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了近30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海報,得出了這樣的套路
來源:你丫才美工(ID:Ymeigong)
作者:美丫姐
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絡本人
在大家都在為烏龍手忙腳亂的時候,作為一個設計帳號。美丫姐要帶大家來看看近30年的奧斯卡海報,都長什么樣子…
你也可以把這篇文章當成近代奧斯卡觀影指南,因為勤勞的我會標注出海報的年代以及出處!請叫我雷鋒丫!
統計是從第59屆奧斯卡開始的,因為之前的海報都太具有年代感了,放一張你們感受一下,這是第27屆的碼頭風云,就非常有年代氣息。
第27屆 《碼頭風云》
經過肉眼大數據統計,基本上所有的影片海報都有人?。。。ㄠ乓陨鲜且痪鋸U話,請大家忽略…)
下面才是正文部分:經過肉眼觀察近30年的海報得出了以下結論:
奧斯卡海報管用伎倆一:
如果不想設計標題,那么就懟一個大頭照上去吧
首先是今日獲獎影片
《月光男孩》
哦,不好意思放錯了…
下面這個才是
運用這類小心機的不在少數,它的好處就是一張冷漠臉就可以撐起整個畫面,根本不需要在標題或是排版上大做文章。當然這類影片也有共性一般是片中人物外放的矛盾點為主要的故事主線,所以懟個大頭照也無可厚非。
下面《老無所依》跟《逃離德黑蘭》還算是精心調整過的,其他的三部就常規的排版了一下!但是效果還是很好…
整體效果:這一定是一個有故事的女(男)同學…
85屆《逃離德黑蘭》
80屆《老無所依》
74屆《美麗心靈》
64屆《沉默的羔羊》
奧斯卡海報管用伎倆二:
文藝片內心戲,海報一定排版講究
下面這類海報,大概是得罪了攝影師!跟上面一類截然不同的是,它們基本上沒有靠嚴肅臉的照片或是場景大做文章。全部都是簡單的圖片加上文字排班,相比大面積使用照片的方式,這種海報更加文藝一些。電影內容也更加專注于主角的內心戲,比如《鳥人》、《為奴十二年》、《國王的演講》、《阿甘正傳》等…
要傳達的概念也是:看上去很有內涵的樣子…
87屆《鳥人》
86屆《為奴十二年》
83屆《國王的演講》
82屆《拆彈部隊》
79屆《無間道風云》
67屆《阿甘正傳》
62屆《為黛西小姐開車》
奧斯卡海報管用伎倆三:
愛情戲,一看封面就愛的死去活來
奧斯卡電影海報對于愛情類的題材倒是出奇統一,必定是男女主角深情對望或是深情相擁。絕對不能看鏡頭,大概看鏡頭就顯得做作不深情了!就連落榜的愛樂之城也不能免俗。反正就要顯得兩人情意綿綿…
84屆《藝術家》
71屆《莎翁情史》
70屆《泰坦尼克號》
69屆《英國病人》
奧斯卡海報管用伎倆四:
英雄主義電影,必定是黑背景加金屬字
(即使不是金屬字也得是紅色字)
戰火紛飛外加各種武器,黑色背景配上金屬字體。絕對是戰爭片,即使沒有打的你死我,也肯定是糾纏幾個世紀的恩怨情仇…沒有這些元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英雄題材的電影!
76屆《指環王-王者歸來》
73屆《角斗士》
68屆《勇敢的心》
63屆《與狼共舞》
59屆《野戰排》
65屆《不可饒恕》
當然還有一些畫風比較清奇的海報,比如《貧民窟的百萬富翁》(81屆),感覺在玩小丫同志的開心辭典。
減肥成功海報的《美國麗人》(72屆)
諾基亞開機畫面的《辛德勒的名單》(66屆)
基友漫步的《雨人》(61屆)
設計師加班實錄的《聚焦》(88屆)
總得來說,奧斯卡影片的海報給人一種一看就很有故事情節的模樣!而快消片的特點則是在海報上堆明星臉了…
當然本身二者的定位就不一樣,符合最終需求的海報。就是好海報咯~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里了,愛看電影的童鞋可以按照這篇文章來掃片了!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