一個一個地找出規律,為每個領域開發解決方案。

比如智慧城市,在過去十幾年,已經用局域網的方式做了大量的工作,投入了很多的設備、進行信息化。這里面有很多數據是很有威力的,只是沒有釋放出來,只差最后一公里,還沒有把它送到用戶面前。所以,我們希望能夠去發掘這些場景。

以上內容根據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在3月3日晚媒體溝通會上的回答整理而成。

- END - 

 哈佛商業評論(微信號:hbrchinese)
 哈佛商業評論(微信號:hbrchinese)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數英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文明發言,無意義評論將很快被刪除,異常行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錄后參與評論

    評論

    文明發言,無意義評論將很快被刪除,異常行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

    主站蜘蛛池模板: 疏勒县| 河曲县| 偃师市| 三门县| 莲花县| 黎城县| 扶风县| 沿河| 朝阳县| 溧水县| 乌兰察布市| 八宿县| 长垣县| 额敏县| 龙山县| 宁安市| 大渡口区| 河津市| 中方县| 静乐县| 虎林市| 新余市| 平原县| 法库县| 满城县| 阿图什市| 赞皇县| 高雄县| 凤凰县| 九龙城区| 沙坪坝区| 五华县| 铜山县| 泰安市| 武功县| 民勤县| 永登县| 侯马市| 湟中县| 吉木萨尔县| 和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